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權林地會計入哪個科目合適
1、如果這塊地用於開發項目,應該記入開發成本--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回費科目。
借:開發答成本--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
貸:銀行存款
2、如果這塊地暫時沒有確定使用用途,記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科目。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
2. 林權入哪個會計科目
關於科目的選擇,要區分有沒有林權證。
林權證上2個使用權,一個是林專地的使用權,一個是林屬木資產的使用權。
林木資產的使用權屬於生物資產范疇,科目作「消耗性生物資產」;
林地的使用權屬於土地使用權,科目作「無形資產」。
若是沒有林地的使用權,就入長期待攤費用,按照林地的租賃期限攤銷。
3. 林權屬於無形資產還是固定資產
但凡是某種東西的權利,都應該是屬於無形資產的,固定資產是那回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答比如說你的房產,你的車子之類的。。。
所以我覺得林權是屬於無形資產,當然這只是我的見解,如果你想知道更清楚的話,建議問一下土地局的相關人士,或者上土地局的有關網站查詢一下,那邊會有更細致的資料。
4. 林權證作為無形資產評估入賬後,需要攤銷嗎如何攤銷
5. 被承包的林地徵用補償費怎樣分配依據是
1、林「地」補償費不是給承包者的 這項費用必須留給林業部門 專款專用 將來用作山林林木的再造
2、承包者可以分得的只是林「木」補償費 如果承包的林地上有附著物 如房屋 則還可以得到林地上附著物的補償費用
3、關於林地被徵收 還有一項補償費叫安置補助費 這筆費用的分配時有講究的:
如果承包者是所承包地區的農村戶口 承包屬於「家庭承包」 則有權按照比例和該地區其他農村戶口按比例分得該項補助費
如果承包者是以「其他方式」承包的 則無權分得 因為安置補助費是專門用來安置那些被徵收土地上的農民的。
6. 林地被徵用賠償費用如何分配
須地積徵用補償與附著物(林權)補償分開操作,地上部分的補償屬於使用權人(承包人),地積徵用補償屬於所有權人,但須支付使用權人(承包人)的承包合同使用權期的預期收益。
7. 農業企業一次性支付50年山地租賃款,取得林權證,應計入什麼科目。沒種東西前攤銷的租賃費要記在哪裡
計入長期待攤費用,沒種植前不要攤銷,等種植後按照剩餘的租賃期限分期攤銷。
8. 請問擁有林權大概是怎樣的收費標准
收費項目及標准
根據縣物價局批准,市場的收費項目及標准如下:
①《林權證》工本費:5元/證。
②林權勘測費:0.20元/畝。
③檔案查詢證明費:20元/人次、宗地。
④森林資源調查費:5元/畝。
⑤森林資源評估費(以評估價為基數):評估費按差額定率累進法計算,其收費標准為:10萬元以下(含10萬元)按2%~5%;10萬元以上~100萬元(含100萬元)按0.5%;100萬元以上~1000萬元(含1000萬元)按0.3%;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含5000萬元)按0.08%;5000萬元以上按0.03%收取。
⑥林業產權交易費(以成交價為基數):產權交易收費按差額定率累進法計算,其收費標准為:500萬元以下(含500萬元)按2%;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含1000萬元)的按1.25%;1000萬元以上~2000萬元(含2000萬元)的按1%;2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含5000萬元)的按0.75%;5000萬元以上~10000萬元(含10000萬元)的按0.5%收取。
■林權流轉等業務主要收取哪些費用?向誰收取?
辦理林權證需收取工本費,向領證人收取;辦理林權變更的收取林權勘測費及工本費,向領證人收取;辦理林權流轉的,收取產權交易費,向申請人或買受人收取;辦理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收取森林資源調查費、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費,只調查不需提供資產評估報告的,僅收到森林資源調查費,向申請人收取。
上述所有收費都是事後一次性收取,如林權流轉的產權交易費是在流轉成功後一次性按標准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