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軟體銷售稅率
❷ 銷售自己開發軟體產品,交什麼稅
1、銷售軟體,源代碼歸購買方的,則屬轉讓無形資產,征營業稅,否則屬銷售貨物,征增值稅;
2、屬銷售貨物,征增值稅,如果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有超稅負3%的部分即征即退。雙軟企業所得稅免二減三,屬高新企業所得稅稅率按15%
❸ 軟體行業申請一般納稅,是6%還是17% 具體的稅率和徵收率是多少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體產品,按17%稅率徵收增值稅後,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也就是說軟體企業申請一般納稅人,是按17%的稅率執行,但有優惠。
❹ 無形資產的營業稅率是多少
營業稅率為5%,不考慮其他稅金和附加。
❺ 銷售軟體徵收什麼稅
增值稅。抄營業稅。
單純銷襲售產品,而不轉讓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是繳納增值稅,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體產品,按17%的法定稅率徵收增值稅後,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
如果有轉讓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時,還要交納營業稅。
企業所得稅中,軟體開發企業的工資薪金有時如果符合稅法的相關條例中所規定的內容是可以據實扣除的。
❻ 無形資產轉讓稅率是多少
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使用多少營業稅稅率。?-
按中國的營業稅法交納營業稅。版服務、轉讓無權形資產、銷售不動產的營業稅稅率為5%。
在境內設有營業機構的,除了交營業稅外,所得與該營業機構有關的,按25%的稅率交企業所得稅;中國境外的單位在境內未設有營業機構,發生應稅收入的,在收入匯往境外時,按10%的稅率交納預繳所得稅,且計算基數不得扣除相應已繳納的營業稅等稅金。
❼ 請問下軟體產品是屬於貨物及勞務還是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
銷售軟體產品,屬於銷售貨物及勞務,增值稅稅率16%,小規模納稅人徵收率3%。
納稅人受託開發軟體產品,著作權屬於委託方的,屬於銷售無形資產,增值稅稅率6%,小規模納稅人徵收率3%。
❽ 請問,公司購買設備的專用運行軟體,是計入的無形資產,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如簽訂相關合同需要繳納印花稅,按照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0.3‰貼花繳納。
(8)軟體產品是無形資產嗎稅率擴展閱讀:
一、印花稅征稅對象: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所列舉憑證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應當按照規定繳納印花稅。具體有:立合同人、立據人、立賬簿人、領受人、使用人。
2、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有五類:
(1)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勘查設計、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2)產權轉移書據;
(3)營業賬簿;
(4)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許可證照;
(5)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它憑證;
二、印花稅征稅范圍:
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暫行條例》列舉的憑證徵收,沒有列舉的憑證不征稅。具體征稅范圍如下:
1.經濟合同
稅目稅率表中列舉了10大類合同。它們是:(1)購銷合同。(2)加工承攬合同。(3)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4)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5)財產租賃合同。(6)貨物運輸合同。(7)倉儲保管合同。(8)借款合同。(9)財產保險合同。(10)技術合同。
2.產權轉移書據
產權轉移即財產權利關系的變更行為,表現為產權主體發生變更。產權轉移書據是在產權的買賣、交換、繼承、贈與、分割等產權主體變更過程中,由產權出讓人與受讓人之間所訂立的民事法律文書。
我國印花稅稅目中的產權轉移書據包括財產所有權、版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共5項產權的轉移書據。
其中,財產所有權轉移書據,是指經政府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不動產、動產所有權轉移所書立的書據,包括股份制企業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票,因購買、繼承、贈與所書立的產權轉移書據。其他4項則屬於無形資產的產權轉移書據。
另外,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商品房銷售合同按照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
3.營業賬簿
按照營業賬簿反映的內容不同,在稅目中分為記載資金的賬簿(簡稱資金賬簿)和其他營業賬簿兩類,以便於分別採用按金額計稅和按件計稅兩種計稅方法:(1)資金賬簿。(2)其他營業賬簿。
三、印花稅稅目稅率表
❾ 軟體是屬於固定資產還是無形資產
1、無形資產
2、沒有約定的使用年限的一律為10年
3、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原值減去累計攤銷後的余額列到報表無形資產項目下
(9)軟體產品是無形資產嗎稅率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包括社會無形資產和自然無形資產
其中社會無形資產通常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自然無形資產包括不具實體物質形態的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等
(1)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授予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在法定期限內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
(2)非專利技術:也稱專有技術,是指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採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各種技術和訣竅。
(3)商標權:是指專門在某類指定的商品或產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稱或圖案的權利。
(4)著作權:製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
(5)特許權:又稱經營特許權,專營權,指企業在某一地區經營或銷售某種特定商品的權利或是一家企業接受另一家企業使用其商標,商號,技術秘密等的權利。
(6)土地使用權:指國家准許某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對國有土地享有開發,利用,經營的權利。
(7)商業秘訣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固定資產是企業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賴以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從會計的角度劃分,固定資產一般被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固定資產的成本,是指企業購建某項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這些支出包括直接發生的價款、運雜費、包裝費和安裝成本等,也包括間接發生的,如應承擔的借款利息、外幣借款折算差額以及應分攤的其他間接費用。
對於特殊行業的特定固定資產,確定其初始入賬成本時還應考慮棄置費用。棄置費用通常是指根據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國際公約等規定,企業承擔的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等義務所確定的支出,如核電站核設施等的棄置和恢復環境等義務。
對於這些特殊行業的特定固定資產,企業應當按照棄置費用的現值計入相關固定資產成本。石油天然氣開采企業應當按照油氣資產的棄置費用現值計入相關油氣資產成本。
在固定資產或油氣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照預計負債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應當在發生時計入財務費用。一般工商企業的固定資產發生的報廢清理費用,不屬於棄置費用,應當在發生時作為固定資產處置費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