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無形資產在攤銷年度因市場情況變化,預計凈殘值高於賬面價值,應作何處理
不再攤銷,直到殘值降到賬面價值後再進行攤銷。
希望能幫助到您!
『貳』 市場價值 賬面價值 哪個更重要
企業賬面價值是指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的資產價值。它以交易為基礎,主要使用歷史成本計量。
企業市場價值由企業的自由資本價值和企業的債務價值所組成,表現為企業在市場上進行合資、兼並、收購、重組、交易時的價格,亦即企業在市場上創造盈利的能力。這種能力通常表現為企業生成凈現金流的能力和生成凈現金流穩定性的能力。
由於傳統財務會計基於信息品質可靠性的考量,因此賬面價值具有良好的客觀性,可以重復驗證。但是由於其主要針對企業資產,僅能就有交易成本的部分進行衡量,忽略了許多重要的無形資產,財務報表上列示的資產既不包括沒有交易基礎的資產價值,如,自創商譽、良好的管理等,也不包括資產的預測未來收益,如,未實現的收益等。因而資產的賬面價值經常與其市場價值相去甚遠,難以提供准確的決策信息。
企業的有形資源並非決定營運成敗的惟一因素,企業流程與員工知識等無形資產在知識經濟時代反而成為企業成功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而依傳統財務會計的觀點,卻無法將企業擁有這些無形資源的價值呈現出來,使得會計賬面價值低於企業價值,成為普遍存在的現象。
賬面價值是基於過去和現有的信息對企業的自我價值進行客觀而准確的評估,而市場價值則更多地表現為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未來發展潛力。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不僅企業要評價自身的價值,以尋求生存與發展的條件;投資者也在選擇企業,需要對投資企業的市場價值進行合理的評價,從而正確地進行投資決策。
既然企業的賬面價值和市場價值都是企業價值評估的重要手段,因此,認識二者之間的差距非常重要。
目前,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國際化,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進行投資活動,投資者通過分析企業公開披露的會計報表各種會計信息,了解企業的財政狀況與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等情況,判斷現在企業價值和將來的投資價值,然後進行自我責任的投資決策。
在資本市場的投資活動中,不但要重視制度會計報表上存貨、固定資產等有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信息,更要重視還沒有履行契約的賬外無形資產價值信息。由於企業會計制度的賬務處理重視的是具有法規形式、法律依據的資產價值,對還沒有履行契約行為的無形資產只能作為賬外資產處理,而這部分資產在未來會計期間將帶給企業極大的收益。投資者只有明白這個事實才能正確預測企業的未來價值,進行科學的投資決策。
因此,通過以上對無形資產賬面價值與投資價值關系的分析,如果投資者能真正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認識到無形資產賬面以外的、沒有在報表上反映的、超過收益力的資本化和自創無形資產的價值部分的話,將能理智地應對千變萬化的資本市場,把握投資方向和投資價值,成功進行科學的投資決策。
『叄』 當無形資產的可回收金額大於賬面價值時按什麼作為無形資產的期末價值
當無抄形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大於賬襲面價值,應當按照其賬面價值作為無形資產期末價值反映在資產負債表。
對固定資產來講:
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計提的累計折舊(即:固定資產凈額)
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
與此相關的還有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即「固定資產凈值」與「固定資產凈額」。它們之間的關系用公式表示為: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凈額=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對於企業其他的資產,只涉及賬面價值和賬面余額的概念。賬面價值都是減去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賬面余額都是各自賬戶結余的金額。
債券賬面價值是:指債券持有人的實際投資額,等於價格扣除應計息票收入,即債券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凈額,所以債券投資的賬面價值是:賬面余額扣減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肆』 公司資產的賬面價值通常都與其市場價值不一致,原因主要有哪些
公司資產的賬面價值通常都與其市場價值不一致,原因主要有:
一、公司資產的賬面價值和市場價值的傳統財務差別。
公司資產的賬面價值是指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的資產價值,即公司某科目或全部科目(通常是資產類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凈額。 賬面余額是指某科目的賬面實際余額,作為不扣除該科目備抵的項目(如累計折舊、相關資產的減值准備等)。而賬面凈值是指(通常是資產類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公司資產的賬面價值以交易為基礎,主要使用歷史成本進行計量。
四、公司資產的賬面價值和市場價值評定標準的不確定,所產生的差異。
但是,由於無形資產價值評估的復雜性,因此對公司市場價值的確定還沒有統一的實施標准,目前交易雙方主要還是依賴公允價值完成兼並、重組、合資、收購、交易等經濟活動。
『伍』 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和賬面凈值的區別
一般沒有減值准備的時候是一樣的
賬面價值=賬面原值-攤銷
賬面凈值=賬面原值-攤銷-減值准備
『陸』 無形資產可回收金額大於賬面價值應該怎麼處理
無形資產處置時,無形資產可回收金額大於賬面價值應當將取得的內價款扣除該無容形資產賬面價值以及出售相關稅費後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支出核算企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支出。包括: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損失,非流動資產處置凈損失,壞賬損失,無法收回的長期債券投資損失,無法收回的長期股權投資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被沒收財物的損失,捐贈支出,贊助支出等。
營業外收入核算企業實現的各項營業外收入。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凈收益,政府補助,捐贈收益,盤盈收益,匯兌收益,出租包裝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裝物押金收益,確實無法償付的應付款項,已作壞賬損失處理後又收回的應收款項,違約金收益等。
『柒』 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與賬面價值有什麼不同
對無形資產來說:
賬面價值=無形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累計攤銷;內
賬面余額=無形資產的容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無形資產的攤余價值=無形資產原價-累計攤銷。
賬面價值」與「賬面余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賬面價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資產類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凈額。如應收賬款賬面余額減去相應的壞賬准備後的凈額為賬面價值。賬面余額是指某科目的賬面實際余額,不扣除作為該科目備抵的項目(如累計折舊、相關資產的減值准備等)。
『捌』 .在會計期末,公司所持有的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高於其可收回金額的差額,應當計入( )科目。
一、在會計期末,公司所持有的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高於其可收回金額的差額,應當計入「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二、解釋
1、《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第十五條規定:可收回金額的計量結果表明,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應當將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准備。企業當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反映在其利潤表中,而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應當作為相關資產的備抵項目,反映於資產負債表中,從而夯實企業資產價值,避免利潤虛增,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2、考慮到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商譽等資產發生減值後,一方面價值回升的可能性比較小,通常屬於永久性減值;另一方面從會計信息謹慎性要求考慮,為了避免確認資產重估增值和操縱利潤,資產減值准則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以前期間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在資產處置、出售、對外投資、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方式換出、在債務重組中抵償債務等時,才可予以轉出。
3、《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附錄設置了6701號「資產減值損失」科目核算企業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所形成的損失。企業的無形資產發生減值時:
借:資產減值損失(應減計的金額)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玖』 當無形資產賬面價值高於可收回數時,此時應怎麼記賬
應當計提減值准備
借:
資產減值損失
貸: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無形資產
賬面余額
不變。
資產負債表
按照無形資產賬面余額減去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後的金額填列。
『拾』 無形資產賬面余額和賬面價值的區別
對無形資產來說:
賬面價值=無形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累計攤版銷;
賬面余額=無形權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無形資產的攤余價值=無形資產原價-累計攤銷。
賬面價值」與「賬面余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賬面價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資產類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凈額。如應收賬款賬面余額減去相應的壞賬准備後的凈額為賬面價值。賬面余額是指某科目的賬面實際余額,不扣除作為該科目備抵的項目(如累計折舊、相關資產的減值准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