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材林可以改為經濟林嗎
在承包合同中都會明確土地用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十七條規定,承包方不得更改土地用途,拒絕改正者視為違約,發包方有權收回土地並終止合同。關於土地用途更改不同法院間有爭議,林業轉為種植業可視為更改土地用途,亦可因為同為自主經營耕作而不視為更改,這要看法院的判決
Ⅱ 用材林 、 經濟林
按照「森林法」,森林分為以下五類:
(一)防護林:以防護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叢,包括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農田、牧場防護林,護岸林,護路林;
(二)用材林:以生產木材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產竹材為主要目的的竹林;
(三)經濟林:以生產果品,食用油料、飲料、調料,工業原料和葯材等為主要目的的林木;
(四)薪炭林:以生產燃料為主要目的的林木;
(五)特種用途林:以國防、環境保護、科學實驗等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國防林、實驗林、母樹林、環境保護林、風景林,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的林木,自然保護區的森林。
因此,用材林不屬於經濟林,薪柴屬於薪炭林
Ⅲ 按林業經營的目的可分為用材林、防護林、薪炭林、經濟林和特種用途林。園林觀賞樹木應該歸入哪一類呢
「用材林、防護林、薪炭林、經濟林和特種用途林」是對森林的劃分,園林觀賞樹木屬於城市市政設施,不屬於森林范疇。
Ⅳ 林權證上用途林和經濟林的區別
這個指的是"林種"。《森林法》根據森林的主要功能劃分了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防護林、特種用途林等五大林種(沒有用途林一說,應該是用材林)。
(一)防護林:以防護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叢,包括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農田、牧場防護林,護岸林,護路林;
(二)用材林:以生產木材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產竹材為主要目的的竹林;
(三)經濟林:以生產果品,食用油料、飲料、調料,工業原料和葯材等為主要目的的林木;
(四)薪炭林:以生產燃料為主要目的的林木;
(五)特種用途林:以國防、環境保護、科學實驗等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國防林、實驗林、母樹林、環境保護林、風景林,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的林木,自然保護區的森林。
Ⅳ 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經濟林木投產後,其成本攤銷部分應計入什麼賬戶
舉個例子,假如來企業購進一源套軟體,該套軟體能夠幫助企業產品的信息質量控制並能夠節約相關人工成本,那麼該套軟體用於製造產品中去,實現了其經濟利益
借:生產成本
OR 製造費用
貸: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 固定資產的攤銷 折舊 需要根據不同對象 計提,有的計入成本,有的計入費用!也有計入在建工程等。
Ⅵ 經濟林資源有哪些特點如何加以開發利用
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1、資源種類較為齊全。在我國遼闊的國土上,各種自然資源幾乎是應有盡有,較為齊全。就各種自然資源滿足本國經濟發展需要的程度來說,我國堪稱是世界上各種自然資源自給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2、資源的絕對量大,但人均佔有量量少。我國幅員遼闊,但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由於人口過多,人均資源佔有量明顯不足。資源相對量少,說明我國所擁有的各種自然資源並非都是豐富的,今後,隨著人口高峰期的到來,人均資源佔有量將不斷減少,人與資源的矛盾將進一步突出。因此我們要特別加倍珍惜,予以合理的開發利用。3、低劣資源的比重較大。較為代表的就是我國的鐵礦,儲量佔世界第三,但質量卻很差,平均品位只有34%,增加了開發利用的難度。資源質量參差不齊反映在開發利用上,一個具體表現就是資源承載能力有明顯的地區差異。如生產糧食能力的大小,可以作為衡量我國各地土地資源承載人口限度的標志4、資源空間分布有利有弊。既廣泛又集中;有一定的地區組合優勢;資源豐度高的地區與產業豐度該的地區並不一致,存在區域二元結構。5資源開發程度較高,後備資源普遍不足。目前,我國宜耕土地的利用率已高達90%以上,未耕土地中的可耕地的比重極低,耕地後備資源嚴重不足。二、進行自然資源開發環境管理的建議1.加強自然環境資源的價值與價格研究。自然環境資源的價值與價格研究,是運用經濟手段進行自然環境資源開發的環境管理的基礎,稅費及押金標準的制定,以及對交易市場的監督,都需要以自然環境資源的價值評估為依據。建議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對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的基準價值量進行評估,為管理和決策服務。2.理順各種收費的關系,建立我國自然資源開發的資源稅費和生態環境稅費體系根據自然資源開發產品的價格構成,對現有收費進行清理,保證兩個體系之間、以及每個體系內部各項收費之間的關系明晰,並通過法律文件加以明確。3.強調費用—效益分析在自然資源開發項目評價中的地位。建議盡快制定和完善自然資源開發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規范,應對自然資源的價值、開發活動的效益及其生態環境破壞損失作全面估算,並進行比較,為項目決策提供依據,為項目成立後所要徵收的資源稅費和生態環境稅費的確定提供依據。4.取消補貼、提高原材料價格。經濟手段的核心就是使自然資源開發產品即原材料的價格,反映開發過程的完全成本,因此,應當取消對資源開發的財政補貼,放鬆對原材料價格的政府控制,使價格能夠對資源開發者和利用者產生調節和刺激作用。也不必擔心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而導致通貨膨脹。5.綜合運用多種經濟手段。在徵收自然資源開發的資源稅費和生態環境稅費的同時,應注意運用其他經濟手段,特別是為環境保護創造市場,如實行資源開發權拍賣和交易。對一些缺乏稅費徵收標准或難以專門制定標準的開發項目,可在對資源進行價值評估的基礎上,對開發權進行招標拍賣,將拍賣所得資金作為生態環境的恢復費用;並逐步建立開發權的交易市場。6建立自然資源保護基金。將徵收的部分稅費集中起來,成立自然資源保護專項基金,資助自然資源的恢復與保護,替代資源的開發,以及自然資源的綜合利用等工作,促進環境保護產業的發展,象經營普通商品一樣經營自然環境資源這一特殊商品,使其不僅能維持簡單再生產,還能進行擴大再生產。
Ⅶ 經濟林用材林什麼意思
經濟林,就是能產生效益,用材林,就是可以砍伐木材,
Ⅷ 種樹是否算固定資產
用材林是消耗性生物資產。
消耗性生物資產是指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將來收獲為農產品的生物資產,包括生長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欄代售的牲畜等。
自行栽培、營造、繁殖或養殖的消耗性生物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自行營造的林木類消耗性生物資產的成本,包括育畢前發生的造林費、撫育費、營林設施費、良種試驗費、調查設計費和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必要支出。
(二)水產養殖的動物和植物的成本,包括在出售或入庫前耗用的苗種、飼料、肥料等材料費、人工費和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必要支出。
(8)經濟林用攤銷嗎擴展閱讀:
消耗性生物資產會計處理
一、外購的消耗性生物資產,按應計入消耗性生物資產成本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等科目。
二、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應按收獲前發生的必要支出,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自行營造的林木類消耗性生物資產,應按郁閉前發生的必要支出,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自行繁殖的育肥畜,應按出售前發生的必要支出,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水產養殖的動物和植物,應按出售或入庫前發生的必要支出,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消耗性生物資產,按不同方式下確定的應計入消耗性生物資產成本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
天然起源的消耗性生物資產,應按名義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四、產畜或役畜淘汰轉為育肥畜時,按轉群時的賬面價值,借記本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借記「生產性生物資產累計折舊」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生產性生物資產」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減值准備。
育肥畜轉為產畜或役畜時,應按其賬面余額,借記「生產性生物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已計提跌價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跌價准備。
五、擇伐、間伐或撫育更新性質採伐而補植林木類消耗性生物資產發生的後續支出,借記本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應付款」等科目。
林木類消耗性生物資產達到成熟期後發生的管護費用等後續支出,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六、農業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應歸屬於消耗性生物資產的費用,按應分配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農業生產成本」科目。
七、消耗性生物資產收獲為農產品時,應按其賬面余額,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本科目。已計提跌價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跌價准備。
八、出售消耗性生物資產,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應按其賬面余額,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已計提跌價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跌價准備。
九、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消耗性生物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應當對消耗性生物資產採用公允價值計量,比照「投資性房地產」科目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Ⅸ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經濟林怎樣核算成本
各種生產所發生的生產費用,應按經濟用途劃分為以下九個成本項目:
1.種苗及材料費:指直接耗用於生產的種子、苗木、幼畜禽、魚苗、自產或外購的原料及主要材料,以及肥料、葯料、飼料和其它輔助材料等。於生產環節提取的育林費(或林價),也列入本項目。
2.機畜動力費:指生產中使用機械、畜力應分攤的費用以及生產中耗用的燃料和電力費等。委託外單位用機械畜力作業所支付的費用,應列入委託生產費項目,不在本項目反映。
3.工資及福利費:指直接參加生產的工人工資及提取的職工福利基金。
4.內部承包費:指按承包合同支付給本單位職工的承包費,其中工資含量應作備查記錄。本項目的內容,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根據需要,設置若乾子目進行核算,作為本項目的補充資料。
5.委託生產費:指委託外單位或個人從事各種生產作業所支付的費用。
6.其他生產費:指除以上各項目外直接用於生產作業的費用。如專用工具的攤銷費,專用工具及設備的修理費,車輛的養路費,生產前的准備作業費等。
7.分場經費:指實行兩級核算的所屬的分場、作業區、加工車間等基層生產單位為管理和組織生產所發生的費用。包括以下費用項目(規模較大的分場,可參照「場圃管理費」增設必要的費用項目):
(1)工資:指基層生產單位的管理、技術、檢驗、保管、服務等人員的基本工資和輔助工資。
(2)職工福利費:指按國家規定提取的上述人員的職工福利基金。
(3)工會經費:指按規定應提交的分場工會經費。由場圃統一提交的單位,不設此項目。
(4)折舊費:指分場生產用(不包括輔助生產)和非生產用固定資產按規定提取的折舊費。
(5)修理費:指分場共同性固定資產的大中小修理費用和工具的修理費。不包括列入其他生產費的專用設備及工具的修理費,以及列入輔助生產的設備和工具的修理費。
(6)辦公費:指郵電費、書報費、文具用品費、管理用水費、電費、取暖費等。
(7)差旅費:指分場職工因公出差、探親、工作調動等按規定支付的差旅費。
(8)低值易耗品攤銷:指除專用工具以外的在用低值易耗品的攤銷費。
(9)勞動保護費:指按規定范圍和標准發給職工的勞動保護用品、夏季防暑降溫費用,以及為勞動安全措施所支付的費用等。
(10)其它:指不屬於以上各項但應列入分場、作業區、加工車間的管理費用。
8.場圃管理費:指場圃為管理和組織生產所發生的費用。包括:
(1)工資:指場部管理、技術、服務等人員的基本工資和輔助工資。
(2)職工福利費:指按國家規定提取的上述人員的職工福利基金。
(3)工會經費:指按規定提交的工會經費。
(4)折舊費:指場圃用的固定資產按規定提取的折舊費。
(5)修理費:指場圃用的固定資產大中小修理費用和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費。
(6)辦公費:指郵電費、書報費、文具用品費、水電費、取暖費等。
(7)差旅費:指場圃職工因公出差、探親、工作調動等按規定支付的差旅費。
(8)會議費:指場圃召開會議按規定支付的會議費。
(9)保險費:指向保險公司投保各項財產物資所支付的保險費。
(10)低值易耗品攤銷:指場圃在用低值易耗品的攤銷費。
(11)勞動保護費:指按規定范圍和標准發給職工的勞動保護用品、夏季防暑降溫等費用。
(12)警衛消防費:指警衛器械、消防器械、彈葯、物資等的購置費及器械的修理費。
(13)科學研究費:指生產性的科學研究費用。
(14)利息支出:指向銀行借款應支付的利息減除利息收入後的凈額。
(15)職工教育經費:指對職工技術、業務培訓所支付的費用。
(16)材料產品盤虧損失:指材料、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發生的定額損耗、盤虧減盤盈後的凈額。超定額損失和非常損失應按規定程序報批後,按審批意見處理。
(17)呆帳損失:指經過上級管理部門批准處理呆帳發生的損失。
(18)削價損失:指經過上級管理部門批準的削價損失。
(19)上級管理費。
(20)其他:指不屬於上述各項的場圃管理費的支出。
9.更新改造費:指木竹產品按規定提取的更新改造資金。
經濟林產品成本核算
經濟林投產後所發生的管護費用,應作為當年收獲產品的生產費用。經濟林產品成本由林木管護費、林產品的採集和加工等費用所構成。
1.核算對象:分為林木種子、木本糧油和林副產品等。以產品品種作為核算對象。
2.核算方法採用「簡單法」計算產品成本,當年發生的生產費用,即為該產品的總成本。有些產品採集後需進行簡單加工才能成為產品的,其加工費用應列入產品的總成本。期末已採集但未加工完成的產品(如油茶球果),可按採集成本進行估價計算在產品成本,在生產費用中扣除後,計算產成品成本。
Ⅹ 桉樹屬於經濟林還是用材林
首先要看桉樹是種在什麼林地。
種在商品林里是屬於用材林的,不是經濟林。
種在生態林地的話,就屬於生態林了,即不是經濟林也不是用材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