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土地使用稅和土地使用費的區別.另外,這
土地使用稅與土地使用費有何區別?
根據規定,我國對內資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執行回不同的稅收條例。內答資企業使用的土地,適用於國務院1988年9月27日以第17號令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外籍人員的房地產,適用於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1951年8月8日頒布的《城市房地產稅暫行條例》,隨著形勢的發展,財政部(80)財稅字第82號文對征免房地產問題作了明確規定,即「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自有房產,仍按《城市房地產稅暫行條例》的規定,徵收房產稅」。「合資企業使用的土地,所有權屬於國家,由各有關部門按照規定徵收土地使用費,不再徵收房地產稅。」國家稅務總局國稅函[1997]162號文明確:「根據現行有關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不適用於外商投資企業,對外商投資企業應徵收土地使用費,不征土地使用稅。」
2. 什麼是土地使用稅什麼是租賃費它們有何區別
土地使用稅是指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專個人,以實際佔用屬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徵收的一種稅賦。
租賃費是單位和個人租賃其他單位或個人的房屋或土地交納的費用。
土地使用稅是稅,是向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但不向租賃方徵收。
租賃費是一種費用,向租賃方收取的。
3. 土地使用費土地使用稅有何不同
土地使用稅,是指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以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徵收的一種稅賦。土地使用費是土地使用者因使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費用,是土地使用者獲得用地應付出的代價;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無論新徵用土地,還是利用中方合資者或合作者原使用的土地,都應繳納土地使用費。土地使用費與土地使用稅不同,通俗點說,土地使用稅是交給國家的,土地使用費是交給土地主人的。
4. 土地使用稅 土地使用費的區別是什麼啊
土地使用者因使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費用,是土地使用者獲得用地應付出的代價。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無論新徵用土地,還是利用中方合資者或合作者原使用的土地,都應繳納土地使用費,外資企業在領取土地證書時,也應向其所在地的土地管理部門繳納土地使用費。有關土地使用費的具體標准,沒有全國統一的規定,應根據場地的用途、地理環境條件、征地拆遷安置費用和企業對基礎設施的要求等因素,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原則上沿海地區高於內地,大中城市高於中小城市,城市中心、繁華地段高於其他地段和郊區,在原有工業區設廠高於新開辟的工業區,利用原有企業改造高於新建工廠等。土地使用費的計算包括徵用土地的補償費用、原有建築物的拆遷費、人員安置費用以及公共設施費用。系計劃經濟下引進外資的過渡性嘗試手段,現因為土地出讓制度的實行,土地使用費制度已基本廢紙適用。
土地使用稅是指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以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徵收的一種稅賦。
[編輯本段]
作用
能夠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節約使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能夠調節不同地區因土地資源的差異而形成的級差收入;為企業和個人之間競爭創造公平的環境。
土地使用稅以土地面積為課稅對象,向土地使用人課征,屬於以有償佔用為特點的行為稅類型。土地使用稅只在縣以上城市開征,非開征地區城鎮使用土地則不征稅。土地使用稅採用有幅度的差別稅額,列入大、中、小城市和縣城每平方米土地年稅額多少不同。為了防止長期征地而不使用和限制多佔土地,可在規定稅額的2倍-5倍范圍內加成征稅。對於公園、名勝、寺廟及文教、衛生、社會福利等單位使用的土地,城鎮、街道、公共設施用地、鐵路、機場、港區、車站、管理交通運輸用地及水利工程,農、林、牧、漁、果生產基地用地,以及個人非營業建房用地等,均免徵土地使用稅。為了鼓勵利用荒地、灘塗等土地,對經過批准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荒廢土地,給予10年期限的免稅。
5. 土地使用稅稅金及附加是指什麼
一般不記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而是記「管理費用」科目。原因是,一般地,土地使用權是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作為長期資產核算的科目,其稅金是管理性質的,與其無形資產攤銷額記入管理費用性質是一樣的,稅金也一般記入「管理費用」科目。
但是,在下列情況下,記「營業稅金及附加」。如果企業的土地使用權改變了性質,變成了投資性房地產,則該資產的性質改變了,其收入變成了:「其他業務收入」,相應的,其攤銷額,記入「其他業務成本」(成本模式下),公允價值模式下,其價值變動記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在這種情況下,「土地使用稅」就不應記入「管理費用」了,而應記入「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
6. 土地使用費土地使用稅有哪些區別
答:《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辦法
》(國稅發[2009]31號)第二十七內條規定,開發產品計稅成本容支出的內容如下:(一)土地徵用費及拆遷補償費。指為取得土地開發使用權(或開發權)而發生的各項費用,主要包括土地買價或出讓金、大市政配套費、契稅、耕地佔用稅、土地使用費、土地閑置費、土地變更用途和超面積補交的地價及相關稅費、拆遷補償支出、安置及動遷支出、回遷房建造支出、農作物補償費、危房補償費等。
7. 地稅與土地使用費有什麼區別
分別屬於不同的行政部門徵收的
一是地方稅務部門
一是國土資源管理部門
8. 關於土地使用費和土地使用稅的問題
1、在記賬憑證中查找以前繳納的土地使用費完稅憑證,從納稅憑證上就可以知道土地專面積和土地級段屬了。
2、罰滯納金是從2009年5月1日-2009年12月31日計算。
2010-05-21
14:44
補充問題
土地使用稅不是每年10月份繳納嗎?為什麼從5月份罰起,另外我看繳款書了,上面只有名稱:外商企業土地使用費,所屬日期:20090101-20090430,繳款金額5000元;2008年的繳款書名稱上同,所屬日期:20080101-20080131,繳款金額15000元,沒有佔地面積和級次呀!
1、北京地區土地使用稅半年交納一次,納稅申報時間每年4月、10月。
2、如果土地使用費5000元是1-4月份的,應該從5月份計算滯納金。
3、如果繳款書上沒有土地面積,自己可以按實際使用的土地進行測量一下。
9. 土地使用稅屬什麼費用
企業復繳納自有自用房地產的房產制稅、土地使用稅,繳納自有自用車船的車船使用稅,繳納的印花稅在有關費用科目核算。計算並繳納稅款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有關明細科目
貸:應交稅金--房產稅
--土地使用稅
--車船使用稅
--印花稅
(或應交稅金--其他地方稅稅金)
借:應交稅金--房產稅
--土地使用稅
--車船使用稅
--印花稅
(或應交稅金--其他地方稅稅金)
貸:銀行存款
10. 土地使用稅和土地使用費的區別是什麼
土地使用者因使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費用,是土地使用者獲得用地應付出的代價。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無論新徵用土地,還是利用中方合資者或合作者原使用的土地,都應繳納土地使用費,外資企業在領取土地證書時,也應向其所在地的土地管理部門繳納土地使用費。有關土地使用費的具體標准,沒有全國統一的規定,應根據場地的用途、地理環境條件、征地拆遷安置費用和企業對基礎設施的要求等因素,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原則上沿海地區高於內地,大中城市高於中小城市,城市中心、繁華地段高於其他地段和郊區,在原有工業區設廠高於新開辟的工業區,利用原有企業改造高於新建工廠等。土地使用費的計算包括徵用土地的補償費用、原有建築物的拆遷費、人員安置費用以及公共設施費用。系計劃經濟下引進外資的過渡性嘗試手段,現因為土地出讓制度的實行,土地使用費制度已基本廢紙適用。
土地使用稅是指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以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徵收的一種稅賦。
[編輯本段]
作用
能夠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節約使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能夠調節不同地區因土地資源的差異而形成的級差收入;為企業和個人之間競爭創造公平的環境。
土地使用稅以土地面積為課稅對象,向土地使用人課征,屬於以有償佔用為特點的行為稅類型。土地使用稅只在縣以上城市開征,非開征地區城鎮使用土地則不征稅。土地使用稅採用有幅度的差別稅額,列入大、中、小城市和縣城每平方米土地年稅額多少不同。為了防止長期征地而不使用和限制多佔土地,可在規定稅額的2倍-5倍范圍內加成征稅。對於公園、名勝、寺廟及文教、衛生、社會福利等單位使用的土地,城鎮、街道、公共設施用地、鐵路、機場、港區、車站、管理交通運輸用地及水利工程,農、林、牧、漁、果生產基地用地,以及個人非營業建房用地等,均免徵土地使用稅。為了鼓勵利用荒地、灘塗等土地,對經過批准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荒廢土地,給予10年期限的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