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實際利率法攤銷應付債券的折價,每期折價的攤銷額呈遞增還是遞減趨勢
簡單假設應付債券面值1000萬元,發行價格980萬元,不考慮發行費用;
作為發行方,開始拿專到的錢是980萬元屬,也就是欠別人本金980萬元;最後需要歸還的本金是1000萬元。
所以欠別人的本金越來越多;
推出實際利息應該越來越高;
而名義利息不變化;
最終得到折價=實際利息-名義利息,越來越多。
結論:遞增。
折價的每期攤銷額,就是每期本金的增加金額。准則中攤余成本。
2. 關於應付債券用實際利率法核算的一個問題
1、債券發行
借復 銀行存制款 22000
貸 應付債券-面值 20000
應付債券-溢價 2000
2、第一年末計息
借 財務費用 440(22000*3%)
應付債券-溢價 160
貸 應付債券-利息 600(20000*3%)
攤余成本=22000+600-160
3. 應付債券折價採用實際利率法攤銷的結果是( )。
c、各期實際負擔利息數逐年 增加,債券賬面價值逐年 增加
4. 債券直線法攤銷和實際利率法攤銷
直線攤銷法下:
每年攤銷額=賬面價值/債券期限,特點是每期溢價折價的攤銷額相版等
實際利率攤權銷法下:
根據初始確認的賬面價值確定攤余成本,攤余成本*實際利率等於本期實際攤銷數額。下期攤余成本=上期攤余成本—應收利息(按票面價值和票面利率計算)+利息費用(上期攤余成本與實際利率的乘積),每期調整攤余成本和每期實際攤銷數額
5. 企業採用實際利率法對應付債券溢折價進行攤銷時
提問令人費解,但我這樣回答你,好不?
1、企業採用實際利率法對應付債券溢價進內行攤銷容時,應付債券賬面價值逐期減少,應負擔的利息費用也隨之逐期減少。
2、企業採用實際利率法對應付債券折價進行攤銷時,應付債券賬面價值逐期增加,應負擔的利息費用也隨之逐期增加。
3、結論是:概括用詞不謹慎,如此概括要表達的意思與上面2條所表述的意思一致,則應選擇「1對」。
6. 是用直線法攤銷,還是用實際利率法攤銷
因為我國新頒布的《會計准則》規定,對涉及應付債券的溢折價或未確認融資費用及持有內至到期利息調整的攤銷容時,一律採用實際利率法,而不再採用直線法攤銷。實際利率攤銷的賬戶法,就是根據期末有關賬戶的余額結合實際利率來計算各期攤銷額的一種方法。
,!
7.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攤銷的直線法和實際利率法有何區別它們對報表結果有何影響
直線法的特點是:每期溢折價的攤銷數額相等。
實際利率法的特點是:每期實際利息內收入容隨長期債權投資賬面價值變動而變動;每期溢價、折價攤銷數逐期增加。這是因為,在溢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由於債券的賬面價值隨著債券溢價的分攤而減少,因此所計算的應計利息收入隨之逐期減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大於債券投資的每期應計利息收入,其差額即為每期債券溢價攤銷數,所以每期溢價攤銷數隨之逐期增加。而在折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由於債券的賬面價值隨著債券折價的分攤而增加,因此所計算的應計利息收入隨之逐期增加,債券投資的每期應計利息收入大於每期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其差額即為每期債券折價攤銷數,所以每期折價攤銷數隨之逐期增加。
因此,直線法比較簡單易於操作,但不夠准確。實際利率法比較精確,但是獲取實際利率比較困難。對於在報表結果的影響當然由於攤銷數額不同,利潤也不同。
8. 應付債券溢折價按實際利率攤銷
這和經濟法美關系
所謂實際利率就是債券到期收益率
購買價=各期現金流入的現值
計算上面內現值的折容現率就是你要求得實際利率
不過你放心,注會的會計考試中不會讓你計算實際利率,要考會在財務承辦管理中考,會計題目中會告知
每年的攤銷額就=應收利息-利息收入
=面值*票面利率-面值和未攤銷溢價之和*實際利率
你可以看看會計書上94頁中間的表 仔細看 應該理解不成問題
祝你考試成功,也祝我考試成功 呵呵
9. 應付債券為什麼要攤銷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應付債券一般在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不同時需要按照實際利率法攤銷,其理論根據內是權責發生制原則容。簡單地說,在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不一致時,債券發行是產生溢價或折價,其本身的性質是對以後企業支付利息金額的調節,比如溢價是因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產生的,其本質是對企業以後多付利息現在收到的補償。對於其調節時,一般通過增加或減少當期的財務費用,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對於不同會計期間的影響應分別計入相應的會計期間,所以要分期進行攤銷。
對企業來說,溢價攤銷一般會減少當期的財務費用而增加應付債券的余額,最終使企業的負債增加。
其發行時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應付債券-面值
未確認融資費用
攤銷時:
借:財務費用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折價攤銷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