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增加無形資產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應交稅費——應交土地增值稅支付時借:應交稅費——應交土地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B. 企業擁有的土地使用權屬於無形資產,按照70年的時間已經攤銷完畢,但是仍然在使用這些土地,怎麼計算土地的
大連理工大學的同學 你好~見到校友無比親切
李延喜老師的婆婆特還是木有換哦哈哈哈~
無形資回產的價答值反映的是未來帶來的收益
實際成本按照開發,購買無形資產是發生的實際成本計價
好了 現在70年攤銷已經完畢
but 土地還在用說明還在賺錢,賺的錢就算到土地成本裡面
就是攤銷的錢會變少,和樓上的意思差不多。
C. 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應如何確認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七條規定: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因此,補繳土地出讓金,應當計入「無形資產」科目。
補繳土地出讓金時:
借:無形資產 -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
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處置時,補繳土地出讓金,應當不予進行無形資產攤銷。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二十二條規定: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應當將取得的價款與該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因此,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借記「累計攤銷」科目,原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應交稅費」等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按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科目或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科目。
借:銀行存款
借:累計折舊
借: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借:營業外支出(或貸:營業外收入)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應交稅費
D. 以支付土地出讓金的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應如何確認無形資產
(一)以支付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的確認問題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5號-無形資產》的有關規定,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應確認為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築物時,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不與地上建築物合並計算其成本,而仍應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土地使用權與地上建築物分別進行攤銷和提取折舊。下列情況除外:(1)企業外購房屋建築物所支付的價款中包括土地和建築物價值,應當對所支付的價款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地上建築物與土地使用權之間進行分配;難以合理分配的,應當全部作為固定資產處理。(2)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用於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築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築物成本。
(二)以支付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的計量問題
1.初始計量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5號-無形資產》的有關規定,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因此,以支付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應當以支付的土地出讓金、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作為土地使用權的成本。
2.後續計量
以支付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應取得土地使用權證,並按土地使用權證標明的使用年限進行合理攤銷。
E. 為什麼說土地是無形資產
你理解有問題哦,
在中國,土地所有權歸屬國家或者集體,企業是不擁有所有權的,只有使用權,作為使用權則是一種無形的資產,所以是歸為了無形資產
F. 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計入無形資產,請問企業在計算繳納房產稅時是否還需將此部分計入房產原值計稅
國家稅務總局下發的《關於安置殘疾人就業單位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政策的通知》(財稅[2010]121號)第三條規定,自2010年12月21日起,對按照房產原值計稅的房產,無論會計上如何核算,房產原值均應包含地價,包括為取得土地使用權支付的價款、開發土地發生的成本費用等。宗地容積率低於0.5的,按房產建築面積的2倍計算土地面積並據此確定計入房產原值的地價。
三、宗地容積率低於0.5的確定房產原值
宗地容積率是房產稅中首次提到的概念。宗地容積率指項目用地范圍內總建築面積與項目總用地面積的比值。容積率越小說明工程項目的建築面積小,沒有充分地利用土地,造成土地浪費。一般來講建築物越高,宗地容積率就越高。高層、小高層建築的容積率高於多層建築;多層建築的容積率高於別墅、平房。按照財稅[2010]121號規定,宗地容積率低於0.5,按房產建築面積的2倍計算土地面積並據此確定計入房產原值的地價。根據這一規定計算出來的這個面積肯定是大於房產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的,這是政策對不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一種懲罰。
例,某公司執行《企業會計准則》,2009年支付1000萬元取得22萬平方米土地使用權,新建廠房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工程造價2000萬元,至2010年12月22日工程完工並通過驗收。在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的情況下,該公司如何進行該工程房產稅稅收處理?
根據稅法規定,該工程應從2011年1月開始計算徵收房產稅,按年計算,分期繳納。由於宗地容積率是0.45(100000÷220000),低於0.5,所以在計算繳納房產稅時,納稅人必須按房產建築面積的2倍計算土地使用權價值並據此確定應征稅的房產原值。因而該房產的房產稅計稅依據為29090000元[(2×100000÷220000×10000000)+20000000]。
回答:南京千佰匯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G. 土地算無形資產還是固定資產
首先要理解土地的概念。
我們一般是把土地劃分成廣義的和狹義的兩個概念。
狹義的土專地,僅指陸地部分屬。較有代表性的是土地規劃和自然地理學家的觀點。土地規劃學者認為:「土地是指地球陸地表層,它是自然歷史的產物,是由土壤、植被、地表水及表層的岩石和地下水等諸多要素組成的自然綜合體……」;自然地理學者認為:「土地是地理環境(主要是陸地環境)中互相聯系的各自然地理成分所組成,包括人類活動影響在內的自然地域綜合體。」
廣義的土地,不僅包括陸地部分,而且還包括光、熱、空氣、海洋……。
較有代表性的是經濟學家的觀點。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指出:「土地是指大自然為了幫助人類,在陸地、海上、空氣、光和熱各方面所贈與的物質和力量。」美國經濟學者伊利認為:「……土地這個詞……它的意義不僅指土地的表面,因為它還包括地面上下的東西。」
你擁有了上述哪個概念的土地,是固定資產還是無形資產不就明白了嗎!
在我國,公民個人所擁有的土地一般是指土地(國有或農民集體所有)的使用權。以財產的屬性區分,必定是固定資產。因為它是不能移動(搬運)的資產。僅供參考!
H. 土地使用權屬於企業的無形資產嗎
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應確認為無形資產,但下列情況除外:
(版1)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的土權地使用權用於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築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築物的成本中;
(2)企業外購的房屋建築物支付的價款應當在地上建築物與土地使用權之間進行分配;難以合理分配的,應當全部作為固定資產處理。
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築物時,土地使用權與地上建築物分別進行攤銷和提取折舊。企業改變土地使用權的用途,將其作為用於出租或增值目的時,應將其賬面價值轉為投資性房地產。
土地土地使用權使用權,是指單位或者個人依法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集體土地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
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劃撥、出讓、出租、入股等。有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和繼承。劃撥土地使用權在補辦出讓手續、補繳或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之後,才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I. 請問做為無形資產的土地與作為固定資產的土地如何界定
在我國,土地屬國家所有,不得非法買賣。在日常經濟生活中,通常所說的土版地實際上指的是土地使用權權,而非土地所有權,並且,土地的使用權是有時間限制的。
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尚未開發或建造自用項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並按照規定期限分期攤銷,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商品房時,應將土地使用權的帳面價值全部轉入開發成本;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將土地使用權的帳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待工程完工後,一並轉入「固定資產——房屋及建築物」。
因此,一般而言,土地使用權在建造房屋及建築物前,記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並按期攤銷;在建造房屋及建築物時,將「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的帳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在房屋及建築物完工後,土地使用權成本隨房屋及建築物工程成本,一同轉入「固定資產——房屋及建築物」,不單獨作為「固定資產——土地」、或者無形資產核算。
另外,原來有過國有企業根據有關規定將土地確認為「固定資產——土地」的情況,但這種做法早已經被廢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