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理解無形資產成本150%攤銷對應交所得稅的影響,請舉例說明。望各位大俠指點迷津。
例如,我公司07年的研究開發支出總共是500萬,資本化支出300萬,07年12月確認了版300的無形資產,10年攤銷,年權底,稅法按150%加計扣除抵稅,請問當期應納稅額如何確認,形成的暫時性差異如何計算和調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五條,根據上述規定 ,可以分兩個步驟處理:
1、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
計算:200+100=300萬元
賬面處理:按照200萬元直接列支為當期費用
稅務處理:年度匯算清繳時進行納稅調整,應納稅所得額調減100萬元。
2、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計算:300+150=450萬元,
每月差異 150÷10÷12=1.25萬元
賬面處理:無形資產按照300萬元原值分10年攤銷。
稅務處理:每月申報時做納稅調整,應納稅所得額調減1.25萬元。
原則:賬面處理按會計制度,納稅申報按稅法,此處理無需調賬。
2. 研發支出 如果形成無形資產的 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是什麼意思是加計扣除嗎
企業會計准則規定,有關研究開發支出區分為兩個階段,研究階段的回支出應當費用化計入當期答損益,而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以後發生的支出應當資本化作為無形資產的成本;稅法規定,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未形成無形資產的,是指研發支出全部都沒有形成無形資產那塊研發支出。它包括研究階段支出和費用化的開發階段支出。
未形成無形資產的,是按照50%加計扣除,所以未形成無形資產的,是按照150%加計扣除不對.
3. 書上為什麼按按無形資產的150%攤銷
符合規定的資本化的研究開發支出,其攤銷額可加計稅前扣除50%
4. 無形資產加計150%
到這里看看吧,通俗易懂: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回稅務答處理
http://www.studa.net/shuiwu/080925/16523465.html
5. 企業外購無形資產,可按無形資產的多少攤銷
不可以
所說的150%攤銷的無形資產,請看下面
答:研究開發費稅前扣除優惠政策的具體標準是:
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其中形成無形資產的部分,按所得稅稅法實施條例第67條規定:「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換言之,對形成無形資產的研發費用,從形成當月起,至少按10年採用直線法享受加計50%攤銷的稅收優惠。
例,某企業2008年度開發新產品的研發費用為1000萬元,企業所得稅稅率25%,(1)假定研發費全部計入當期損益,則在計算2008年度企業所得稅時,除了據實扣除1000萬以外,還可加計扣除500萬(1000×50%),據此可以少繳所得稅125萬(500×25%);(2)假定該研發費全部形成無形資產,並於2009年1月才達到預定用途,並按10年平均攤銷,則2008年發生的1000萬研發費用,從2009年度開始,在10年內,每年在據實攤銷100萬(1000/10) 的基礎上,在計算所得稅時,可稅前加計攤銷50萬(1000×50%÷10),每年可少繳所得稅12.5萬(50×25%)。
6. 新准則無形資產攤銷實例分析
新准則下,無形資產攤銷通過累計攤銷科目處理,分錄為
借 費用類科目
貸 累計攤銷
以前的准則下,攤銷分錄為
借 費用類科目
貸 無形資產
在無形資產攤銷的計算方面沒有變動,只是分錄發生變化。
7. 研發費加計扣除中,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是什麼意思,請打個比方
例如,我公司07年的研究開發支出總共是500萬,資本化支出300萬,07年12月確認了300的無形資產,年攤銷,年底,稅法按150%加計扣除抵稅,請問當期應納稅額如何確認,形成的暫時性差異如何計算和調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五條,根據上述規定 ,可以分兩個步驟處理:
1、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
計算:200+100=300萬元
賬面處理:按照200萬元直接列支為當期費用
稅務處理:年度匯算清繳時進行納稅調整,應納稅所得額調減100萬元。
2、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計算:300+150=450萬元,
每月差異 150÷10÷12=1.25萬元
賬面處理:無形資產按照300萬元原值分10年攤銷。
稅務處理:每月申報時做納稅調整,應納稅所得額調減1.25萬元。
原則:賬面處理按會計制度,納稅申報按稅法,此處理無需調賬。
8. 請舉例子說明無形資產攤銷
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為其成本扣除預計殘值後的金額。
已計提減值准備回的無形資產,還應答扣除已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累計金額。
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殘值應當視為零,但下列情況除外:
1、有第三方承諾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購買該無形資產;
2、可以根據活躍市場得到預計殘值信息,並且該市場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很可能存在。
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額=年初無形資產賬面凈值×年攤銷率
年攤銷率=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無形資產使用年數和×100%
現行的企業會計制度對無形資產攤銷是這樣規定的:
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損益。
9. 無形資產計稅基礎:是初始成本的150%,還是每期期末計提攤銷後的150%啊
按初始來成本*150%做為基數,計自算出每期攤銷額,以這個攤銷額做為計稅基礎。
比如,初始成本100,預計使用10年,殘值為0,則計算所得稅時按100*150%/10=15扣除。
會計上賬面價值是:280-10=270
稅法上賬面價值是:280*150%-攤銷*150%=280*150%-10*150%=405
稅法上可以比會計上多提50%
符合規定的資本化的研究開發支出,其攤銷額可加計稅前扣除50%
(9)無形資產150攤銷舉例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