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棄置費用攤銷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走財務費用
一、棄置費用攤銷原理:
棄置費用通常是指根據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國際公約等規定,企業承擔的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等義務所確定的支出,如核電站核設施等的棄置和恢復環境等義務。
①按照棄置費用現值計入相關固定資產成本,並確認為預計負債。
借:固定資產(現值,即本金)
貸:預計負債
②在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每期期末按預計負債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應當在發生時計入財務費用。
二、棄置費用進入財務費用的原因
用預計負債的賬面余額乘以實際利率,計算每期應增加的預計負債,每期增加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到期時,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正好等於要支付的棄置費用,所以每期增加的預計負債相當於利息的部分,計入財務費用。
(1)預計負債怎麼攤銷擴展閱讀
具體內容
(1)利息支出,指企業短期借款利息、長期借款利息、應付票據利息、票據貼現利息、應付債券利息、長期應付引進國外設備款利息等利息支出(除資本化的利息外)減去銀行存款等的利息收入後的凈額。
(2)匯兌損失,指企業因向銀行結售或購入外匯而產生的銀行買入、賣出價與記賬所採用的匯率之間的差額,以及月度(季度、年度)終了,各種外幣賬戶的外幣期末余額按照期末規定匯率摺合的記賬人民幣金額與原賬面人民幣金額之間的差額等。
(3)相關的手續費,指發行債券所需支付的手續費(需資本化的手續費除外)、開出匯票的銀行手續費、調劑外匯手續費等,但不包括發行股票所支付的手續費等。
(4)其他財務費用,如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融資租賃費用等。
㈡ 在計算棄置費用時,為什麼預計負債的計提和攤銷都在貸方
搜一下:在計算棄置費用時,為什麼預計負債的計提和攤銷都在貸方?
㈢ 固定資產的棄置費用的預計負債為什麼要計提
因為在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結束後,預計負債的所有後續變動應在發生回時確認為損益,答預計負債是指根據或有事項等相關准則確認的各項預計負債,包括對外提供擔保、未決訴訟、產品質量保證、重組義務以及固定資產和礦區權益棄置義務等產生的預計負債。
根據或有事項准則的規定,與或有事項相關的企業應將其確認為負債,所以固定資產棄置費用的預計負債是要計提的。
《企業會計准則-或有事項》將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規定為:
1、以下條件均能滿足時應確認為預計負債:
2、該義務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
3、該義務的履行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4、該義務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3)預計負債怎麼攤銷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注意問題
1、注意計提折舊的范圍,按現行企業會計准則規定。
2、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3、按照規定單獨計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4、處於更新改造過程中的固定資產。
5、未使用的機器設備、儀器儀表、運輸工具、工具器具、季節性停用也要計提折舊。
6、注意再計提固定資產這就是應考慮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7、注意折舊期間跨年度時年折舊額的確定。
㈣ 預計負債財務費用怎麼計算
提問
網路知道
當涉及預計負債,該怎麼核算?
我來答
宋國慶 知道合夥人
財務類認證行家 2016-10-05
當涉及預計負債,財務處理為:
1、企業根據或有事項准則確認的由對外提供擔保、未決訴訟、重組義務產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預計擔保損失、預計未決訴訟損失、預計重組損失)。
根據或有事項准則確認的由產品質量保證產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銷售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預計產品質量保證損失)。
根據固定資產准則或石油天然氣開采准則確認的由棄置義務產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固定資產」或「油氣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預計棄置費用)。在固定資產或油氣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棄置費用計算確定各期應負擔的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預計棄置費用)。
根據企業合並准則確認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
投資合同或協議中約定在被投資單位出現超額虧損,投資企業需要承擔額外損失的,企業應在「長期股權投資」科目以及其他實質上構成投資的長期權益賬面價值均減記至零的情況下,對於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規定仍然需要承擔的損失金額,借記「投資收益」科目,貸記本科目。
2、企業實際清償預計負債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 等科目。
3、企業根據確鑿證據需要對已確認的預計負債進行調整的,調整增加的預計負債,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調整減少的預計負債,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屬於會計差錯的,應當根據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准則進行處理。
㈤ 當涉及預計負債,該怎麼核算
涉及預計負債的會計核算如下:
1、當或有事項符合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時,
借:銷售費用等
貸:預付負債
2、清償時,
借:預付負債
貸:銀行存款等
《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財政部財會[2006]18 號)
「2801 預計負債」核算企業確認的對外提供擔保、未決訴訟、產品質量保證、重組義務、虧損性合同等預計負債。預計負債的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由對外提供擔保、未決訴訟、重組義務產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營業外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2、由產品質量保證產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銷售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3、由資產棄置義務產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固定資產」或「油氣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在固定資產或油氣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計算確定各期應負擔的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4、實際清償或沖減的預計負債,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企業會計准則第13 號——或有事項》(財政部財會[2006]3 號)
與或有事項相關的義務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確認為預計負債:
(一)該義務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
(二)履行該義務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三)該義務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㈥ 虧損合同的預計負債應怎麼做會計處理
答:虧損合同,是指履行合同義務不可避免會發生的成本超過預期經濟利益的合同。而對於虧損合同的預計負債的會計處理,一般是這樣做的:
有標的資產,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存貨跌價准備
沒有標的資產,
借:營業外支出 貸:預計負債
生產出產品後,
借:預計負債 貸:庫存商品
㈦ 現行預計負債的會計怎麼處理
1、企業由對外提供擔保、未決訴訟、重組義務產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營業外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由產品質量保證產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銷售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2、實際清償或沖減的預計負債,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3、根據確鑿證據需要對已確認的預計負債進行調整的,調整增加的預計負債,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調整減少的預計負債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7)預計負債怎麼攤銷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准則-或有事項》將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規定為:
1、以下條件均能滿足時應確認為預計負債:
2、該義務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
3、該義務的履行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4、該義務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預計負債計量與或有負債確認是緊密相關的,如一項或有事項產生的義務的金額不能可靠地計量,那麼也就不能將其確認為負債。
㈧ 什麼事預計負債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或有事項等相關准則確認的各項預計負債,包括對外提供擔保、未決訴訟、產品質量保證、重組義務以及固定資產和礦區權益棄置義務等產生的預計負債。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預計負債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預計負債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根據或有事項准則確認的由對外提供擔保、未決訴訟、重組義務產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預計擔保損失、預計未決訴訟損失、預計重組損失)。
根據或有事項准則確認的由產品質量保證產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銷售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預計產品質量保證損失)。
根據固定資產准則或石油天然氣開采准則確認的由棄置義務產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固定資產」或「油氣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預計棄置費用)。在固定資產或油氣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棄置費用計算確定各期應負擔的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預計棄置費用)。
根據企業合並准則確認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
投資合同或協議中約定在被投資單位出現超額虧損,投資企業需要承擔額外損失的,企業應在「長期股權投資」科目以及其他實質上構成投資的長期權益賬面價值均減記至零的情況下,對於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規定仍然需要承擔的損失金額,借記「投資收益」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企業實際清償預計負債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 等科目。
(三)企業根據確鑿證據需要對已確認的預計負債進行調整的,調整增加的預計負債,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調整減少的預計負債,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屬於會計差錯的,應當根據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准則進行處理。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預計尚未清償的債務。
預計負債的的認定:
(1)該義務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
(2)履行該義務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3)該義務的金額能夠可靠計量。
㈨ 請問預計負債如何進行後續計量
根據我的理解,預計負債應當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13號-或有事項》准則,根據該准則,「預計負債應當按照履行相關現時義務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計數進行初始計量。」
與之不同,金融負債應當以公允價值進行初始計量,再根據分類不同以公允價值或攤余成本進行後續計量。
綜上,預計負債不涉及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的問題。
針對你的進一步提問,恐怕要先明確預計負債和應付款項(包括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等)的區別了。
預計負債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但是由於目前掌握的數據有限,因此需要加入預計的成分,無法可靠計量,依靠的是目前的合理估計,因此無法使用攤余價值進行後續計量。
應付款項同樣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屬於金融負債,其金額是可以可靠計量的,可以預計未來何時支付,支付多少金額。只有明確了這些,才有可能使用攤余價值進行後續計量。
如你所說,如果你都已經知道款項支付時限較長,甚至知道每個期間具體支付金額,恐怕應該作為應付款項處理而非預計負債了。
應付款項的實際利率應當是你初始確認時使用的折現率。但是理論上講,如果由於市場變化或者企業自身變化(內含報酬率變化),開始選擇的折現率在以後年度不再適用,是可以調整折現率的,但由於太麻煩,在實際中調整的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