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營改增後,無形資產或不動產投資入股繳增值稅嗎
營改增後,無形資產或不動產投資入股繳增值稅。
對企業將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換取被投資企業的股權行為屬於有償取得「其他經濟利益」,且被投資企業取得不動產包括接受投資入股形式取得的不動產,其進項稅額同樣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這就意味著投資企業以不動產投資應作為銷售繳納增值稅,並可計算銷項稅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交給被投資企業作為抵扣進項稅額憑據,接通了增值稅「環環徵收、層層抵扣」鏈條,從而說明以不動產投資入股行為列入了增值稅「銷售不動產」稅目的征稅范圍。
因此,企業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行為,應按有償銷售不動產、無形資產行為徵收增值稅。
(1)煤炭企業無形資產擴展閱讀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
第九條 應稅行為的具體范圍,按照本辦法所附的《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執行。
第十條 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是指有償提供服務、有償轉讓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但屬於下列非經營活動的情形除外:
(一)行政單位收取的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業性收費。
1、由國務院或者財政部批准設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國務院或者省級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價格主管部門批准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2、收取時開具省級以上(含省級)財政部門監(印)制的財政票據;
3、所收款項全額上繳財政。
(二)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聘用的員工為本單位或者僱主提供取得工資的服務。
(三)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為聘用的員工提供服務。
(四)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❷ 會計問題:煤炭企業交納的資源價款如何入賬和分攤它屬於無形資產嗎
資源價款和資源稅是兩回事,資源稅是對自然資源征稅的稅種的總稱,是對在版我權國境內開采應稅礦產品和生產鹽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應稅數量徵收的一種稅。
目前對資源價款的會計核算並沒有具體的相關文件規定,各企業核算也無章可依,所以核算更是多種多樣,不過陽城縣財政局前期出台了《關於全縣煤炭企業資源價款財務核算的通知》,此通知統一將企業上繳的資源價款納入了「無形資產」核算、攤銷范圍,同時要求各煤炭企業在上級有關部門未下發攤銷辦法之前,自2008年1月起按確定的攤銷標准進行核算。
建議你可以參考此通知,同時咨詢當地財政和稅務部門。
❸ 我公司是給煤炭行業維修支柱的,辦理的煤炭證書能作為無形資產入賬嗎
不能,只能計入管理費用
❹ 煤礦技改期間沒有固定資產,但是可以有無形資產嗎比如是無形資產-采礦權
1、礦山技改期間沒有抄形成固定資產幾乎是不可能的,無論是工藝還是設備技改都應有相應的坑道或設備算入固定資產折舊。
2、技改期間是可以有無形資產的,如技改時的研究成果、取得的專利等等。
3、根據樓主的描述,技改應該是在現有生產礦山進行(否則不叫技改而叫新建),采礦權應該不會由生產礦山轉交到技改工程指揮部(或者叫其他什麼名稱)。換而言之,技改工程指揮部根本不會有采礦權可以形成無形資產。
❺ 煤礦產能可以做為資產嗎
煤礦的生產經營權屬於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內物形態的可辨容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❻ 現在有煤礦凈利潤咨詢報告,能作為無形資產入賬依據嗎
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是來指企業擁有源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通俗點講無形資產就是無形的可以為企業帶來可預計的收入的資產。很明顯咨詢報告不是。咨詢報告類似於可行性研究報告,就是研究這個事情可不可以作,可以作為以後的費用遞減所得稅,所以作為長期待攤費用。
❼ 轉讓采礦權是否屬於轉讓無形資產是否要徵收營業稅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堅決整頓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非法煤礦的緊急通知》要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國有企業負責人必須從煤礦撤資退股,隨之而來的是一些煤炭企業主尤其是一些私營業主發生將其井口進行有償轉讓或將采礦權進行轉讓的問題,最近一些部門就其轉讓過程中的營業稅問題提出咨詢。這里有兩個問題應予以明確。
一、單純轉讓采礦權不繳納營業稅。
《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國務院令〔1998〕第242號)中規定:對已經取得采礦權的礦山企業,因企業合並、分立,與他人合資、合作經營,或者因企業資產出售以及有其他變更企業資產產權的情形,需要變更采礦權主體的,經依法批准,可以將采礦權轉讓他人采礦。采礦權作為一種特許權,雖作為無形資產管理,但其轉讓不屬於營業稅稅目中無形資產的徵收范圍(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轉讓著作權,轉讓商譽)。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文峪金礦礦區內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若干稅收問題的批復》(國稅函〔1998〕111號)中關於轉讓采礦權的稅收問題中也明確規定:只轉讓采礦權,不轉讓金礦礦井等財產,不應徵收營業稅。
二、采礦權與井口等其他資產一並轉讓應按銷售不動產繳納營業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煤炭企業轉讓井口徵收營業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1997〕556號)多種經營公司將煤礦井口包括不動產(辦公室、供電線路)、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和動產(機電設備和材料)有償轉讓,根據現行營業稅和增值稅的規定,對多種經營公司轉讓的不動產、無形資產和動產應分別繳納營業稅和增值稅,考慮到部分機電設備(如變壓器、防爆開關等)與礦井連在一起不可分,為了避免劃分,對多種經營公司隨同轉讓煤礦井口時所轉讓的土地使用權以及轉讓礦井時所轉讓的機電設備等一並按「銷售不動產」稅目徵收營業稅。
國稅函〔1998〕111號中關於轉讓采礦權的稅收問題規定:礦區單位和個人在轉讓采礦權時一並有償轉讓金礦礦井等財產,應按轉讓全額繳納銷售不動產營業稅;只轉讓采礦權,不轉讓金礦礦井等財產,不應繳納營業稅。上述兩種轉讓行為的轉讓方為個人時,還應按財產轉讓所得項目(前者行為)或者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後者行為)計繳個人所得稅。
❽ 礦業部門涉及到的帳務科目都有哪些
近幾年,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煤炭行業非常重視完善煤炭成本核算制度和辦法。2005年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山西省政府聯合開展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政策措施試點工作,以建立山西省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和煤礦轉產發展資金為重點,完善煤炭成本核算制度。財政部和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委託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和淮南礦業集團開展完善煤炭成本核算框架研究。改革試點和成本構成研究工作,為修改完善煤炭成本核算和管理辦法提供了依據。2006年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和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進一步開展了完善煤炭成本核算辦法研究工作,7月份在連雲港召開了完善煤炭成本核算辦法研討會,委託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撰寫《煤炭成本核算辦法》,年底完成了初稿,呈送協作單位和專業人士審閱。
一、《辦法》的內容和結構
2006年7月研討會上提出制訂《煤炭成本費用核算管理辦法》,與會者普遍認為煤炭企業成本管理必須適應政策和體制變革的要求,改革和發展導致企業成本管理趨於多樣化,當前制訂煤炭成本管理辦法難度很大,應著重製訂煤炭成本核算辦法。提交的《辦法》初稿體現了大家意見,重點撰寫了煤炭成本項目構成、核算科目、成本核算、產成品核算和成本報表等核算辦法內容,對成本管理主要撰寫了成本控制和責任制兩章。從目前進展情況看,將煤炭成本核算和管理辦法放在一塊寫難度很大,成本管理辦法只寫預算控制和責任考核兩章不能解決實質性問題,撰寫全面的、權威性的成本管理辦法還需深入研究和總結改革試點經驗。煤炭成本核算辦法和管理辦法分開來寫比較適宜,這次集中力量搞好煤炭成本核算辦法的制訂工作,以後再研究修訂煤炭成本管理辦法。
過去煤炭行業沒有制訂過煤炭成本核算辦法,只在企業會計核算辦法中涉及到成本核算,這次單獨制訂煤炭成本核算辦法,結構要合理,內容要全面,辦法要具體。初步確定了總則、煤炭成本項目構成、成本核算科目和使用、煤炭成本核算、煤炭產品成本的計算、煤炭成本報表與分析、附則等七章。是否包涵煤炭成本控制和考核慎重研究後再定。
二、《辦法》的性質和作用
按照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准則》及煤炭工業企業的管理體制,《煤炭成本核算辦法》不宜由財政部或煤炭行業主管部門頒布,應由煤炭企業制訂並組織實施。為了減少企業的重復勞動,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組織企業共同研究制訂《辦法》並頒布實施。由此可見,《辦法》是指導性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大多都參與制訂和實施本《辦法》,就會使本《辦法》成為企業約定的煤炭成本核算行為准則。
對本《辦法》的作用,與會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有些同志想通過本《辦法》的實施,界定各項成本費用的開支范圍,調整專項資金提取標准和開支范圍問題,理清企業繳納稅費的計算紛爭等。目前,煤炭成本核算面臨著許多矛盾和問題,有些是屬於國家政策和財政制度范疇的,不是完善煤炭成本核算辦法所能解決的。對本《辦法》的作用期望值不能過高,其主要作用是規范企業煤炭成本核算工作,能夠真實、全面、完整地反映煤炭產品在生產過程的實際耗費,統一煤炭成本核算和統計的口徑,為煤炭企業和行業的改革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和支撐。
三、《辦法》著重解決的問題
1、調整煤炭成本項目構成。
原選煤成本項目由現行的材料、提取包干工資、提取職工福利費、電力、折舊、提取井巷工程費、提取維簡費、修理費、地質塌陷補償費、應攤勞動保險費和其它支出等十一項構成。按照改革發展的需要,調整為材料、電力、職工工資及費用、修理費、折舊、維簡費、安全費用、資源費用、環境治理補償費、提取發展資金、其它支出等十一項構成。
要界定各成本項目的使用范圍。如職工工資及費用,包括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職工福利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其它相關支出。把現行的提取包干工資、提取職工福利費和應攤勞動保險費合在一起,全面反映企業職工人力費用。資源費用,包括為獲得探礦權、采礦權支付的價款;支付的探礦權和采礦權使用費;資源稅、資源補償費、獲得探礦權後的資源勘探費支出等,全面反映煤炭資源成本。
2、新增成本項目的核算。
按照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准則》,結合山西省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政策試點和煤炭企業會計核算的特點,慎重研究確定新增成本項目的核算辦法。如資源費用的核算,要明確各項要素費用的匯集、分配和核算。
一是礦業權價款的核算。
(1)煤炭企業不管以什麼方式有償使用探礦權、采礦權,都通過無形資產科目進行核算。在無形資產中設礦業權,在其它應交款中設應交礦業權價款,取得礦業權後作以下帳務處理:
借:無形資產—礦業權
貸:其它應交款—應交礦業權價款
(2)按照國家規定煤炭企業對無償佔用的煤炭資源可以採取貨幣支付價款,也可以轉增資本金或以股權形式取得。支付礦業權價款時,按價款支付方式做以下帳務處理:
借:其它應交款—應交礦業權價款
貸:銀行存款
實收資本
實收股本
(3)礦業權價款的攤銷,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結合煤炭企業實際制訂幾種攤銷辦法,企業選擇適當的方法規范的進行攤銷,攤銷價款時做以下帳務處理:
借:管理費用—煤炭資源價款
貸:無形資產—礦業權
二是礦業權使用費的核算。
企業按規定繳納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時
借:製造費用—煤炭礦權使用費
貸:銀行存款
三是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的核算:
企業按規定繳納煤炭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時
借:管理費用—煤炭資源稅
煤炭資源補償費
貸:銀行存款
四是取得礦業權後發生的煤炭資源勘探費用的核算:
發生的勘探費用要通過長期待攤費用匯集,視煤炭成本承受能力確定攤銷辦法,規范的攤銷費用。
發生勘探費用時
借:長期待攤費用—煤炭資源費
貸:銀行存款
攤銷勘探費用時:
借:製造費用—煤炭資源費
貸:長期待攤費用—煤炭資源費
3、原選煤製造成本的計算。
近幾年,對煤炭完全成本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我認為完全成本是個理念,對完全成本的認識會有所不同,不同時期完全成本的內涵也會不同。完善煤炭成本核算制度和辦法,要引進安全成本理念,但不要把完全成本理念當作成本核算的一個模式。原選煤完全成本體現為全部成本或全部成本費用。既生產成本+製造費用=製造成本
製造成本+期間費用=全部成本
四、《辦法》修訂組織實施
由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承擔初稿修訂任務,2007年5月底之前提出修改稿,報送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和協作單位,兗州礦業集團和徐州礦務集團負責審查修改煤炭成本項目構成和成本核算科目的設置和使用兩章,大同煤礦集團和平頂山煤業集團負責審查修改煤炭成本核算一章,淮南和淮北礦業集團負責審查修改煤炭產品成本的計算和煤炭成本報表與分析兩章,開灤集團負責煤炭成本管理部分,對要不要包括成本管理部分提出意見,若要包括煤炭成本管理部分提出審查修改意見。6月組織協作單位集體會審,提出《辦法》送審稿
❾ 煤礦企業交的資源價款該不該計入無形資產,依據是什麼地稅檢查的意見說應該做為長期費用攤銷對不對
應當是作為長期待攤費在取得的礦權期限內攤銷,因為它是國土部門實際收取的費用(是一種政府變相收租)。在企業中不能作為無形資產。
❿ 煤炭企業支付的資源整合價款如何入賬
資源價款和資源稅是兩回事,資源稅是對自然資源征稅的稅種的總稱,是對在我國境內開采應稅礦產品和生產鹽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應稅數量徵收的一種稅。
目前對資源價款的會計核算並沒有具體的相關文件規定,各企業核算也無章可依,所以核算更是多種多樣,不過陽城縣財政局前期出台了《關於全縣煤炭企業資源價款財務核算的通知》,此通知統一將企業上繳的資源價款納入了「無形資產」核算、攤銷范圍,同時要求各煤炭企業在上級有關部門未下發攤銷辦法之前,自2008年1月起按確定的攤銷標准進行核算。
建議你可以參考此通知,同時咨詢當地財政和稅務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