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台北會計科目 對應表
呵呵,我是學會計的,這個我知道,如下:
1. 會計科目及借貸法則
會計處理之基本觀念
會計方程式
資產=負債+業主權益
資產=負債+(期初業主權益+業主增資-業主提取
+收入-費用)
借貸法則
1.有借必有貸,借貸必平衡。
2.會計要素變動
會計帳戶之種類
1.實帳戶:「永久性帳戶」,即資產負債表中的科目。
2.虛帳戶:「暫時性帳戶」,即損益表中的科目。
2.會計基本要素
(一)資產
系指公司獲得之經濟資源,能以貨幣衡量,並於未來
提供經濟效益者。
資產之價值系以取得成本為入帳基準。
流動資產與非流動資產應做適當之劃分。
(二)負債
負債系指因交易或其他事項所產生之經濟義務,能以貨
幣衡量,未來以提供勞務或支付經濟資源之方式償付者。
負債與資產應分別列示,不得互相抵銷。
估計負債應合理估計金額予以列帳;或有負債及承諾,
如已預見其發生之可能性相當大,且其金額可以合理估
計者,應予以估計列帳;如發生之可能性不大,或雖發
生之可能性相當大,但金額無法合理估計者,則應於財
務報表附註中揭露其性質及金額,或說明無法合理估計
之事實。
流動負債與非流動負債之劃分,系以一年或一營業周期
內,該負債是否以流動資產或其他流動負債償還者為界
定范圍。
長期負債,其到期日於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內到期部份,
應於決算時,轉列為流動負債,但已提撥償債基金者不
在此限。
(三)業主權益
因業主資本需向政府登記,在未辦理資本變更登記之情
況下,資本主臨時投入資金或提取款項,均以資本主往
來科目加以記載,在美國因獨資不必向政府登記資本額,
故業主增加資本時,一律貸記業主資本,提取款項則用
業主提取與我國不同。
(四)收入
營業收入與營業外收入應分別予以列示。
由於市價上漲而致資產價值增加者,在該項資產未售出
前,所增加之價值不得列為收入。
(五)費用
當期收入應與當期費用配合,如所獲得之收入業已實現,
而其有關之費用尚未發生,該項費用應依合理方法估計
列帳。支出業已發生,而其有關之收入尚未取得或該項
支出之經濟效益尚未消滅,則該項支出應先以預付費用
列帳。
在營運過程中,基於人力不可抗拒之非常原因,如風災、
火災、水災、地震、戰爭等重大事故等所發生之損失,
以「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科目列帳。惟如數額巨大,
非當期所能負擔者,得列為遞延費用,並依規定分年攤
銷之。
會計科目之名稱與內容
(一)資產
1.流動資產:指現金及在一個營業周期或一年內(較長為准)
可變現之各項資產。
(1)現金:a.狹義:指庫存現金、零用金而言。
b.廣義:包括庫存現金、零用金、銀行存款、
即期支票等。
(2)銀行存款:存放於銀行之款項,可隨時作為支付之工
具,如支票存款、活期存款等。
(3)短期投資:企業以暫時不需用之資金,於公開市場購
買公債或他公司之股票、公司債,作短期周轉以獲取
投資利益。
(4)應收票據:銷貨或提供勞務等營業活動,所取得尚未
到期之票據。
(5)應收帳款:銷貨或提供勞務等營業活動,所發生之應
收未收款項。
(6)(備抵壞帳):用來抵銷未能收回而發生損失之應收帳
款和應收票據,是屬於應收帳款和應收票據之抵銷科
目,又稱備抵呆帳。
(7)應收收益:本期已提供勞務,但尚未收現之各項收入。
如應收傭金、應收租金、應收利息等。
(8)存貨:指企業所擁有,而尚未出售之商品。買賣業為
商品存貨,製造業有原料、在製品、製成品存貨三種。
(9)預付費用:本期先行支付,而尚未從對方獲得商品或
勞務,如預付貨款、預付保險費、預付租金等。
(10)用品盤存:年終盤點而未耗用之文具用品。
(11)其他應收帳款:正常營業活動外,所發生的應收未
收之款項。例如出售機器但未收到的款項。
(12)其他應收票據:正常營業活動外,所取得尚未到期
之票據。例如出售機器但未收到款項之票據。
2.基金及長期投資:指各種特種基金及長期性之投資。
(1)基金:指專款提撥儲存,並按指定用途支付之現金。
如償債基金、擴允廠房基金等。
(2)長期投資:企業為了控制目的或理財關系,購買並長
期持有被投資公司之股票、公司債。
3.固定資產:指企業持有專供長期營業使用,不以出售為
目的,耐用年限長且目前正在使用中的資產,又稱為廠
房及設備資產。
(1)土地:企業持有目前營業上使用,而不以出售為目的
的土地及相關之改良工程。若改良工程為有形改良物,
如排水溝、下水道等,由於須提列折舊,必須另以
「土地改良物」科目列示。
(2)建築物:企業持有供目前營業上使用,而不以出售為
目的的房屋,如辦公室、倉庫、車庫。
(3)(累計折舊—建築物):建築物的成本,按年限分攤,
轉成折舊費用的累計金額,是建築物的抵銷科目,此
科目用來評價建築物的帳面價值。
(4)機器:企業持有供目前營業或製造使用之機器及附屬
設備。
(5)(累計折舊—機器):機器的成本,按年限分攤,轉成
折舊費用的累計金額,是機器的抵銷科目,此科目用
來評價機器的帳面價值。
(6)運輸設備:企業持有供目前營業上使用的交通運送工
具,如貨車、機車等。
(7)(累計折舊—運輸設備):運輸設備的成本,按年限分
攤,轉成折舊費用的累計金額,是運輸設備的抵銷科
目,此科目用來評價運輸設備的帳面價值。
(8)辦公設備:企業持有供目前營業使用的辦公設備。如
桌椅、櫥櫃、打字機、計算機等,又稱生財器具。
(9)(累計折舊—辦公設備):辦公設備的成本,按年限分
攤,轉成折舊費用的累計金額,是辦公設備的抵銷科
目,此科目用來評價辦公設備的帳面價值。
4.遞耗資產:指會隨開采而價值遞減的天然資源。
(1)天然資源:指附著於土地或深藏於土地中的各種自然
資源,其價值將隨開采或砍伐而遞減之資產。如森林、
礦產、石油等。
(2)(累計折耗):指天然資源的成本,按開采量分攤,轉
成折耗費用的累計金額,是天然資源的抵銷科目,此
科目用來評價天然資源的帳面價值。
5.無形資產:指無實體存在,供企業長期營業使用,有助未
來經濟效益的資產。
(1)專利權:政府授予企業在一定年限內有製造、銷售或
處分其專利品之權利。
(2)商標權:用來表彰自己產品之標記圖樣或文字,依法
呈請主管機關登記核定使用之權利。
(3)商譽:企業由於經營成效卓著等理由,使獲利超過一
般同業利潤,故推測將來會有獲取超額利潤的能力,
稱為商譽。
6.遞延資產(又稱遞延費用,遞延借項):指長期預付之款項,
能於未來產生收益或節省支出,而應於以後年度分期攤銷
者。
(1)開辦費:指至公司成立日止,因公司籌備所發生的一
切支出,開業後分年攤銷成費用。依我國稅法規定,
開辦費攤銷年限不得少於5年。
(2)公司債發行成本:公司發行公司債所支付的發行費用,
如印製公司債費用、承銷費用等。
(3)租賃權益:因簽訂租約,而取得長期使用租賃標的物
之權利。
7.其他資產:不屬於上列各項之資產。
(1)存出保證金:付出作為保證用之保證金或押標金。如
租用房屋之押金、裝置電話之押機費。
(2)代付款:替其他機構代付之墊付性質款項。
(3)暫付款:未能確定會計科目或金額而付出之款項。
(二)負債
1.流動負債:指在一個營業周期或一年內(較長為准),必
須以流動資產或其他流動負債清償之債務。
(1)銀行透支:按契約規定,得嚮往來銀行透支之款項。
(2)短期借款:借款期限在一年內而向銀行或大眾借入之
款項。
(3)應付票據:因進貨而開立尚未到期之票據。
(4)應付帳款:因進貨之應付未付款項。
(5)應付費用:本會計期間費用已發生而尚未付之款項。
如應付傭金、應付租金、應付利息等。
(6)其他應付款:除正常營業進貨以外,所發生之應付未
付款項。如買入設備但尚未支付之款項、應付股息等。
(7)預收收益:本期已先收現,但尚未提供商品或勞務給
付款人。如預收保險費、預收租金等。
(8)估計負債:指負債確定發生,但金額不確定,仍須以
估計金額入帳之負債,如估計服務保證負債、估計應
付贈品等。
(9)或有負債:指負債尚未確定,但金額可合理估計之負
債,如應收票據貼現、保證、背書等。
2.長期負債:指到期日在一年以上,不以流動資產或流動
負債償還之債務。
(1)應付公司債:股份有限公司為籌措資金,依公司法向
社會大眾公開舉債,約定到期還本,按期付息的一種
債務。
(2)長期借款:向銀行或其他機構借款,到期日在一年以
上之信用借款。
(3)抵押借款:向銀行或其他機構借款,到期日在一年以
上,並提供動產或不動產作為擔保之借款。
3.遞延負債(又稱遞延收入、遞延貸項):指在本期已收到
款項,但在以後年度才會實現之收入,按各實現年度轉
列為收入,如未實現利息收入。
4.其他負債:不屬於上列各項之負債。
(1)存入保證金:向客戶或員工收取作為保證用之保證金
或押標金。如出納員保證金、租賃房屋收到之押金。
(2)代收款:替其他機構代收之款項,如代扣薪資所得稅
或代扣勞保費。
(3)暫收款:收到未能確定會計科目或金額的款項。
(三)業主權益(又稱凈值、凈資產)
1.業主資本:業主投資或合夥人投資開業的原始資本,又
稱資本主投資。若為公司,則稱為股本。
2.業主往來:業主對商店臨時性的存入或提取商品或款項,
又稱資本主往來。
3.本期損益:年終時用來匯總並結清本期發生之收益和費
用,以表現本期有凈利或凈損。
4.保留盈餘:公司歷年來累積之盈餘,尚未發放而保留者。
(四)收入
1.營業收入:因主要營業活動,如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所
產生之收入。
(1)銷貨收入:銷售商品之收入,簡稱銷貨。
(2)(銷貨退回及讓價):售出之商品,因品質或數量不
合,經買方退回之部分或貨款尾數的讓免,是銷貨
收入的抵減科目。
(3)(銷貨折扣):為鼓勵顧客早日付款所給予之現金折
扣。
(4)勞務收入:以提供勞務為主要業務之商業收入。如
租賃業之租金收入,代理業之傭金收入等。
2.營業外收入(又稱非營業收入):指非因企業主要營業
活動而獲得之收入。
(1)利息收入(又稱財務收入):送存銀行或貸放他人的
款項所孳生之利息收入。
(2)房租收入:出租房屋所取得之收入。
(3)傭金收入:介紹他人買賣或代理他人買賣所取得之
收入。
(4)投資收入:購買公債、公司債或股票作為投資,所
取得之利息收入或股利收入。
(5)商品盤盈:盤點存貨,在採行永續盤存制下,商品
盤點金額大於帳面記載存貨金額的超過部分。
(6)現金短溢:年終盤點庫存現金,與帳面現金金額核
對,若庫存現金大於帳面現金,表示利益,現金短
溢記貸方。若庫存現金小於帳面現金,表示損失,
現金短溢記借方。
(7)處分資產利得:因處方固定資產所產生的利益。
(五)費用
1.銷貨成本:因主要營業活動,而銷售商品所應負擔之
成本,又稱為營業成本,包括下列項目:
(1)進貨:指購入商品之成本,即一般所稱的購貨。
(2)進貨費用:購入商品所支付之附加費用,如運費、
保險費、關稅等費用,是購貨的附加科目。
(3)(進貨退出及讓價):購入之商品,因品質或數量不
合,退還給賣方部分商品,或貨款尾數的讓免,是
進貨的抵銷科目。
(4)(進貨折扣):賒購商品所欠之貨款,由於提早付款
所得到的現金折扣。
2.營業費用(又稱銷管費用):包括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兩
類。
(1)銷售費用:因銷售商品所發生的費用,也就是和銷
售直接有關之費用,是屬於銷售部門的支出。
a.薪工津貼:指銷售人員或推銷人員的薪金和津貼,
又稱薪資費用或簡稱薪金。
b.旅費:指銷售人員或推銷人員因業務需要外出推
銷而支出之車資和膳雜費,又稱差旅費。
c.銷貨運費:出售商品而支付之運送運費。
d.壞帳:當年度之應收帳款確定未能收現者,及年
終預估應收帳款餘額將來未能收現之部分,又稱
呆帳或呆帳損失。
e.廣告費:為銷售商品而支出之媒體宣傳費。
f.交際費:營業上所必須支付之交際應酬費用。
(2)管理費用:雖為企業之費用,但與銷售商品無直接
密切關系,是屬於管理部門的支出。
a.薪工津貼:經理、職員和工人的薪金及津貼。
b.勞務費:支付給律師、會計師、工程師、醫師等
勞務之報酬費用。
c.水電費:耗用之自來水費和電費。
d.郵電費:耗用之郵資和電報、電話費。
e.文具用品:日常營業所耗用之文具筆墨紙張和日
用品。而年終未耗用之部分,則以用品盤存(資產)
科目入帳。
f.保險費:向保險公司投保所支付之保費。
g.修繕費:固定資產的小項修理維護費用。
h.折舊:固定資產之成本,按耐用年限逐年分攤的
費用。
i.折耗(又稱耗竭):天然資源之成本按當年開采程
度逐年攤銷的費用。
j.各項攤銷:年終將無形資產如專利權、版權、特
許權等,按應有年限逐年攤銷的費用。
k.房租支出:向人租用房屋作為辦公室所支付之費
用。
l.傭金支出:支付他人介紹本企業買賣之支出。
m.稅捐:營業上支付的稅捐,包括營業稅、印花稅、
房屋稅。
n.職工福利:企業員工之醫療費、撫恤費、婚喪補
助費等。
o.自由捐贈:各項公益、慈善、文教、愛國等捐獻。
p.書報雜志:訂閱書報、雜志等支出。
q.雜費:不屬於上述各項的支出。
3.營業外支出(又稱營業外費用):因非主要營業活動所發
生之費用。
(1)利息費用(又稱財務支出):向銀行或他人借款,所
支付之利息。
(2)投資損失:買賣公債、公司債或股票作為投資,產
生之買賣損失。
(3)商品盤損:盤點存貨,在採行永續盤存制下,帳面
記載存貨金額大於商品盤點金額的超過部分。
(4)處分資產損失:處分固定資產所產生的損失。
② 購車位會計分錄
停車位相當屬於復土地使用權性質制,不具有實物形態但有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的資產。應計入無形資產
1.付款:
借 預付賬款-出售商60000
貸 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60000
2.收到發票
借無形資產-車位60000
貸預付賬款-出售商60000
3. 攤銷
無形資產,應當月取得當月開始預提使用分期平均攤銷,處置無形資產當月不再攤銷。
無形資產攤銷年限按法律和合同規定年限,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或者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攤銷期限不得少於10年。 無形資產攤銷不用留殘值
車位攤銷分錄
借 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車位
貸 無形資產-車位
③ 購入地下停車位,使用年限到底是多少年
如果是居抄住用地的,襲使用權是七十年。
沒有產權的車位買賣,其實是一種租賃行為。這種買賣合同,實質上是停車位租賃合同,而根據《合同法》第214條規定:租賃期限不得超過20年。超過20年的,超過部分無效。即消費者租賃車位(庫)(就是所謂的銷售使用權),最長期限只有20年,20年後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業主在簽合同時首先要問清年限。
(3)車庫攤銷年限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選擇地下停車場的車位不要選擇靠近入口或者是出口的車位,這個地方車流量是最大的,難免遇到不小心的司機出現操作失誤,碰撞到的就是自己的愛車,能夠避免這種情況當然最好在購買車位時就想好。
選擇地下停車場的車位最好選擇購買距離電梯比較近的車位,這樣可以減少下車後走路的時間,也減少了回家路上的危險性,地下停車場一般人很少,遇到了危險都無法求助。
④ 國家對商品房公攤面積和公攤比例有規定設有具體規定,一般普通住宅〈含電梯〉比例是多少
目前國家在公攤面積上沒有明確的規定必須控制在哪個區間范圍內。
普通的多層住宅樓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沒有底層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公攤系數大約在10%-15%;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大約在15%-20%;住宅相對來說更高一些、大約在20%-25%。
拓展資料:
公用建築面積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共有建築面積還包括套與公共建築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以水平投影面積一半的建築面積。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計入共有建築面積。
公用分攤建築面積是指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公用建築面積和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的產權歸整棟樓購房人共有,購房人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其享有權利,承擔責任。
約束開發商的有關商品房銷售面積與公攤面積的法規主要有建設部《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試行)及北京市2000年9月26日頒布的《北京市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暫行規定》。其中北京市的規定明確了公用建築面積的分攤原則、可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及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築空間。分攤原則如下:
(1)商品房公用面積的分攤以幢為單位。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為本幢內的公用建築面積,與本幢不相連的公用建築面積不得分攤到本幢房屋內;
(2)為整幢商品房服務的公用建築面積,由該幢樓各套商品房分攤;為局部范圍服務的公用建築面積,由受益的各套商品房分攤;
(3)公用建築面積分攤後,不劃分各套商品房攤得建築面積的具體部位,但任何人不得侵佔或改變原設計的使用功能。
《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住建部
⑤ 的機器設備折舊年限是多少年
最低折舊年限為1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六十條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一般來講固定資產可分為八大類,各企業的後勤部門還可根據本企業的具體情況,具體規定各類固定資產目錄。
1. 房屋和建築物
房屋和建築物,是指產權屬於本企業的所有房屋和建築物,包括辦公室(樓)、會堂、宿舍、食堂、車庫、倉庫、油庫、檔案館、活動室、鍋爐房、煙囪、水塔、水井、圍牆等及其附屬的水、電、煤氣、取暖、衛生等設施。附屬企業如招待所、賓館、車隊、醫院、幼兒園、商店等房屋和建築物,產權是企業的。
2. 一般辦公設備
一般辦公設備,指企業常用的辦公與事務方面的設備,如辦公桌、椅、凳、櫥、架、沙發、取暖和降溫設備、會議室設備、傢具用具等。一般設備屬於通用的,被服裝具、飲具炊具、裝飾品等也列為一般設備類之內。
3. 專用設備
專用設備,是指屬於企業所有專門用於某項工作的設備。包括:文體活動設備,錄音錄像設備、放映攝像設備、打字電傳設備、電話電報通信設備、舞台與燈光設備、檔案館的專用設備,以及辦公現代化微電腦設備等。凡是有專用於某一項工作的工具器械等,均應列為專用設備。
4. 文物和陳列品
文物和陳列品,是指博物館、展覽館等文化事業單位的各種文物和陳列品。例如,古玩、字畫、紀念物品等。有些企業後勤部門內部設有展覽室、陳列室,凡有上述物品的也屬於文物和陳列品。
5. 圖書
圖書,是指專業圖書館、文化館的圖書和單位的業務書籍。企業內部的圖書資料室、檔案館所有的各種圖書,包括政治、業務、文藝等書籍,均屬國家財產。
6.運輸設備
運輸設備,是指後勤部門使用的各種交通運輸工具,包括轎車、吉普、摩托車、麵包車、客車、輪船、運輸汽車、三輪卡車、人力拖車、板車、自行車和小輪車等。
7. 機械設備
機械設備,主要是企業後勤部門用於自身維修的機床、動力機、工具等和備用的發電機等,以及計儀器、檢測儀器和醫院的醫療器械設備。有些附屬生產性企業的機械、工具設備也應包括在內。
8. 其他固定資產
其他固定資產,是指以上各類未包括的固定資產。主管部門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劃分,也可將以上各類適當劃細,增加種類。
⑥ 五證兩書的拓展知識
房地產基礎知識
開發商交房時必須具備五證兩書三表。交房程序應該是業主先驗房、開發商修房、業主滿意後收房時才交納合理的費用
1.五證兩書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經土地使用者申請,經城市各級人民政府頒布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憑證。該證主要載明土地使用者名稱、土地座落、用途、土地使用面積、使用年限和「四至」范圍。
二、《建築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單位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徵用劃撥土地前,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認,該項目位置范圍符合城市規劃的法律憑證。
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有關建設工程符合城市規劃需求的法律憑證。
四、《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建設單位進行工程施工的法律憑證,也是房屋權屬登記的主要依據之一,沒有開工證的建築屬違章建築,不受法律保護。
五、《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市、縣人民政府房地產管理部門允許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商品房的批准性文件。
六、「兩書」《商品房質量保證書》、《商品房使用說明書》。
2.房屋的建築面積
是指按房屋建築外牆外圍線測定的各層平面面積之和(即房屋的建築面積是指建築物外牆外圍所圍成空間的水平面積),它是表示一個建築物建築規模大小的經濟指標。建築面積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面積、牆體柱體佔地面積、樓梯走道面積、其他公攤面積等。
房屋的結構形式
主要是以其承重結構所用的材料來劃分,一般可以分為磚混結構、磚木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
磚混結構:是指建築物中豎向承重結構的牆、柱等採用磚或砌塊砌築,柱、梁、樓板、屋面板、桁架等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通俗地講,磚混結構是以小部分鋼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磚牆承重的結構。由於抗震的要求,磚混房屋一般在6層以下。磚木結構:是指建築物中承重結構的牆、柱採用磚砌築或砌塊砌築,樓板結構、屋架用木結構而共同構成的房屋。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房屋的主要承重結構如柱、梁、板、樓梯、屋蓋用鋼筋混凝土製作,牆用磚或其它材料填充。這種結構抗震性能好,整體性強,抗腐蝕耐火能力強,經久耐用,並且房間的開間、進深相對較大,空間分割較自由。目前,多、高層房屋多採用這種結構。其缺點是工藝比較復雜,建築造價較高。
3.商品房銷售面積
商品房銷售面積是指購房者所購買的套內或單元內的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與應分攤公用建築面積之和。即:商品房銷售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十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
4.建築面積的計算規定
是建築物外圍面積的展開,是指建築物各層次外圍面積的總和。由於房屋使用要求、結構形式的不同和裝飾方面諸多因素,造成房屋不太規則。國家根據房屋使用程度的不同,對房屋建築面積的測算制定了相應的規定。針對房屋建築物的主要規定有:
1) 作為永久性結構的房屋按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單層房屋按一層計算建築面積,多層房屋按各層建築面積的總和計算。
2) 建築物內所有永久性建築層高在2.2米以上的,包括房屋內的夾層、插層,技術層(即管道層,儲藏室等)和2.2米以上的樓梯間、電梯間、均按一層計算建築面積。層面上的樓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及斜面結構屋頂高度在2.2米以上的建築和地下室,半地下室及相應進出口,層高在2.2米以上的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3) 穿過房屋的通道,房屋內的門廳,大廳均按一層計算建築面積;大廳內的迴廊部分,層高在2.2米以上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4) 樓梯間、電梯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房屋自然層計算面積,屬公攤面積。
5) 與房屋相連的有柱走廊,房屋間屬永久性封閉的架空通廊,兩房屋間有上蓋和柱的走廊,均按其圍護結構和柱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與房屋相連的有上蓋無柱的走廊,連廊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投影面積一半計算;有頂蓋未封閉永久性的架空通廊,按外圍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房屋之間無上蓋的架空通廊(天橋)不計算建築面積。
6) 有柱或有圍護結構的門廊,門斗,按其柱或圍護結構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7) 全封閉的陽台挑廊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未封閉的陽台,挑廊按其圍護結構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
8) 有伸縮縫的房屋,若在室內,伸縮縫計算面積。與室內不相通的房屋間的伸縮縫不計算建築面積。
9) 屬永久性結構有上蓋的樓梯按各層水平投影面積計算,無頂蓋的室外樓梯按各層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
10) 突出房屋牆面的構件,配件,裝飾柱,裝飾性的玻璃幕牆,垛,勒腳,台階,無拄雨蓬等,騎樓過街樓的底層用作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及屋面上的花園,游泳池等均不計算建築面積。
11) 以上規定基本土涵蓋了房屋所有建築面積,它是各面積計算的基礎。
5.套內建築面積的計算
房屋為了滿足各種需求和結構上的需要,各套面積不一定相等,就必須將各套房的面積分別進行測算。套內建築面積是由套內房屋的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套內陽檯面積三部分組成。
1) 套內房屋的使用面積:套內房屋的使用面積為套內房屋使用空間的凈面積,按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它包含了套內卧室、起居室、衛廳、過道、廚房、衛生間、廁所、儲藏室、壁櫃等空間面積的總和;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算;套內煙囪、通風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內牆面裝飾厚度亦計入使用面積。
2) 套內牆體面積:是指套內使用空間周圍的維護或承重牆體,或其他承重支撐間隔體所佔的面積。其中各套之間的分隔牆和套與公共建築空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等共有牆均按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人套內牆體面積。套內自有牆體按水平投影面積全部計人套內牆體面積。
3) 套內陽台建築面積:按陽台建築面積的計算規定計算,套內陽台建築面積均按陽台外圍與房屋外牆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其中封閉陽台按水平投影面積全部計算建築面積,未封閉的陽台按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6.公有建築面積的計算和分攤
一般房屋除了專有別墅以外,都有公共使用面積的部分。最簡單的有樓道、樓梯、樓梯間等,這部分面積應由各戶進行分攤。公有面積的處理原則一般按各戶房屋建築面積比例進行分攤。
1) 共有建築面積的內容:共有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為整棟建築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按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共有建築面積還包括套與公共建築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水平投影面積一半的建築面積。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棟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計人共有建築面積。將這幾部分面積和計起來即為共有面積總和。
2) 共有建築面積的計算方法:整棟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扣除整棟建築物各套內建築面積之和,並扣除已作為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棟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以及人防工程等建築面積;即為整棟建築物應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
3) 各戶分攤公用建築面積的計算方法:其基本思路就是用各戶套內面積按比例進行分攤
第1步:計算分攤系數
分攤系數=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之和/各套內建築面積之和=(總建築面積之和一各套內建築面積之和)/各戶套內建築面積之和。
第2步:各套房的公用分攤面積=分攤系數×各套內建築面積。
7.得房率:套內面積/建築面積*100%
8.建築密度:建築基地總面積/建築總面積*100%
9.日照距離:建築物高度/建築物相鄰距離(北面建築物)
10.容積率:總建築面積/總用地面積
11.綠地率: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的總和/總用地面積*100%
綠化率:又稱綠化覆蓋率指綠化垂直投影之和/總用地面積*100%
12.使用面積:套內建築面積。
房屋的使用面積,指房屋各層平面中為生活起居所使用的凈面積之和。
13.建築面積
房屋的建築面積是指建築物外牆外圍所圍成空間的水平面積,如果計算多、高層房屋樓的建築面積,則是各層建築面積之和。
不難看出對於一幢房屋樓來說,房屋的建築面積=套內實用面積十分攤面積。
14.房屋的開間
在房屋設計中,房屋的開間(即寬度)是指一間房屋內一面牆皮到另一面牆皮之間的實際距離。
15.房屋的進深
在建築學上是指一間獨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築從前牆皮到後牆皮之間的實際長度。
16.層高:房屋的層高是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面到上層樓層面之間的距離,也就是一層房屋的高度。
17.凈高:房屋的凈高是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上表面到上層樓板下表面之間的距離。凈高和層高的關系可以用公式來表示:凈高=層高-樓板厚度,即層高和樓板厚度的差叫「凈高』。
18.什麼是房屋組團:我們所熟悉的居住區,從布局上看多是外向開放型的,小區與主要街道沒有界線,小區內樓宇成排排列,道路暢通無阻。這種布局的缺點是不但形象單一死板,而且給住戶帶來不安全感。而房屋組團是一種融合了中式四合院建築模式的居住結構。院落式的布局,用四面樓房圍合成封閉的空間,由單一的出入口出入,它能給住戶帶來領域感和安全感,鄰里有交往的氛圍和空間,空間尺度宜人,讓人輕松愉快,非常符合現代人交流的心理需要。
19.什麼是花園式房屋
花園式房屋也叫西式洋房或小洋樓,即花園別墅。一般都是帶有花園草坪和車庫的獨院式平房或二、三層小樓,建築密度很低,內部居住功能完備,裝修豪華,並富有變化,房屋水、電、暖供給一應俱全,戶外道路、通訊、購物、綠化也都有較高的標准,一般為高收入者購買。
20.居住組團
一般稱組團,指一般被小區道路分隔,並與居住人口規模1000~3000人相對應,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層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1.躍層和復式、錯層有什麼區別?
錯層:指房屋各功能房間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差30-60cm
復式:同一套內分隔出兩層,樓上下的層高不一樣。
躍層:獨立分開的兩層,樓上和樓下的層高不一樣。
通常情況,躍層房屋是一套房屋占兩個樓層,有內部樓梯聯繫上下層。一般在首層安排起居、廚房、餐廳、衛生間,最好有一間卧室;二層安排卧室、書房、衛生間等。
復式房屋在概念上是一層,但層高較普通的房屋(通常是2.7米)高,可在局部掏出夾層,安排卧室或書房等內容,用樓梯聯繫上下。其目的是在有限的空間里增加使用面積,提高房屋的空間利用率。這種做法是為適應其用地、空間極其缺乏的情況而產生的。
復式房屋實際上並不具備完整的兩層空間,夾層在底層的投影面積只佔底層面積的一部分。夾層可以做成房間,也可以做成跑馬廊形式(夾層懸空的一側不做牆壁或牆面後退,在平面的外邊緣有欄桿或欄板,上面的人可以看見下面,下面的人也可以看見上面,形成一種不完全的空間,一般稱其為「排空」),與底層之間有視線上的交流和空間上的流通。而躍層房屋的上下兩層之間完全由樓板分隔,只通過樓梯聯系,和復式房屋的空間是兩種不同的類型。
躍層和復式的面積汁算:躍層房屋如果是完整的兩層,其建築面積或使用面積均應是兩層的建築面積或使用面積相加之和。如果躍層部分的高度不夠一個完整的層高,可以參照披屋頂使用面積的計算標准:
如:利用坡屋頂作為使用房間時,除必要的衛生條件(漱洗、便溺、採光、通風)外,還應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方能計入使用面積:使用房間的凈高度最低處不應低於1.5米(含):使用房間凈面積的一半(含)以上不低於2.1米(含)。
滿足上述條件的房間其凈面積可全部計入使用面積。若房間超過2.l米(含)部分不足房間總面積的2倍計入使用面積。
錯層一戶內樓面高度不一致,錯開之處有樓梯聯系。優點是和躍層一樣能夠動靜分區,但因為沒有完全分為兩層,所以又有復式房屋豐富的空間感。可以利用錯層房屋中不同的層高區分不同功能的房間,比如起居室比較高,卧室比較低等。還有的利用地形地勢的高差在坡地上設計錯層式房屋,可以減少挖土的土方量。錯層帶來空間豐富的感受,如不是身臨其境很難想像得到,所以對於初次進入這種房屋的人有較大吸引力。但錯層式房屋不利於結構抗震,而且顯得空間零散,容易使小戶型顯得局促,更適合於層數少、面積大的高檔房屋。
22.現房
是指開發商已辦妥房地產權證(大產證)的商品房,消費者在這一階段購買商品房時應簽出售合同。通常意義上指的現房是指項目已經竣工可以入住的房屋。
23.期房
是指開發商從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開始至取得房地產權證大產證止,在這一期間的商品房稱為期房,消費者在這一階段購買商品房時應簽預售合同。期房在港澳地區稱做為買「樓花」,這是當前房地產開發商普遍採用的一種房屋銷售方式。購買期房也就是購房者購買尚處於建造之中的房地產項目。而在成都市通常對期房的理解是未修建好,尚不能入住的房子。
24.二手房
即舊房。新建的商品房進行第一次交易時為「一手」,第二次交易則為「二手」。一些無房的人,可以買一套別人多餘的房;而另一些手裡有些積蓄又有小房子居住的,可以賣掉舊房買新房;而那些住房富餘戶,也能賣掉自己的多餘住房換取收益。
25.尾房
又稱掃尾房。它是房地產業進入散戶零售時代的產物,是空置房中的一種。一般情況下,當商品房屋的銷售量達到80%以後,一般就進入房地產項目的清盤銷售階段,此時所銷售的房產,一般稱為尾房。開發商經過正常的銷售後剩下了少量沒有競爭力的房子,這些房子或朝向不好、採光不足,或是樓層不佳、位處兩級,其中一層大多不帶小花園且遮擋較嚴重。
26.公攤面積
商品房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1) 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室、公共門廳和過道等功能上為整樓建築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
2) 各單元與樓宇公共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50%。
27.公用建築面積分攤系數
將建築物整棟的公用建築面積除以整棟樓各套套內建築面積之和,得到建築物的公用建築面積分攤系數。即公用建築面積分攤系數=公用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之和。
28.標准層:是指平面布置相同的房屋樓層。
29.平台:是指供居住者進行室外活動的上人屋面或由房屋底層地面伸出室外的部
30.地下室:是指房間地面低於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的1/2者。半地下室是指房間地面低於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的1/3,且不超過1/2者。
31.玄關:是登堂入室第一步所在的位置,它是一個緩沖過渡的地段。居室是家庭的「領地」,講究一定的私密性,大門一開,有玄關阻隔,外人對室內就不能一覽無余。
32.隔斷;是指專門作為分隔室內空間的不到頂的半截立面
33.三通一平:路通,電通,水通,場地平整。
34.七通一平:路通,上下水通,雨污水通,電力通,通訊通,熱力通,煤氣通,場地平整。
35.土地使用年限:
居住用地70年
科教文衛50年
商旅娛樂40年
⑦ 最新稅法規定固定資產電腦折舊年限是多少年
最低折舊年限為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六十條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7)車庫攤銷年限擴展閱讀
一般來講固定資產可分為八大類,各企業的後勤部門還可根據本企業的具體情況,具體規定各類固定資產目錄。
1. 房屋和建築物
房屋和建築物,是指產權屬於本企業的所有房屋和建築物,包括辦公室(樓)、會堂、宿舍、食堂、車庫、倉庫、油庫、檔案館、活動室、鍋爐房、煙囪、水塔、水井、圍牆等及其附屬的水、電、煤氣、取暖、衛生等設施。附屬企業如招待所、賓館、車隊、醫院、幼兒園、商店等房屋和建築物,產權是企業的。
2. 一般辦公設備
一般辦公設備,指企業常用的辦公與事務方面的設備,如辦公桌、椅、凳、櫥、架、沙發、取暖和降溫設備、會議室設備、傢具用具等。一般設備屬於通用的,被服裝具、飲具炊具、裝飾品等也列為一般設備類之內。
3. 專用設備
專用設備,是指屬於企業所有專門用於某項工作的設備。包括:文體活動設備,錄音錄像設備、放映攝像設備、打字電傳設備、電話電報通信設備、舞台與燈光設備、檔案館的專用設備,以及辦公現代化微電腦設備等。凡是有專用於某一項工作的工具器械等,均應列為專用設備。
4. 文物和陳列品
文物和陳列品,是指博物館、展覽館等文化事業單位的各種文物和陳列品。例如,古玩、字畫、紀念物品等。有些企業後勤部門內部設有展覽室、陳列室,凡有上述物品的也屬於文物和陳列品。
5. 圖書
圖書,是指專業圖書館、文化館的圖書和單位的業務書籍。企業內部的圖書資料室、檔案館所有的各種圖書,包括政治、業務、文藝等書籍,均屬國家財產。
6.運輸設備
運輸設備,是指後勤部門使用的各種交通運輸工具,包括轎車、吉普、摩托車、麵包車、客車、輪船、運輸汽車、三輪卡車、人力拖車、板車、自行車和小輪車等。
7. 機械設備
機械設備,主要是企業後勤部門用於自身維修的機床、動力機、工具等和備用的發電機等,以及計儀器、檢測儀器和醫院的醫療器械設備。有些附屬生產性企業的機械、工具設備也應包括在內。
8. 其他固定資產
其他固定資產,是指以上各類未包括的固定資產。主管部門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劃分,也可將以上各類適當劃細,增加種類。
⑧ 購入地下停車位,使用年限到底是多少年
一般的地下停車位產權年限為40年。使用年限是根據不同的土地性質來決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行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70年;
(二)工業用地50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車位產權辦出《房地產權證》後作為物權擁有是無期限的,但車位所在的土地使用權是有使用年限限制的,年限與車位所在土地使用權年限一致。
因此,應該查看開發商的《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其土地使用期限。但根據物權法規定住宅使用土地使用期限屆滿後自動續期,所以不用擔心該車位使用年限問題。
貸款條件的限制。購買此類房屋大多不能申請公積金貸款,但是也有少數項目在開發商的努力下能夠辦到。另50年產權或者40年產權的住宅,如採用銀行貸款的方式,只能得到五成或六成按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