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香港居民特許權使用費

香港居民特許權使用費

發布時間:2021-06-07 08:10:03

Ⅰ 向境外支付特許權使用費需要代扣代繳城建稅嗎為什麼

代扣代繳稅種 「營改增」以後,境內企業對非居民企業支付特許權使用內費時,除了需容要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以外,還要代扣代繳增值稅、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等。
境內企業代扣代繳的增值稅應向境內企業所在地的主管國稅機關繳納,代扣代繳的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則應向境內企業所在地的主管地稅機關繳納。境內企業代扣代繳的企業所得稅,應分別向主管該境內企業所得稅的主管國稅機關或地稅機關繳納。

Ⅱ 新稅法下,外籍個人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怎麼征稅

如果其已經屬於居民來個人了,就源按照國內針對居民個人的規定來征稅,不適用於協定優惠稅率了。

參考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1號「非居民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稅款扣繳方法保持不變,達到居民個人條件時,應當告知扣繳義務人基礎信息變化情況,年度終了後按照居民個人有關規定辦理匯算清繳。」

因此如果一個外籍個人一開始適用非居民個人申報稅個稅的,當其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達到居民個人的條件後,年度終了之後按照居民個人有關規定辦理匯算清繳。雙邊稅收協定一般適用非居民個人,在其為非居民個人的情況下,再以協定所約為先。

Ⅲ 如果戶籍是香港,在大陸工作,個人所得稅是怎麼收的

戶籍是香港,在大陸工作,個人所得稅也是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來收取的。無論戶籍在哪,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戶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取得的所得,就需要繳納個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納稅年度,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3)香港居民特許權使用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Ⅳ 支付給香港公司的利息、股息、特許權使用費如何扣繳所得稅

按支付金額的10%計算繳納預提企業所得稅。

Ⅳ 香港人在大陸公司上班,個人所得稅怎麼算的

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除可以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的優惠政策外,還可以享受以下優惠:

1.工資、薪金所得每月扣除標准為4800元。

2.下列收入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1)以非現金形式或實報實銷形式取得的住房補貼、伙食補貼、搬遷費、洗衣費;
(2)按合理標准取得的境內、外出差補貼;
(3)取得的探親費、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合理開支部分;
(4)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

適用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期境內外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當期境內實際停留天數÷當期公歷天數。

如果其在境內居住時間不滿一年(比如,一次性在香港呆40天),其在境內繳納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同前述1.即:應納稅額=(當期境內外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當期境內實際停留天數÷當期公歷天數。

如果其多次到香港累計40天,則該香港人屬於在境內居住滿一年。其在境內繳納個人所得稅,按國稅發〔2004〕97號文件規定,適用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1-當月境外支付工資÷當月境內外支付工資總額×當月境外工作天數÷當月天數)

(5)香港居民特許權使用費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表是計算個人所得稅的表。(註:概述圖為減掉5000後匹配區間稅率表)

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個人的收入計算。 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公民應盡的義務。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將個稅免徵額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註: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換算後計算應納稅額。

免稅率亦稱「稅率為零」。指對某種課稅對象和某個特定環節上的課稅對象,以零表示的稅率。從理論上說,零稅率與免稅是不同的。免稅是指對某種課稅對象和某種納稅人,免除其本身負擔的應納稅額,而外購的貨物或勞務仍然是含稅的。

稅率為零不僅納稅人本環節課稅對象不納稅,而且以前各環節轉移過來的稅款亦須退還,才能實現稅率為零。但在實際工作中,稅率為零的含義在不同稅種上的使用,並不嚴格。

如所得稅往往對應納稅所得額的免稅金額部分以零稅率表示,當然所得稅並無轉移稅額的問題。再如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規定稅率為零的投資項目僅指免掉投資項目本身應納稅額,其外購各種商品和勞務,實際上都是含稅的,並不退還其已納增值稅稅額。

真正體現零稅率理論上定義的,是增值稅對出口產品實行零稅率,即納稅人出口產品不僅可以不納本環節增值額的應納稅額,而且可以退還以前各環節增值額的已納稅款。

Ⅵ 香港人在內地工作,應該怎麼交稅

1、個人稅務安排

凡受聘於內地機構或是經常往返內地工作的港人,都必須繳交個人所得稅。依據有關居民納稅的規定,若外地員工在內地沒有固定住所,但在內地已住滿一年,便有納稅的義務。另外,港人若在中國境內停留不滿一年,而又在中國境內獲取報酬,也須繳納個人所得稅。

2、如何計算個人在中國境內的稅項

(1)首先,必須了解在內地逗留的定義,凡是踏進中國國境之內,即使時間只是半天或是兩個半天,都會算作一天及三天完整計算。

(2)另一方面,內地的個人所得稅一般都是由僱主在支付薪金時「代扣代繳」,有關僱主須於指定期限內向當地稅務機關繳交稅款和提交報稅表,通常是每月的7日上報稅務機關。一般內地個人所得稅乃採用累進稅率,由5%至45%不等,若月入50,000元(人民幣,下同),實際有10,000元須繳稅。

3、停留少於183天,只計算內地工資

港人如在內地工作及停留少於183天(稅收協定時限),有關收入只計算從內地所得部分,再按停留天數計算實際繳納金額。

4、計算公式:

納稅金額=﹝(不含稅收入額-費用扣除標准)×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實際天數
假設每月收入為6,000元,每年繳稅(附註:外籍員工的徵稅起點為4,000元):
﹝(6,000元-4,000元)×10%-25﹞×12(月)=2,100元

5、避免雙重徵稅安排

對港人而言,若經常往返中港兩地,可能涉及兩地的收入,產生雙重徵稅的問題。按港府稅務規定,港人若在港逗留少於60天,可獲豁免繳納薪俸稅;另外,若在內地已繳交個人所得稅,也可在港申請扣減已交的稅項,當然申請者必須提交相關的繳稅證明。有關避免雙重徵稅事宜可向香港稅務局查詢。

總而言之,港人往內地工作,不要期望可享有在港工作時的同等待遇,因為在不同地域工作,有關法例也會出現差異,因此必須清楚個人的工作權益。

(6)香港居民特許權使用費擴展閱讀:

適用稅率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並按應納稅額減征30%;

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稅外,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後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Ⅶ 居民企業特許權使用費租金也是全額交稅么

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是不樣交稅的,居民企業特定所稅率就是10%

居民企業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六條 企業轉讓資產,該項資產的凈值,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Ⅷ 香港個人所得稅標准稅率是多少:

根據內地與香港、澳門簽署的關於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安排(以下簡稱《安排》)

執行《安排》受雇所得條款相關規定及計稅方法

(一)港澳稅收居民在內地從事相關活動取得所得,根據《安排》受雇所得條款第一款的規定,應僅就歸屬於內地工作期間的所得,在內地繳納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當期境內外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當期境內實際停留天數÷當期公歷天數

(二)港澳稅收居民在內地從事相關活動取得所得,根據《安排》受雇所得條款第二款的規定,可就符合條件部分在內地免予征稅;內地征稅部分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當期境內外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當期境內實際停留天數÷當期公歷天數)×(當期境內支付工資÷當期境內外支付工資總額)

(8)香港居民特許權使用費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經營所得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比例稅率。對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Ⅸ 誰對特許權使用費協定稅率進行過統計

對特許權使用費征稅情況一覽表
項目 與下列國家(地區)協定
特許權使用費稅率專低於或高於10%* 5%:古巴、格魯吉屬亞
7%:香港、羅馬尼亞
8%:埃及
12.5%:巴基斯坦
15%:泰國

其他特殊規定:
巴西:25%(僅限商標)、15%(其他)
寮國:5%(在寮國)、10%(在中國)
菲律賓:15%(文學、藝術或科學著作)、10%(其他)
突尼西亞:5%(技術或經濟研究或技術援助)、10%(其他*)
與下列國家協定規定對使用對方機器設備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征稅稅率為6% 法國、比利時、荷蘭、瑞士、西班牙、奧地利、盧森堡
愛爾蘭
與下列國家協定規定對使用對方機器設備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稅率為7% 美國、英國、德國、丹麥、芬蘭、義大利、波蘭、保加利亞、南非
與下列國家協定規定特許權使用費不包括使用對方機器設備支付的款項 突尼西亞、吉爾吉斯、喬治亞
與下列國家協定規定我國居民從對方國家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對方給予單方面免稅 馬來西亞(限於電影影片)

閱讀全文

與香港居民特許權使用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