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廠房租賃是無形資產嗎
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准:
1、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版者劃分權出來,並能夠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於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
2、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
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
這看來應該是無形資產
2. 企業購入土地用於建廠房及辦公樓是無形資產還是固定資產
按新准則的復規定,《企制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應用指南規定,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建築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與建築物應當分別進行處理。
也就是說,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應確認為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築物時,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不與地上建築物合並計算其成本,而仍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土地使用權與地上建築物分別進行攤銷和提取折舊。
按原來的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七條規定:企業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尚未開發或建造自用項 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並按本制度規定的期限分期攤銷。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商品房時,應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開發成本;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項目時,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
無論是新舊會計准則(制度),在建設不動產之前都要攤銷,建造活動開始的時候,原會計制度是轉入在建工程,而新准則不用轉入,仍然按無形資產核算。
3. 取得的土地應該計入固定資產還是無形資產,已經在土地上面建造了廠房和辦公樓該怎麼核算
如果是房地產企業,計入存貨。自用可以與建築物區別,計入無形資產。不可以區別與建築物共同計入固定資產。准備增值後賣掉計入投資性房地產
4. 土地算無形資產還是固定資產
首先要理解土地的概念。
我們一般是把土地劃分成廣義的和狹義的兩個概念。
狹義的土專地,僅指陸地部分屬。較有代表性的是土地規劃和自然地理學家的觀點。土地規劃學者認為:「土地是指地球陸地表層,它是自然歷史的產物,是由土壤、植被、地表水及表層的岩石和地下水等諸多要素組成的自然綜合體……」;自然地理學者認為:「土地是地理環境(主要是陸地環境)中互相聯系的各自然地理成分所組成,包括人類活動影響在內的自然地域綜合體。」
廣義的土地,不僅包括陸地部分,而且還包括光、熱、空氣、海洋……。
較有代表性的是經濟學家的觀點。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指出:「土地是指大自然為了幫助人類,在陸地、海上、空氣、光和熱各方面所贈與的物質和力量。」美國經濟學者伊利認為:「……土地這個詞……它的意義不僅指土地的表面,因為它還包括地面上下的東西。」
你擁有了上述哪個概念的土地,是固定資產還是無形資產不就明白了嗎!
在我國,公民個人所擁有的土地一般是指土地(國有或農民集體所有)的使用權。以財產的屬性區分,必定是固定資產。因為它是不能移動(搬運)的資產。僅供參考!
5. 買了一塊土地,在上面蓋廠房,購地費用是否計入該廠房中,還是單獨列為無形資產
一般都應單列,計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6. 不動產,廠房和設備的會計處理和無形資產有什麼區別
分幾個方面
1、購入或者建造的時候,建造廠房使用的材料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不允許抵回扣,計入成本;設備取得答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可以抵扣增值稅進項,用不含稅價作為成本入賬;建築物和無形資產購入不屬於增值稅的范圍
2、使用期內,廠房和設備從投入使用的次月開始計提折舊,計入累計折舊科目;無形資產從使用的當月開始計提,計入累計攤銷
3、處置:廠房和無形資產處置屬於營業稅的范疇,要計提繳納營業稅,出售設備屬於增值稅的范圍;買廠房和設備要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無形資產不通過
7. 原計入無形資產的土地現建上廠房,是不是無形資產減少,固定資金增加
1.原計入無形資產的土地,還是按「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廠房基建及裝修等計入在建工程,以後轉入「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現在會計處理上不把土地價值轉入固定資產了。
2.你的打算是對的,就這樣處理。
8. 個人購買的廠房用於公司生產可計入無形資產攤銷么
不可以。
1、廠房不屬於無形資產;
2、個人購買的廠房產權不屬於公司,因此公司也不能計提折舊;
3、個人可以與公司簽訂租賃協議,公司可以將租金(需有發票)在受益期內攤銷租金。
9. 廠房建造完工後無形資產怎樣攤銷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專用權,在尚未開發或屬建造自用項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並按本制度規定的期限分期攤銷。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
因此,題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應當記入「無形資產」科目,並按使用權年限進行攤銷。在利用土地建造廠房時,將土地使用權帳面余額(原值減去累計攤銷)轉入「在建工程」科目,構成廠房建造成本。
10. 企業購入土地用於建廠房及辦公樓請問是土地是進入無形資產還是固定資產是否有相關
按新准則的規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應用指南規定,自行開發內建造廠房等建築容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與建築物應當分別進行處理。
也就是說,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應確認為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築物時,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不與地上建築物合並計算其成本,而仍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土地使用權與地上建築物分別進行攤銷和提取折舊。
按原來的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七條規定:企業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尚未開發或建造自用項
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並按本制度規定的期限分期攤銷。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商品房時,應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開發成本;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項目時,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
無論是新舊會計准則(制度),在建設不動產之前都要攤銷,建造活動開始的時候,原會計制度是轉入在建工程,而新准則不用轉入,仍然按無形資產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