A. 關於購買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債券溢價和折價的攤銷有什麼不同溢價和折價的賬務處理一樣么
一樣,有的正的,有的反的。
B.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溢價和折價有賺錢嗎
其實很好理解,通俗的說,
1、每年末的時候計算投資收益的時候,如果沒有溢折價的情況,投資收益就是面值100*5%=5。
2、溢價,就100的面值,出105購買,每年投資收益的就達不到約定的利率,一定小於5%,例如實際的收益只有4.9%,我的投資收益只有100*4.9%=4.9。最後少收到的面值利息0.1用來沖減當時的溢價,累計五年把溢價部分沖完,直至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只剩下100。最後累計的結果就是少賺了票面息多出的溢價5塊錢。
3、折價,剛好相反,最後比票面息多賺了5塊錢。
你所說的攤銷,其實就是把賬面調整到債券面值的一個過程,調整中的溢折價沖減或者追加了投資收益的一個過程。另外每年的投資收益是用攤余價乘以實際的利率。
希望能幫到你。
C.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攤銷怎麼計算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調整採用實際利率法攤銷對於初學者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對於投資者而言,債券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即期初攤余成本;對於債券發行方而言,期初攤余成本意味著自己實際承擔著多少債務。對於雙方來說,實際利率和票面利率不一致時,表面上的現金流入或流出,即根據票面利率計算的應收利息或應付利息,本身並不是雙方實際得到的收益或承擔的費用,而實際利率法攤銷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實際利率法下根據期初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得出的金額即為債務人應該確認的財務費用,同樣,它也是投資者應該確認的投資收益。在債券市場上,這個投資收益是要形成債券的公允價值的,也就是債券必需要反應投資者應得的報酬率,因此實際利率計算的投資收益增加了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票面利率計算的應收利息形成了現金流入,那麼對於債券來說就是公允價值的下降,這個下降同時也反應了投資者的風險要求,現金流入等量的降低了持有至到期投資公允價值。另外如果債券發生了減值損失,說明債券的攤余成本大於其公允價值,此時要將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減至公允價值的水平。綜上,因此期末的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現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
實際利率法攤銷就是上面的思路,當實際利率大於票面利率時,人們寧願把資金存入銀行或進行其他投資,而不願購買債券,從而債券的發行受阻,發行方只能折價發行,折價的金額作為發行方將來少付利息的代價和投資方少收到的利息部分的補償;同理,當實際利率小於票面利率時,人們爭相購買該債券,債券供不應求,發行方適當提高發行價(即溢價發行)也仍然有人購買,此時溢價的金額作為發行方將來要多付出利息的補償和投資方將來多收到的利息部分的代價。實際利率法就是目的就是將溢價和折價金額在持有期間逐期確認調整投資方的收益和發行方的費用。
實際利率法的運用在後面章節中還會出現,主要體現在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的攤銷,以及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購買或者出售產品涉及到的未確認融資費用和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攤銷,它們在原理上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調整的攤銷的原理是一致的,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個角度來理解:
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付債券的攤銷可以將攤余成本理解為本金,而每期的現金流入或現金流出可以理解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兩部分。因此,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其中「現金流入-實際利息」可以理解為本期收回的本金;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其中「支付利息-實際利息」可以理解為清償的本金。
而未實現融資收益和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攤銷原理是類似的,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這很好理解,長期應付款和長期應收款的余額理解為本利和,而未確認融資費用和未實現融資收益理解為利息,所以用「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或「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就是本金的期初余額,然後用本金×實際利率,就是當期應該攤銷的利息。因此,從本質上說,實際利率法的攤銷原理是相通的,掌握了持有至到期投資實際利率法的攤銷處理,之後的貸款、應付債券、融資租賃、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購買或銷售商品涉及到的實際利率法的攤銷處理就迎刃而解了。
D. 郭老師在講持有至到期投資期末攤余成本時,所說的折價相加,溢價相減的原理是什麼
實際利率法下,債券投資的每期實際利息收入等於債券的每期期初賬面價值乘以實際利率。由於債券的賬面價值隨著債券溢價(折價)的分攤而減少(增加),因此,所計算出的利息收入隨之減少或增加。每期利息收入和按票面利率計算的應計利息收入的差額,即為每期溢價折價的攤銷額。
假設是溢價,由於按照票面利率計算的應收利息是不變的,而每期利息收入則是逐漸減少的,所以兩者之差是逐漸增大的,即攤銷的溢價逐漸增大,比起按直線法攤銷的溢價來說,按實際利率法第一年攤銷的溢價一定小於按照直線法第一年攤銷的溢價。
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利息( 金額每期不變)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溢價(金額逐期增加)
投資收益 (金額逐期減少)
假設是折價,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利息( 金額每期不變)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折價) (金額逐期增加)
貸:投資收益 (金額逐期增加)
綜上所述:溢價時,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逐期減少;折價時,逐期增加
E. 持有至到期投資,購買溢價或折價發行的債券
這部分的內容等你學了財務成本管理你就明白為什麼要用實際利率攤銷了,至於會計上這么做也是為了能夠真實的反應投資收益,所以用實際利率乘以攤余成本。
折價或溢價與票面的差額部分在整個持有期間把他攤銷掉。這種方法就是實際利率法。
F. 問會影響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的有哪些 答案里有折價的攤銷額和溢價的攤銷額,理解不了什麼意思,我看
持有至到來期投資攤余成源本=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折價的攤銷額就是在實際利率大於票面利率的時候才會出現 溢價的攤銷額是在實際的小於票面利率的時候才會出現
折價的攤銷額(溢價的攤銷額)=-[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所以會有影響啊
G.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銷是什麼意思啊,為什麼溢價購買的利息收入要比應收利息少啊
持有至到期投資以攤余成本計量,以實際利率進行攤銷,即取得的利息收益是以版攤余成本和實際利權率計算的,不同於票面利息。溢價購入時因為實際支付金額大於票面金額,所以取得的收益會低於票面利息(可以理解為為了獲得大於實際利率的收益率,購買者支付了更高的價格)。在債券到期時,除了取得的利息剩餘部分就是債券的本金,如果最後攤余成本不等於面值,那麼最後償還的本金數額會不等於面值,當然會出現問題。
H. 會計專業求教:交易性金融資產中,持有至到期投資中溢價或折價,企業(投資方)最終賺的錢是哪個賬戶的錢
交易性金融資產不計算折價和溢價,應該是持有至到期投資吧?
持有至到期投資,投資方的確認的實際利息收入應是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例如題目中20×7.12.31的利息收入(列入投資收益賬戶)=526730×6%=31604元,而不是應收利息40000元
借:應收利息 40000
貸:投資收益 31604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8396
I.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 裡麵包括折價溢價以及交易費用嗎 ...
企業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時,按該投資的面值,借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科目,按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所以,這個「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應包括相應交易費用。
投資收益是按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是實際影響損益的收入;
利息調整是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計算的應收利息與實際投資收益之間的差額。
J. 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什麼要攤銷
為什麼要攤銷呀,是實際利率法的適用。
實際利率法 什麼是實際利率法
實際利率法又稱「實際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費用按實際利率乘以期初債券帳面價值計算,按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與按票面利率計算的應計利息的差額,即為本期攤銷的溢價或折價。
實際利率法中的實際利率,是指使某項資產或負債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等於當前公允價值的折現率。
實際利率法的計算方法
實際利率法是採用實際利率來攤銷溢折價,其實溢折價的攤銷額是倒擠出來的.計算方法如下:
1、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 期初債券的帳面價值 * 實際利率
2、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 面值 * 票面利率
3、在溢價發行的情況下,當期溢折價的攤銷額 = 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 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4、在折價發行的情況下,當期折價的攤銷額 = 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 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注意: 期初債券的帳面價值 = 面值 + 尚未攤銷的溢價或 - 未攤銷的折價。如果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計提的利息會增加債券的帳面價值,在計算的時候是要減去的。
實際利率法的特點
1、每期實際利息收入隨長期債權投資賬面價值變動而變動;每期溢價,折價攤銷數逐期增加。這是因為,在溢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由於債券的賬面價值隨著債券溢價的分攤而減少,因此所計算的應計利息收入隨之逐期減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大於債券投資的每期應計利息收入,其差額即為每期債券溢價攤銷數,所以每期溢價攤銷數隨之逐期增加。
2、在折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由於債券的賬面價值隨著債券折價的分攤而增加,因此所計算的應計利息收入隨之逐期增加,債券投資的每期應計利息收入大於每期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其差額即為每期債券折價攤銷數,所以每期折價攤銷數隨之逐期增加。
實際利率: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
哪一個國家的實際利率更高,熱錢向那裡走的機會就更高。比如說,美元的實際利率在提高,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在繼續,那麼國際熱錢向美國投資流向就比較明顯。投資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債券,股票,地產,古董,外匯……。其中,債券市場是對這些利率和實際利率最敏感的市場。可以說,美元的匯率是基本上跟著實際利率趨勢來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