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利息調整攤銷問題
2007年12月31日發行時:
借:銀行存款 9,000,000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1,000,000
貸:應付債券-本金 10,000,000
2008年12月31日計提利息:(到版期一次還本付息)權
借:財務費用 720,000 ( 9,000,000*8%)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600,000 (10,000,000*6%)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120,000 (倒擠)
2008年12月31日計提利息:(分期付息到期還本)
借:財務費用 720,000 ( 9,000,000*8%)
貸:應付利息 600,000 (10,000,000*6%)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120,000 (倒擠)
② 持有至到期投資,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到期時的攤銷成本小於債券成本和
借:持有至到期的投資-應計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 =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回
持有至到期的投資-利息調整答(差額在貸方也可能在借方)
這里注意攤余成本的計算=持有至到期的投資的賬面價值*(1+實際利率),不需要再減去票面利息了。這個跟分期付息一次還本的差別。
③ 利息調整本期攤銷額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利息調整本期攤銷額與實際利率法相關。
實際利率法又稱「實際利息法」,是指每期專的利息費用按實際屬利率乘以期初債券賬面價值計算,按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與按票面利率計算的應計利息的差額,即為本期(攤銷的溢價或折價)。
計算方法:
假設不考慮本金的收回以及資產減值因素,
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累計利息調整攤銷額
也等於持有至到期投資「本金」借方余額+「利息調整」借方余額(貸方余額以「-」列示)+「應計利息」借方余額,即賬面價值,在持有期間將「利息調整」明細賬戶余額攤銷至零。
(3)到期一次性付息調整貸差攤銷表擴展閱讀:
金融資產(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1、扣除已收回或償還的本金;
2、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3、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即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收回或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④ 各位大神,債券利息調整借差(貸差)攤銷表原理(如下圖)
前面公式表示債券入賬金額,後面為隨著利息逐步收入時的賬面價值,也就是不同時期的持有價值。計算時採用攤余法。
⑤ 花倉持有至到期投資價值隨利息調整貸差攤銷而遞減為什麼呢
不理解你的問題。
⑥ 採用實際利率法進行一次還本分期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調整借/貸差攤銷時,攤銷額( )
D
因為攤銷額是用票面利率計算的應收利息與用實際利率計算的投回資收益的差額,答前者是不變的,一直都是面值*票面利率,後者是變動的,是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如果是折價購買的,那麼攤余成本會越來越大,直到等於面值,這時算出來的投資收益越來越大,那麼差額越來越小,所以攤余額是逐期遞減;而如果是溢價購買,則相反,攤余額逐期遞增
⑦ 採用實際利率法進行一次還本分期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調整借差攤銷時,攤銷額怎麼變化
實際利率法主要是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實際利率就是折現率,入賬的其實是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不管是投資者還是債權人、債務人等,關注的都是實際得到的投資收益是多少,實際付出的費用是多少,所以要有一個折現率的概念來確定每期的實際收益或者實際費用支出。
一般情況下買入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時候,由於票面(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總是會存在差異,那麼購入時候的價格和面值總是會有出入,所以就會存在利息調整額,這部分差額填補了購買雙方心理的不平衡並在以後按照實際利率法攤銷,這就是利息調整的攤銷。
(7)到期一次性付息調整貸差攤銷表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如果採用的折現率較低,則算出最低租賃付款現值會高,當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高於租入資產的原賬面價值時,按《准則》規定則採用租入資產原賬面價值為入賬價值,而舍棄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
2、必須採用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時,如果採用的折現率較低,則租入資產入賬價值較高而未確認融資費用較低,因此分期計入損益的融資費用較低而租入資產折舊費用較高,融資費用額與折舊費用額的反向變動會基本相抵。
3、折現率高而租入資產入賬價值低,應分期確認的融資費用高而折舊費用低,二者高低變動的金額也會基本抵銷。
⑧ 攤余成本和利息調整借貸差攤銷的現實意義是什麼能舉一個例子嗎
你好,一點通網校回答你的問題
攤余成本就是債券的賬面價值,利息調整借貸差調整的目的就是發行債券真實成本與面值之間差額一次性計入投資收益不合理,因此分期進行攤銷。
⑨ 持有至到期投資若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攤余成本怎麼算 是否不用再扣減本期收回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資若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不用再扣減本期收回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資若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攤余成本演算法: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應計利息+(-)利息調整.
附註:
1.《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十三條規定,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①扣除已償還的本金;②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③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准則規定的攤余成本,對於分期付息到期還本債券來說,沒有疑義,但對於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而言,其攤余成本按上式計算就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尤其是投資日與發行日不同步的情況下,偏差就更大。
2.例:A公司於2013年1月1日在證券市場上購入B公司於2011年1月1日發行的一次還本付息債券進行投資,該債券面值為1 000萬元,票面利率為5%,5年期,購買價款為990萬元,不考慮其他相關費用。
(1)不考慮投資前期應計利息的賬務處理。
投資當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 000
貸:銀行存款 99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10
持有期間:990=1 250×(P/F,i,3),利用插值法計算實際利率i=8.08%
(2)考慮投資前期應計利息的賬務處理。
投資當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 000
應收利息 100
貸:銀行存款 99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110
持有期間:990=1 250×(P/F,i,3),利用插值法計算實際利率i=8.08%
⑩ 利息調整貸差,和利息調整借差是什麼意思,投資收益與實收利息之差代表什麼,攤銷成本有是什麼我看不懂
利息調整貸差攤銷是投資收益減去應計利息的差額即44535.6-40000=4835.6
利息調整貸差余額是專52740-利息調整貸差攤銷,即屬52740-4835.6=47904.4
灘余成本由於後面看不見無法知道你可以根據提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