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麻煩你幫忙講解一下本例題中2012年、2013年的累計攤銷額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啊
已計提減值准備的資產,應當按照該資產的賬面價值以及尚可使用壽命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攤銷額)。資產計提減值准備後,企業應當重新復核資產的折舊方法或攤銷方法、預計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或預計凈殘值率),並區別情況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
(1)如果資產所含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沒有發生變更,企業仍應遵循原有的折舊方法或攤銷方法,按照資產的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以及尚可使用壽命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或攤銷額;如果資產所含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企業應當相應改變資產的折舊方法或攤銷方法,並按會計估計變更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2)如果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沒有發生變更,企業仍應遵循原有的預計使用壽命,按照資產的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以及尚可使用壽命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攤銷額);如果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發生變更,企業應當相應改變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並按會計估計變更的有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3)如果資產的預計凈殘值沒有發生變更,企業仍應按照資產的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余額以及尚可使用壽命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攤銷額);如果資產的預計凈殘值發生變更,企業應當相應改變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並按照會計估計變更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B. 無形資產累計攤銷如何計算求解 以這道題為例,忘了答案是怎麼算出來的
每年攤銷額=680*12=8160或者81600/10=8160
從2003年到2009年3月末,一共攤銷了6年零3個月。
攤銷額=8160*6+680*3=48960+2040=51000
C. 年累攤銷額怎麼計算的呢
原值為8737159.50元,
攤銷期限40年,
月攤銷額=8737159.5/(40*12)=18202.42元
原值為內8737159.50元-累計攤銷額為163821.78元=凈值容為8573337.72元
累計攤銷額為163821.78元——是指自攤銷期開始至現在的已攤銷金額。
凈值為8573337.72元——剩餘未攤銷金額
原值為8737159.50元——當時購買時的金額
D. 累計攤銷
累計推銷是針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而言的,這與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同理,只是為了區別而使用的稱謂不同而已。
是反映了企業在使用無形資產過程中,對其價值的分期收回行為及收回額,其計提攤銷的方法,一般情況下採用在使用或受益期間內直線平均法。
具體理解:
無形資產雖不象固定資產具有有形的損耗,但其會隨著使用過程的各種因素(如科技進步,泄密,市場轉型等等)、環境的影響,在時間的推移過程中,其實際的使用價值會出現不下降,為了能使其價值在預計的使用期間內得到補償與回收,而採取分期攤銷的方法,將其分期收回。
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雖不進行分期攤銷,但必須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對其的價值進行減值測試,通過計提減值准備的方式,對其價值進行收回。
補充問題:
給你舉個小例子:企業用1000萬元購買了生產線專用技術,預計該技術可受益為5年,5年後將無價值,那第該企業將每年要計提的累計攤銷額為1000÷5,那每月應攤銷額為1000÷5÷12=16.67萬元。
你標號為3的問題:由於該無形資產是從2002年1月1日開始攤銷的到2005年年末正好攤銷了4年,而每年的攤銷額為(300÷10),所以4年的攤銷額就是300÷10×4=120萬元了
如有疑問,可通過「hi」進行提問!!!
E. 求助怎麼確定累計攤銷年限
無形資產攤銷期限按來如下原則確定:源
第一,合同規定收益年限但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合同規定的收益年限;
第二,合同沒有規定收益年限但法律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
第三,合同規定了收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則不應超過其中年限較短者;
第四,如果合同沒有規定收益年限,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小於10年。
F. 無形資產攤銷是怎麼算的
知識經濟時代的無形資產,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比工業經濟時代要多得多,而不同種類的無形資產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一律按直線法對其進行攤銷就失去了合理性。在進行實務操作時,企業可以參照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對無形資產的攤銷採用直線法、產量法和加速攤銷法。
一、直線法
直線法又稱平均年限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均衡地分配於每一會計期間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取得總額/使用年限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計算簡便,易於掌握。缺點是就符合會計的客觀性原則和配比原則的要求而言,不夠理想。對穩定性強的無形資產,如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適合採用這種攤銷方法。
例1:2010年1月,甲公司以銀行存款12000000元購入一項土地使用權(不考慮相關稅費)。該土地使用權年限為20年。
該土地使用權每年攤銷額=12000000÷20=50000(元)
二、產量法
產量法是指按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產量為基礎來計算應攤銷額的一種方法。它是以每單位產量耗費的無形資產價值相等為前提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每單位產量攤銷額=
每期無期資產攤銷額=每單位產量攤銷額×該期實際完成產量
如果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工作量可以採用產品的生產產量或工作時數等進行確定,則適合使用這種攤銷方法。
例2:2010年4月,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份協議,依據協議,甲公司取得一項特許權,即可以使用乙公司的配方生產某產品10000件,特許權的取得成本為4800000元。4月份,甲公司使用該配方實際生產產品100件;5月份,甲公司使用該配方實際生產產品120件。
本例中,特許權有特定產量限制,並且每個月的產品產量不一致,所以適合採用產量法進行攤銷。
每單位產量攤銷額=4800000÷10000=480(元)
4月份攤銷額=480×100=48000(元)
5月份攤銷額=480×120=57600(元)
三、加速攤銷法
加速攤銷法是相對於每年攤銷額相等的勻速直線攤銷法而言的,是無形資產在使用的前期多計攤銷,後期少計攤銷,攤銷額逐年遞減的一種攤銷方法。採用加速攤銷法,目的是使無形資產成本在估計使用年限內加快得到補償。加速攤銷方法有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1、余額遞減法
余額遞減法是在前期不考慮無形資產預計殘值的前提下,根據每期期初無形資產的成本減去累計攤銷後的金額和若干倍的直線法攤銷率計算無形資產攤銷額的一種方法。下面以雙倍余額遞減法為例予以說明,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額=年初無形資產賬面凈值×年攤銷率
其中,無形資產賬面凈值=無形資產成本-累計攤銷額。在雙倍余額遞減法下,無形資產在後期的賬面凈值可能會低於其殘值,因此,應在攤銷轉自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無形資產成本減去累計攤銷額再扣除預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2、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成本減去預計殘值後的金額乘以逐年遞減的攤銷率計算每年攤銷額的一種方法。攤銷率的分子代表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率=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無形資產使用年數和×100%
或者表示為:
年攤銷率=×100%
年攤銷額=(無形資產成本-預計殘值)×年攤銷率
對於與知識、技術、產品更新聯系比較緊密的知識產權類無形資產,如專利權、非專利技術,採用加速攤銷法較之採用直線攤銷法有更多的優點。具體表現在:首先,加速攤銷法更符合配比原則,這類無形資產使用前期,由於明顯處於壟斷和獨佔地位,可以給企業帶來較高的收益。
但是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以及模擬、仿製技術水平的提高,壟斷地位會逐漸喪失,所帶來的收益也會逐年減少。根據配比原則,對此類無形資產宜採用加速攤銷方法。其次,加速攤銷法更符合穩健性原則。採用加速攤銷法,使得無形資產的前期攤銷得多,後期攤銷得少,如果無形資產被提前淘汰,剩餘無形資產的成本也較少,因而風險較小。
無形資產攤銷是對無形資產原價在其有效期限內攤銷的方法。無形資產攤銷一般採用直線法,攤銷時直接計入「無形資產」科目的借方,無需另設攤銷科目。無形資產原價減去無形資產的余額即為無形資產的累計攤銷數 額。為了提供企業無形資產計提攤銷額的有關數據,企業更換舊帳時,要註明每項無形資產的原價。
網路-無形資產攤銷
G. 無形資產怎麼計算攤銷呢。
知識經濟時代的無形資產,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比工業經濟時代要多得多,而不同種類的無形資產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一律按直線法對其進行攤銷就失去了合理性。在進行實務操作時,企業可以參照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對無形資產的攤銷採用直線法、產量法和加速攤銷法。
一、直線法
直線法又稱平均年限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均衡地分配於每一會計期間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取得總額/使用年限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計算簡便,易於掌握。缺點是就符合會計的客觀性原則和配比原則的要求而言,不夠理想。對穩定性強的無形資產,如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適合採用這種攤銷方法。
例1:2010年1月,甲公司以銀行存款12000000元購入一項土地使用權(不考慮相關稅費)。該土地使用權年限為20年。
該土地使用權每年攤銷額=12000000÷20=50000(元)
二、產量法
產量法是指按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產量為基礎來計算應攤銷額的一種方法。它是以每單位產量耗費的無形資產價值相等為前提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每單位產量攤銷額=
每期無期資產攤銷額=每單位產量攤銷額×該期實際完成產量
如果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工作量可以採用產品的生產產量或工作時數等進行確定,則適合使用這種攤銷方法。
例2:2010年4月,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份協議,依據協議,甲公司取得一項特許權,即可以使用乙公司的配方生產某產品10000件,特許權的取得成本為4800000元。4月份,甲公司使用該配方實際生產產品100件;5月份,甲公司使用該配方實際生產產品120件。
本例中,特許權有特定產量限制,並且每個月的產品產量不一致,所以適合採用產量法進行攤銷。
每單位產量攤銷額=4800000÷10000=480(元)
4月份攤銷額=480×100=48000(元)
5月份攤銷額=480×120=57600(元)
三、加速攤銷法
加速攤銷法是相對於每年攤銷額相等的勻速直線攤銷法而言的,是無形資產在使用的前期多計攤銷,後期少計攤銷,攤銷額逐年遞減的一種攤銷方法。採用加速攤銷法,目的是使無形資產成本在估計使用年限內加快得到補償。加速攤銷方法有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1、余額遞減法
余額遞減法是在前期不考慮無形資產預計殘值的前提下,根據每期期初無形資產的成本減去累計攤銷後的金額和若干倍的直線法攤銷率計算無形資產攤銷額的一種方法。下面以雙倍余額遞減法為例予以說明,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額=年初無形資產賬面凈值×年攤銷率
其中,無形資產賬面凈值=無形資產成本-累計攤銷額。在雙倍余額遞減法下,無形資產在後期的賬面凈值可能會低於其殘值,因此,應在攤銷轉自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無形資產成本減去累計攤銷額再扣除預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2、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成本減去預計殘值後的金額乘以逐年遞減的攤銷率計算每年攤銷額的一種方法。攤銷率的分子代表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率=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無形資產使用年數和×100%
或者表示為:
年攤銷率=×100%
年攤銷額=(無形資產成本-預計殘值)×年攤銷率
對於與知識、技術、產品更新聯系比較緊密的知識產權類無形資產,如專利權、非專利技術,採用加速攤銷法較之採用直線攤銷法有更多的優點。具體表現在:首先,加速攤銷法更符合配比原則,這類無形資產使用前期,由於明顯處於壟斷和獨佔地位,可以給企業帶來較高的收益。
但是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以及模擬、仿製技術水平的提高,壟斷地位會逐漸喪失,所帶來的收益也會逐年減少。根據配比原則,對此類無形資產宜採用加速攤銷方法。其次,加速攤銷法更符合穩健性原則。採用加速攤銷法,使得無形資產的前期攤銷得多,後期攤銷得少,如果無形資產被提前淘汰,剩餘無形資產的成本也較少,因而風險較小。
無形資產攤銷是對無形資產原價在其有效期限內攤銷的方法。無形資產攤銷一般採用直線法,攤銷時直接計入「無形資產」科目的借方,無需另設攤銷科目。無形資產原價減去無形資產的余額即為無形資產的累計攤銷數 額。為了提供企業無形資產計提攤銷額的有關數據,企業更換舊帳時,要註明每項無形資產的原價。
網路-無形資產攤銷
H. 審計報告本年增加和本年攤銷怎麼計算
審計報告本年增加和本年攤銷怎麼計算:
比如無形資產上年15萬元,本年無形資產累計25萬元,本年增加就是10萬元。無形資產上年累計攤銷3萬元,本年累計累計攤銷7萬元,本年攤銷就是4萬元。
I. 累計攤銷和累計折舊怎麼算的
借:投資性房地產 28 000 000
累計折舊 490 000
累計攤銷 2 000 000
貸:固定資產 5 600 000
無形資產 20 000 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 890 000
這個題目是連貫性,你應該將前面的條件也要寫上來:
甲公司有關投資性房地產的業務資料如下:
(1)2001年1月10日,購入一塊土地使用權,支付價款及相關稅費計2000萬元,土地使用權的使用年限為50年(假定甲公司按年採用直線法進行攤銷)。
(2)2002年1月1日,甲公司在此土地上自行建造一棟辦公樓,購入工程物資一批,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買價為400萬元,增值稅額為68萬元,工程物資已驗收入庫。
(3)工程領用全部工程物資,同時領用本公司生產產品一批,該批產品的實際成本為40萬元,稅務部門核定的計稅價格為50萬元,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
(4)應付工程人員工資及福利費等計43.5萬元。
(5)2002年6月30日,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並交付使用。該辦公樓預計使用年限為4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採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假定甲公司按年計提折舊)。
(6)2005年12月20日,甲公司因另一辦公樓完工交付使用,決定將原辦公樓經營出租給乙公司,租賃期為10年,年租金為60萬元。出租時辦公樓的公允價值(含土地使用權)為2800萬元。假定符合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條件,甲公司採用公允價值模式核算投資性房地產。(假定20×5年12月份土地使用權照常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