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無形資產的研發費用的定義及核算范圍
定義:企業進行研究與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支出,會計科目為回「研發支出」。
核算范圍:答
「研發支出」科目可按研究開發項目,分別「費用化支出」、「資本化支出」進行明細核算。
1、企業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2、研究開發項目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的,應按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的余額,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3、期(月)末,應將研發支出科目歸集的費用化支出金額轉入「管理費用」科目,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研發支出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正在進行無形資產研究開發項目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支出。
⑵ 無形資產研發不成功,如何記賬
目前的會計抄准則,研發費襲用全部計入「研發支出」科目,該科目下分為「資本化支出」和「費用化支出」兩個二級科目,既然你們的研發沒有成功,那之前的支出肯定都是記到「費用化支出」的,這個二級科目每月末要轉至「管理費用」科目。如果研發進入實質性階段,才可以計入「資本性支出」,待研發成功後,轉至「無形資產」科目
⑶ 公司籌辦期間的研發支出是否可以計入無形資產
可以記入無形資產的應為技術,專利,商標等。而研發費用應計入費用科目,其成果經評估後可計入無形資產。
⑷ 無形資產的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為什麼是結轉入管理費用。
無形資產的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是記錄不符合資本化的費用支出,未形成無形資產的結轉入當期損益,形成資產的轉入無形資產成本。這是會計法規規定的
⑸ 內部研發的無形資產,在初始確認時所行成的暫時性差異為什麼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因為如果該無形資產的確認不是產生於企業合並交易,同時在確認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按照所得稅會計准則的規定,不確認該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內部研發的無形資產,在初始確認時行成的是永久性差異,而不是暫時性差異。
無形資產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由於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小於其計稅基礎產生的,經濟實質是企業在未來會計期間可以少繳的所得稅額。
對於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企業應該進行攤銷,而對於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企業在會計期末進行資產減值測試。
(5)無形資產研發期間擴展閱讀:
(一)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產生的遞延所得稅根據本准則第二十二條規定,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
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相關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形成暫時性差異的,應當按照本准則規定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二)企業合並中產生的遞延所得稅由於企業會計准則規定與稅法規定對企業合並的處理不同,可能會造成企業合並中取得資產、負債的入賬價值與其計稅基礎的差異。
比如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產生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或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在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或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同時,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通常應調整企業合並中所確認的商譽。
(三)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用以後年度所得彌補的可抵扣虧損以及可結轉以後年度的稅款抵減,比照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原則處理。
⑹ 研發無形資產攤銷
2008-4-1
形資產賬面價值=1200萬元
無形資產計稅基礎=1200X150%=1800(萬元)專
2008-12-31
賬面價值屬=1200-1200/5X9/12=1020(萬元)
計稅基礎=1800-1800/10X9/12=1665(萬元)
暫時性差異=1665-1020=645(萬元)
其中:45萬元不確認遞延所得稅影響
⑺ 無形資產研發支出相關
1、研究階段:
①發生研發支出: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內
②期末容:
借:管理費用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2、開發階段:
①發生研發支出:
借: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
②達到預定用途時:
借:無形資產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⑻ 自行研發無形資產怎麼判斷費用化期間和資本化期間
要區分研究階段和開來發階源段:研究階段全部費用後;開發階段同時滿足下列條件後可以資本化:
(一)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二)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三)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
(四)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
(五)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計量
⑼ 企業自己研發的無形資產如不能確認使用期限稅務怎麼處理
企業來自己研發的無形源資產如不能可靠估計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的,攤銷期不得低於10年。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做好2009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的通知》(國稅函〔2011〕148號)第三條有關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口徑規定,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精神,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及應納所得稅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稅法規定不一致的,應按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計算。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不明確的,在沒有明確規定之前,暫按企業財務、會計規定計算。國稅函〔2011〕148號的規定,就稅務處理而言,體現了稅法對會計處理的暫時認同,因此就無形資產的攤銷起始期間而言可以遵從會計的處理,但對攤銷方法和攤銷年限的處理仍應受稅法的約束。
⑽ 自行研發無形資產所發生的費用化支出,應在期末是,全額轉入"本年利潤"
研發期間的費用化支出,應該是全部進當期損益(管理費用),只有賬結法,才月底全部轉入本年利潤結算出利潤,表結法是不轉入本年利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