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孰低計量一共有哪幾個啊,無形資產中為什麼也有孰低計量
「成本與可變現復凈值孰低」的理制論基礎主要是使存貨符合資產的定入。
當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下跌至成本以下時,表明該存貨給企業帶來的未來經濟利益低於其賬面價值,因而應將這部分損失從資產價值中扣除,計入當期損益。
否則,當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於其成本時,如果仍然以其歷史成本計量,就會出現虛計資產的現象。
可變現凈值可以粗理解成凈賺的錢,凈賺的錢都不夠成本的話,那麼等於還是虧了,也就是原來的成本過高了,要把成本按可變現凈值來算,你才能是賺或是不虧不賺。也就是說存貨的成本高也就是資產高,可現在按可變現凈值來說你是沒有那麼多的資產,所以就不能按原來的成本計價。
舉個例子說,現在有個桔子是1元的成本,賣掉這個桔子要交0.5的稅,那麼現在你賣2元錢,我們算一下你能賺多少:
2-1-0.5=0.5(元),也就是你賺了0.5元,也就是說你不夠成本錢,你的成本被高估了,即資產也高估了。
如果按可變現凈值當你的成本計價,則你賺多少:
2-0.5-0.5=1(元),正好等於你原來的成本,即成本沒有高估,資產符合實際。
B. 為什麼*ST萬里無形資產溢價超30倍引質疑
根據公告內容,*ST萬里擬以44元/股價格投資關聯企業特瑞電池,共獲得後者580萬股股份,佔比15.61%,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此次投資金額合計2.552億元,其中部分資金來源於2013年非公開發行募投項目全部剩餘募集資金1.4962億元。
此外,特瑞電池的4項發明專利中,僅有「陰陽離子多元復合鋰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方法」為獨家發明專利,授權公告日為2011年10月12日,發明人正好是ST萬里實控人劉悉承,彼時,ST萬里也已在其麾下。
記者查詢特瑞電池工商檔案後發現,劉悉承所控制的南方同正進入特瑞電池的時間為2012年11月。令人疑惑的是,當時尚與特瑞電池無股權關系的劉悉承,為何會以特瑞電池為申請人獲得該發明專利?目前尚無從得知。
此外,上交所問詢函所涉及到的問題還包括:特瑞電池1.52億元其他應收款是否存在股東佔用資金情況,特瑞電池應收賬款佔比較高的原因、可回收性和壞賬計提比例,評估報告中對特瑞電池在產品性價比和技術等優勢上的表述是否矛盾,此次關聯投資交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及*ST萬里本次募投資金變更的原因等。
C. 運用成本法評估無形資產,為什麼評估值可能過高或過低
運用成本法評估無形資產,其計算公式為: 無形資產評估值=無形資產重置成本×(1-貶值率)(1)自創無形資產重置成本的估算包括核演算法和倍加系數法。其中,核演算法公式為: 無形資產重置成本=生產成本+期間費用+合理利潤(2)外購無形資產重置成本的估算包括:市價類比法和物價指數法。(3)在評估實踐中,貶值率的取值一般選擇綜合考慮了被評無形資產的各種無形損耗(功能和經濟方面的)後的折算比率。 成本法是計算替代或重建某類無形資產所需的成本。適用於那些能被替代的無形資產的價值計算,也可估算因無形資產使生產成本下降:原材料消耗減少或價格降低、浪費減少和更有效利用設備等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從而評估出這部分無形資產的價值。但由於受某種無形資產能否獲得替代技術或開發替代技術的能力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很難確定,使得此法在應用上受到限制,使得評估值可能過高或過低!
D. 無形資產項目金額高有什麼利弊
可以多提折舊,減少利潤,達到少交稅收的目的。缺點是如果被查,會罰款,比少交稅收多多了。
E. 運用成本法評估無形資產,為什麼評估值可能過高或過
1、成本法評估值過高,就是說明評估對象開發成本高,回報小。
2、成本法評估值過低,就是說明成本法不能合理的顯示出評估對象的價值,說明評估對象是高收益的東西。
F. 無形資產為什麼要攤銷
因為無形資產是資本性支出。無形資產是資本性支出,其受益期限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很短,它的價值也不可能過於悲觀地迅速貶值。
如果以象徵性的金額代表無形資產的價值,雖然解決了可能存在的虛增問題,但同時又表現得過於謹慎,造成資產價值虛減,既不符合會計的客觀性原則要求,也違背會計的重要性原則。
而將其價值保留在帳上,無形資產不作攤銷的辦法,確有虛增資產的風險,由於使用無形資產而損耗的價值不能合理地歸集到費用中,導致營業成本不實,也不符合會計的配比原則要求。
(6)冀中能源無形資產為什麼奇高擴展閱讀:
企業攤銷無形資產,應當自無形資產可供使用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
企業選擇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採用直線法攤銷。
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一般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等)。某項無形資產所包含的經濟利益通過所生產的產品或其他資產實現的,其攤銷金額應當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
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進行復核。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與以前估計不同的,應當改變攤銷期限和攤銷方法。
【政策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七條規定,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2.外購商譽的支出,在企業整體轉讓或者清算時,准予扣除。
3.根據財稅[2008]1號文的規定:企事業單位購進軟體,凡符合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准,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2年。
G. 為什麼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啊那個資產中有一項無形資產,如果把它的數額抬高,等式還能平衡嗎,為什麼
為什麼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啊?
這是會計恆等式,即各個會計要素在總額上必須版相等的一種關系,是復式記賬,試算平衡及編制會計報表的理論依據。只有這個等式成立,資產負權債表等會計報表才是正確的。
資產中有一項無形資產,如果把它的數額抬高,等式還能平衡嗎?
如果僅增加或減少無形資產,等式就不能平衡了,會計報表也就是錯誤的。但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在增加無形資產的同時,依據借貸記賬法的原則,無形資產增加計入借方,貸方科目也要相應增加或減少,可以是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增加,也可能是負債(應付款)增加,還可能資產的同步減少(如用貨幣追加無形資產投資)。
總之,無形資產的增加或減少,都會與資產、負債或所有者權益相關聯的,不會僅是無形資產增加而沒有其他科目的同步會計處理。
H. 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佔比越來越高,這說明什麼問題
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佔比越來越高,
說明流動性越來越差。
I. 為什麼凈資產在總資產中所佔比例不低於30%,無形資產在凈資產中所佔比例不高於20%
這是對一些內地上市公司在資產質量方面的審核要求.總資產由凈資產和負版債構成,就是由權老闆自己投入的和借來投入的,規定凈資產在總資產中所佔比例不低於30%,就是要求公司老闆必須投入高於30%的資產,要不然負債太多,資產負債率太高,資產結構不合理,風險太大,一旦公司出現問題,很可能資不抵債,對債權人造成損失.無形資產在凈資產中所佔比例不高於20%,無形資產是指納稅人長期使用但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和商譽等。 此規定主要是怕上市公司資產泡沫太多,防止出現人為抬高公司價值的行為.但創業板似乎並沒有針對無形資產提出任何有關資產結構的要求
J. 無形資產擁有程度和質量的高低為什麼會成為企業獲勝的關鍵
從現代的企業戰略角度來講,無形資產由於具備了建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回,所以答無形資產的質量的高低決定了企業成敗的關鍵。特別是高科技企業。
無形資產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具體了以下特點:
1、自主研發的無形資產是企業不可被模仿的資源;如可口可樂的商標權。
2、無形資產如果質量高,則難以被其他無形資產替代,成為行業中獨一無二的特有的資源。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從企業戰略的角度講,主要是上述兩個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