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土地使用費和土地稅的區別

土地使用費和土地稅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1-05-29 15:57:41

『壹』 土地使用稅和土地使用費的區別是什麼

土地使用者因使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費用,是土地使用者獲得用地應付出的代價。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無論新徵用土地,還是利用中方合資者或合作者原使用的土地,都應繳納土地使用費,外資企業在領取土地證書時,也應向其所在地的土地管理部門繳納土地使用費。有關土地使用費的具體標准,沒有全國統一的規定,應根據場地的用途、地理環境條件、征地拆遷安置費用和企業對基礎設施的要求等因素,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原則上沿海地區高於內地,大中城市高於中小城市,城市中心、繁華地段高於其他地段和郊區,在原有工業區設廠高於新開辟的工業區,利用原有企業改造高於新建工廠等。土地使用費的計算包括徵用土地的補償費用、原有建築物的拆遷費、人員安置費用以及公共設施費用。系計劃經濟下引進外資的過渡性嘗試手段,現因為土地出讓制度的實行,土地使用費制度已基本廢紙適用。
土地使用稅是指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以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徵收的一種稅賦。
[編輯本段]
作用
能夠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節約使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能夠調節不同地區因土地資源的差異而形成的級差收入;為企業和個人之間競爭創造公平的環境。
土地使用稅以土地面積為課稅對象,向土地使用人課征,屬於以有償佔用為特點的行為稅類型。土地使用稅只在縣以上城市開征,非開征地區城鎮使用土地則不征稅。土地使用稅採用有幅度的差別稅額,列入大、中、小城市和縣城每平方米土地年稅額多少不同。為了防止長期征地而不使用和限制多佔土地,可在規定稅額的2倍-5倍范圍內加成征稅。對於公園、名勝、寺廟及文教、衛生、社會福利等單位使用的土地,城鎮、街道、公共設施用地、鐵路、機場、港區、車站、管理交通運輸用地及水利工程,農、林、牧、漁、果生產基地用地,以及個人非營業建房用地等,均免徵土地使用稅。為了鼓勵利用荒地、灘塗等土地,對經過批准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荒廢土地,給予10年期限的免稅。

『貳』 土地使用費土地使用稅有何不同

土地使用稅,是指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以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徵收的一種稅賦。土地使用費是土地使用者因使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費用,是土地使用者獲得用地應付出的代價;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無論新徵用土地,還是利用中方合資者或合作者原使用的土地,都應繳納土地使用費。土地使用費與土地使用稅不同,通俗點說,土地使用稅是交給國家的,土地使用費是交給土地主人的。

『叄』 土地使用稅 土地使用費的區別是什麼啊

土地使用者因使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費用,是土地使用者獲得用地應付出的代價。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無論新徵用土地,還是利用中方合資者或合作者原使用的土地,都應繳納土地使用費,外資企業在領取土地證書時,也應向其所在地的土地管理部門繳納土地使用費。有關土地使用費的具體標准,沒有全國統一的規定,應根據場地的用途、地理環境條件、征地拆遷安置費用和企業對基礎設施的要求等因素,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原則上沿海地區高於內地,大中城市高於中小城市,城市中心、繁華地段高於其他地段和郊區,在原有工業區設廠高於新開辟的工業區,利用原有企業改造高於新建工廠等。土地使用費的計算包括徵用土地的補償費用、原有建築物的拆遷費、人員安置費用以及公共設施費用。系計劃經濟下引進外資的過渡性嘗試手段,現因為土地出讓制度的實行,土地使用費制度已基本廢紙適用。
土地使用稅是指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以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徵收的一種稅賦。
[編輯本段]
作用

能夠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節約使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能夠調節不同地區因土地資源的差異而形成的級差收入;為企業和個人之間競爭創造公平的環境。
土地使用稅以土地面積為課稅對象,向土地使用人課征,屬於以有償佔用為特點的行為稅類型。土地使用稅只在縣以上城市開征,非開征地區城鎮使用土地則不征稅。土地使用稅採用有幅度的差別稅額,列入大、中、小城市和縣城每平方米土地年稅額多少不同。為了防止長期征地而不使用和限制多佔土地,可在規定稅額的2倍-5倍范圍內加成征稅。對於公園、名勝、寺廟及文教、衛生、社會福利等單位使用的土地,城鎮、街道、公共設施用地、鐵路、機場、港區、車站、管理交通運輸用地及水利工程,農、林、牧、漁、果生產基地用地,以及個人非營業建房用地等,均免徵土地使用稅。為了鼓勵利用荒地、灘塗等土地,對經過批准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荒廢土地,給予10年期限的免稅。

『肆』 土地使用稅和土地增值稅區別

一、土地使用稅
是指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以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徵收的一種稅賦。由於土地使用稅只在縣城以上城市徵收,因此也稱城鎮土地使用稅。
城鎮土地使用稅根據實際使用土地的面積,按稅法規定的單位稅額交納。
其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城鎮土地使用稅額=應稅土地的實際佔用面積×適用單位稅額
一般規定每平方米的年稅額,大城市為0.50~10.00元;中等城市為0.40~8.00元;
小城市為0.30~6.00元;縣城、建制鎮、工礦區為0.20~4.00元。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均採取按年徵收,分期交納的方法。

二、土地增值稅
土地增值稅是指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以轉讓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貨幣收入、實物收入和其他收入為計稅依據向國家繳納的一種稅賦,不包括以繼承、贈與方式無償轉讓房地產的行為。
對土地使用權轉讓及出售建築物時所產生的價格增值量徵收的稅種。土地價格增值額是指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減除規定的房地產開發成本、費用等支出後的余額。土地增值稅實行四級超額累進稅率,例如增值額未超過50%的部分,稅率為30%,增值額超過200%的部分,稅率為60%。
土地增值稅:以土地和地上建築物為征稅對象。以增值額為計稅依據。 土地增值稅與房產業
土地增值稅的功能是國家對房地產增值征稅。
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增值額×適用稅率-扣除項目金額×速算扣除系數徵收辦法
土地增值稅是以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減除法定扣除項目金額後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並按照四級超率累進稅率進行徵收。

『伍』 土地使用稅與土地使用金有何區別

地使用稅是指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專人,以實際佔用屬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徵收的一種稅賦.徵收土地使用稅的作用:能夠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節約使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能夠調節不同地區因土地資源的差異而形成的級差收入;為企業和個人之間競爭創造公平的環境.土地使用稅以土地面積為課稅對象,向土地使用人課征,屬於以有償佔用為特點的行為稅類型.土地使用稅只在縣以上城市開征,非開征地區城鎮使用土地則不征稅.
土地使用金國家土地使用權有償使用的一種形式.即將若干年內的土地使用權一次出讓給土地使用(經營)單位.土地批租的費用,即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亦稱土地價款,由用地單位一次交付.每年使用者要向土地出讓人交納使用金.

『陸』 土地使用稅和土地佔用稅有什麼區別

,土地使用稅的標准可參閱<城鎮土地使用稅條例>,土地使用費是由各級政府制定的:
關於土地使用稅,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征免土地使用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1997]162號)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A>暫行條例》不適用於外商投資企業,對外商投資企業應徵收土地使用費.土地使用費指國有土地使用者,按規定向國家交付的使用土地的費用。土地使用費的徵收對象包括一切使用城市國有土地的事業單位、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外商獨資經營企業和個人。土地使用費的標准和徵收辦法由國家統一規定。1980年12月國務院批轉的《全國城市規劃工作會議紀要》中指出:徵收城鎮土地使用費,是城鎮建設和維護的一個固定資金來源。在城鎮規劃區范圍內,對佔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均應按當年實際佔地面積交納土地使用費。土地使用費的標准應在測算土地級差收益的基礎上進行,並且根據土地等級的變化,每隔若干年作一次調整。對於不同的土地使用單位,收費標准應有所不同。1987年全國各地就開始實行向城鎮國有土地使用者收取土地使用費的制度。1988年 l1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又將各地的城鎮土地使用費統一改為徵收土地使用稅。同時,一些城市和地區還制定了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和轉讓暫行辦法,進行改革嘗試。1990年5月19日國務院發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從此,把收取土地使用費(稅)的做法有計劃有步驟地改為收取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即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實質上就是地價款,可通過協議、招標、拍賣的方式確定,也就是說,可接受土地市場調節。
以上介紹了 外商投資企業繳納土地使用費,不是繳土地使用稅,土地使用稅的標准可參閱<城鎮土地使用稅條例>
土地使用費是由各級政府制定的:

『柒』 關於土地使用稅和土地使用費的區別.另外,這

土地使用稅與土地使用費有何區別?

根據規定,我國對內資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執行回不同的稅收條例。內答資企業使用的土地,適用於國務院1988年9月27日以第17號令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外籍人員的房地產,適用於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1951年8月8日頒布的《城市房地產稅暫行條例》,隨著形勢的發展,財政部(80)財稅字第82號文對征免房地產問題作了明確規定,即「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自有房產,仍按《城市房地產稅暫行條例》的規定,徵收房產稅」。「合資企業使用的土地,所有權屬於國家,由各有關部門按照規定徵收土地使用費,不再徵收房地產稅。」國家稅務總局國稅函[1997]162號文明確:「根據現行有關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不適用於外商投資企業,對外商投資企業應徵收土地使用費,不征土地使用稅。」

『捌』 城鎮土地使用稅跟土地使用稅有區別嗎

沒區別
土地使用稅就是城鎮土地使用稅

城鎮土地使用稅(以下簡稱土地使用稅)是以城鎮土地為課稅對象,向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
一、納稅人
土地使用稅的納稅人是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擁有土地使用權的納稅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代管人或實際使用人繳納;土地使用權未確定或權屬糾紛未解決的,由實際使用人納稅;土地使用權共有的,由共有各方劃分使用比例分別納稅。
二、課稅對象
土地使用稅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徵收。課稅對象是上述范圍內的土地。
三、計稅依據
土地使用稅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納稅人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是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單位組織測定的土地面積。
四、適用稅額和應納稅額的計算
土地使用稅是採用分類分級的幅度定額稅率。每平方米的年幅度稅額按城市大小分4個檔次:①大城市0.5至10元;②中等城市0.4至8元;③小城市0.3至6元;④縣城、建制鎮、工礦區0.2至4元。
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的不同地方,其自然條件和經濟繁榮程度各不相同,情況復雜。據此,國家規定,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的具體適用稅額幅度,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考慮到一些地區經濟較為落後,需要適當降低稅額以及一些經濟發達地區需適當提高稅額的情況,但降低額不得超過最低稅額的30%;經濟發達地區可以適當提高適用稅額標准,但必須報經財政部批准。
五、納稅地點和納稅期限
⑴納稅地點
土地使用稅由土地所在的稅務機關徵收。土地管理機關應當向土地所在地的稅務機關提供土地使用權屬資料。納稅人使用的土地不屬於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管轄范圍的,應由納稅人分別向土地所在地的稅務機關繳納;在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管轄范圍內,納稅人跨地區使用的土地,其納稅地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確定。
⑵納稅期限
土地使用稅按年計算,分期繳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結合當地情況,分別確定按月、季或半年等不同的期限繳納。
六、減稅、免稅
⑴政策性免稅
對下列土地免徵土地使用稅:
①國家機關、人民團體、軍隊自用的土地;
②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自用的土地;
③宗教寺廟、公園、名勝古跡自用的土地;
④市政街道、廣場、綠化地帶等公共用地;
⑤直接用於農、林、牧、漁業的生產用地;
⑥經批准開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廢棄土地,從使用的月份起免繳土地使用稅5年至10年;
⑦由財政部另行規定的能源、交通、水利等設施用地和其他用地。
⑵由地方確定的免稅
下列幾項用地是否免稅,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確定:
①個人所有的居住房屋及院落用地;
②房產管理部門在房租調整改革前經租的居民住房用地;
③免稅單位職工家屬的宿舍用地;
④民政部門舉辦的安置殘疾人佔一定比例的福利工廠用地;
⑤集體的個人舉辦的學校、醫院、托兒所、幼兒園用地。
⑶困難性及臨時性減免稅
納稅人繳納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需要定期減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審批,但年減免稅額達到或超過10萬元的,要報經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批准;對遭受自然災害需要減免稅的企業和單位,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可根據受害情況,給予臨時性的減稅或免稅照顧,以支持生產幫助企業和單位渡過難關。

『玖』 土地增值稅跟土地使用稅的區別

一、土地使用稅
是指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以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徵收的一種稅賦。由於土地使用稅只在縣城以上城市徵收,因此也稱城鎮土地使用稅。
城鎮土地使用稅根據實際使用土地的面積,按稅法規定的單位稅額交納。
其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城鎮土地使用稅額=應稅土地的實際佔用面積×適用單位稅額
一般規定每平方米的年稅額,大城市為0.50~10.00元;中等城市為0.40~8.00元;
小城市為0.30~6.00元;縣城、建制鎮、工礦區為0.20~4.00元。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均採取按年徵收,分期交納的方法。

二、土地增值稅
土地增值稅是指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以轉讓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貨幣收入、實物收入和其他收入為計稅依據向國家繳納的一種稅賦,不包括以繼承、贈與方式無償轉讓房地產的行為。
對土地使用權轉讓及出售建築物時所產生的價格增值量徵收的稅種。土地價格增值額是指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減除規定的房地產開發成本、費用等支出後的余額。土地增值稅實行四級超額累進稅率,例如增值額未超過50%的部分,稅率為30%,增值額超過200%的部分,稅率為60%。
土地增值稅:以土地和地上建築物為征稅對象。以增值額為計稅依據。 土地增值稅與房產業
土地增值稅的功能是國家對房地產增值征稅。
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增值額×適用稅率-扣除項目金額×速算扣除系數徵收辦法
土地增值稅是以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減除法定扣除項目金額後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並按照四級超率累進稅率進行徵收。

『拾』 土地使用費土地使用稅有哪些區別

答:《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辦法
》(國稅發[2009]31號)第二十七內條規定,開發產品計稅成本容支出的內容如下:(一)土地徵用費及拆遷補償費。指為取得土地開發使用權(或開發權)而發生的各項費用,主要包括土地買價或出讓金、大市政配套費、契稅、耕地佔用稅、土地使用費、土地閑置費、土地變更用途和超面積補交的地價及相關稅費、拆遷補償支出、安置及動遷支出、回遷房建造支出、農作物補償費、危房補償費等。

閱讀全文

與土地使用費和土地稅的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