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無形資產20萬,可收回金額12萬怎麼做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無形資產減值損失 8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8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貳』 無形資產的可收回金額為200萬,什麼意思
會計准則下的可收回金額是指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版量的現值兩者之間權較高者
這是計算資產減值准備時候用到的
如果資產賬面價值比這個可收回金額高,就要對二者的差額計提資產減值准備
『叄』 購買無形資產支付價款700萬元,年底可收回金額為480萬元,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是
無形資產跟可收金額是兩碼事,年底有可收回金額,但是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不變。
『肆』 列入資產負責表的無形資產金額為什麼是可回收的金額
當無形資來產的可收回金源額大於賬面價值,應當按照其賬面價值作為無形資產期末價值反映在資產負債表,詳見《企業會計准則第八號—資產減值》通俗來講,無形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進行減值測試的時候,可收回金額高於期末賬面價值,即沒有發生減值現象,還是以當前狀態反映其自身賬面價值。但是如果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 則按照準則規定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註: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也要期末進行減值測試。
『伍』 你好,那麼無形資產的攤銷是按賬面價值還是按可收回金額。謝謝
帳面價值即攤余價值
帳面余額就是指在會計科目上體現的數值,一般不用計算專,直接看就可以了屬.而對於無形資產帳面價值=無形資產的原值-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1、就固定資產而言,它的攤於成本就不是賬面價值。因為固定資產科目在一般情況下都是反映其原值。只用在出售、變賣、以其合資合作、報廢的情況下,才能和累計折舊科目對比,其攤余價值才能從固定資產的借方轉出。
2、其他涉及到攤銷的會計科目,都是滿足你問題 中說的,即攤余成本既是現在的賬面價值。所謂攤余成本就是 企業的某種資產和存貨經過攤銷以後剩餘的成本和價值。
如企業的土地使用權,假設原來進賬成本為100萬,攤銷期為50年,經過10年的攤銷後其攤余成本為80萬元,已經攤銷了20萬。
3、另外還有待攤費用、低值易耗品、其他無形資產等都涉及到攤銷的問題,即原值扣除已攤銷的價值即為攤余成本既是該科目的賬面價值。
『陸』 無形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是以下( )兩者中的較大者。
BD
可收回金額是指一下來兩項金額中自的較大者
1.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
2.預期從無形資產的持續使用中預計產生的現金流入扣除為使資產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和資產持續使用過程中所必需的預計現金流出和使用年限結束時的處置中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柒』 12月1日以銀行存款300萬元購入一項無形資產,預計使用年限10年。12月31日該無形資產可收回金額為142萬元,
是要做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嗎?
12月31日的無形資產累計攤銷額為:300/10=30(萬)
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為:300-30=270(萬)
借:資產減值損失 1280 000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1280 000
『捌』 當無形資產的可回收金額大於賬面價值時按什麼作為無形資產的期末價值
當無抄形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大於賬襲面價值,應當按照其賬面價值作為無形資產期末價值反映在資產負債表。
對固定資產來講:
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計提的累計折舊(即:固定資產凈額)
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
與此相關的還有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即「固定資產凈值」與「固定資產凈額」。它們之間的關系用公式表示為: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凈額=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對於企業其他的資產,只涉及賬面價值和賬面余額的概念。賬面價值都是減去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賬面余額都是各自賬戶結余的金額。
債券賬面價值是:指債券持有人的實際投資額,等於價格扣除應計息票收入,即債券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凈額,所以債券投資的賬面價值是:賬面余額扣減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玖』 無形資產計算
首先要區分賬面凈值和賬面價值的區別
對於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而言
賬面版余額=賬面原價權
賬面凈值=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攤銷)
賬面價值=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計提的累計折舊(攤銷)
所以在2012.12.31的賬面價值是賬面原價扣除計提的折舊和減值
而此時的賬面凈值就只能扣除折舊,所以就是2012.12.31的賬面凈值就是年初的賬面凈值(即177.5,而非142)再扣除當年的折舊24即可,而不能扣除減值!
希望這樣講您能明白,如有疑問,我們繼續交流!
『拾』 為什麼無形資產賬面凈值是4800萬,可收回金額為:4000萬,
是的。
以可收回金額確認賬面值。
借:資產減值損失800萬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8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