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研發形成的無形資產,月末達到使用狀態當月需要攤銷嗎例如7月30日達到使用狀態,7月份用不用攤銷
要的。
無形資產當月開始攤銷;固定資產下月開始折舊。
㈡ 無形資產沒有使用年限是不是就不用攤銷了
無形資產的抄成本,應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直線攤銷)。
如果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按如下原則確定:
(1)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但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期不應超過受益年限;
(2)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期不應超過有效年限;
(3)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期不應超過受益年限與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者。
如果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期不應超過10年
㈢ 自行研究開發的無形資產在尚未達到預定用途前計提減值嗎
剛看到一種說法是:對於尚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無形資產,因其價值通常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至少應當於每年年末進行減值測試
㈣ 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的資產有
1、因企業合來並形成的源商譽;
2、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3、尚未達到可使用狀態的無形資產。
因企業合並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該無形資產不需要進行攤銷),
由於其價值通常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
尚未達到可使用狀態的無形資產,由於該無形資產價值通常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也應當於每年年末進行減值測試。
(4)無形資產年末未達到使用狀態擴展閱讀
資產減值是指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
資產減值對象主要包括以下資產:
1、對子公司、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
2、採用成本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3、固定資產
4、生產性生物資產
5、無形資產
6、商譽
7、探明石油天然氣礦區權益和井及相關設施
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判斷資產是否存在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
對於存在減值跡象的資產,應當進行減值測試,計算資產的可收回金額。
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應當按照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金額,計提減值准備。
㈤ 不確定使用年限的無形資產,不需攤銷,那麼最後處理的話怎麼做的
不確定使用年限的無形資產,不需攤銷,那麼最後處理的話怎麼做的?
按照處置收入版減去賬面價值和權相關稅費後,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支)。
土地使用權,只要是近年通過正規渠道取得、有土地使用證的都有使用年限,不可能無法確定。
㈥ 企業研發無形資產的過程中,如若大部分符合資本化,從開發時間開始到形成無形資產達到預定使用狀態的過程
1、沒有形成無來形資產,哪兒來自的收入?如果是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那您需要看下合同或協議,是否達到企業所得稅確認收入的時點。
2、如果是與該無形資產無關的收入,那麼與該收入匹配的成本費用與無形資產的攤銷無直接關系,不符合企業所得稅的真實性、合理性、相關性、配比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
㈦ 外購的無形資產費用已經支付,但是還沒有達到使用狀態呢,應如何作會計處理
外購的無形資產費用已經支付,應借記無形資產,只是因為無形資產未達到使用狀態,所以暫時不攤銷而已。待無形資產可供使用當月(達到可使用狀態)開始攤銷。
㈧ 購入的無形資產有確定使用年限但未使用需不需要攤銷
要。和固定資產一樣。區別就是一個當月攤。一個下月折
㈨ 資產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必須滿足什麼條件
所購建的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是指資產已經達到購買方或回建造方預定的可使用狀態。具答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1)固定資產的實體建造(包括安裝)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或者實質上已經完成;
(2)所購建的固定資產與設計要求或合同要求相符或基本相符,即使有極個別與設計或合同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響其正常使用;
(3)繼續發生在所購建固定資產上的支出金額很少或幾乎不再發生。
㈩ 無形資產尚未達到使用前的處理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