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開辦費要怎麼攤銷
1、會計制度來規定:
《企業會計制度》源規定將開辦費一次性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借記「管理費用」,貸記「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年終要進行納稅調整。
2、稅法規定:
《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四條規定:企業在籌建期發生的開辦費,應當從開始生產、經營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於3年的期限內分期扣除。
3. 日常工作 中,如果開辦費較低,就直接記入管理費用-開辦費了,而不在攤銷。
如果金額很大,就要先記,後攤銷。借:待攤費用 貸 現金/銀行
經營月的次月開始攤銷(月攤銷額=總金額/攤銷年限/12個月)
借 管理費用-攤銷費 貸 待攤費用
② 開辦費如何攤銷
公司自籌建起至正式生產或試生產之日止所發生的費用應記入開辦費,待實際生產經營的當月一次性攤入當月損益,但稅法要求分5年攤銷,包括工資,差旅費,電話費、公司注冊登記費等都應記入開辦費,購入的固定資產應按固定資產核算,從次月開始計提折舊。
③ 企業開辦費要怎麼攤銷
開辦費的攤銷是一次性攤銷,即在生產經營開始的當月一次性記入當期的管回理費用。根據新規答定:
新准則下開辦費在「管理費用」科目核算,且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不再是「長期待攤費用」或 「遞延資產」,開辦費的核算范圍包括籌辦人員職工薪酬、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借款費用等。
新稅法下對於開辦費的稅務處理與新會計准則一致,即企業當期一次性稅前扣除開辦費。因此,在「開辦費」的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不再分離,二者協調一致了。以後在開辦費方面不存在會計與稅務的差異,當然更不存在納稅調整了。
攤銷
攤銷(Amortization)指對除固定資產之外,其他可以長期使用的經營性資產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攤購置成本的會計處理辦法,與固定資產折舊類似。
④ 請問,新開辦公司開辦費應該怎麼攤銷每月的攤銷額怎麼計算
開始營業的次月開始攤銷,營業前的費用都列入開辦費
補充:攤銷按版不少於5年攤銷,一般企業為了權最大限額抵稅,都選擇年限為5年,當然你要選擇5年以上也可以。5年60個月,你總額除以60就是你每月的攤銷額。如果你按這種方法每月攤銷,那麼年底就不用進行所得稅調整了。
事實上,按會計法上的規定,要生產營業之月一次性轉入當期費用,然後年終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再進行所得稅調整。不過現在社會上普遍的都是會計法服從稅法,與稅法處理方法不同的,都按稅法來,反正一般的企業也不會查你的會計做賬,只要你稅沒少交,天塌下來都不管。
⑤ 開辦費的攤銷
1、在07年1月,招待費40000元,已經調整了所得稅,所以這個40000元要在開辦費中減少: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40000
貸:開辦費-招待費40000
2主要是06年6月至07年1月,應攤9333.33(80000/5/12)
實攤14000(2000*7),多攤4666.69(14000-9333.33)
對多攤的要進行帳務處理:
借:管理費用-開辦費攤銷(-)4666.69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4666.69
3、從07年1月開始攤銷的1333.33沒有問題,計算也正確:
借:管理費用-開辦費攤銷1333.33
貸:開辦費1333.33
我認為其他就不需要調整了。
以上特此回答!
⑥ 開辦費如何攤銷及結轉
關於「開辦費如何攤銷」的問題:
會計制度規定(賬務處理):
除購置和建造固定資內產以外,所有籌建期間發生的容費用(即:開辦費),先通過長期待攤費用歸集,待企業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期的損益。
稅法規定(計算企業所得稅):
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應當從開始生產、經營的次月起,在不短於5年的期限內分期扣除(計算企業所得稅時)。
~~~~~~~~~~~~~~~~~~~~~~~~~~~~~~~~~~~~~~~~~~~~~~~~~~~~~~~~~~~~~~
由於「會計制度」與「稅法」以上規定的矛盾造成的差異,會計上叫做「納稅時間性差異」。如果企業對企業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法是採用「應付稅款法」,處理起來就很簡單;如果是採用「納稅影響會計法」就比較復雜的多了。
會計的賬務處理必須要按照「會計制度規定」,而計算應該交納多少企業所得稅時必須要按照「稅法規定」。有關企業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法「應付稅款法」和「納稅影響會計法」建議你找相關的教材學習一下。「納稅影響會計法」比較難,在中級職稱和注冊會計師考試中都是重點和難點。 (摘)
⑦ 開辦費攤銷
開辦費按5年攤銷時稅法的規定。
從現在仍在執行的三個會計制度來說,企業會計制度和小企業會計制度規定開辦費是在開始生產經營之月一次性攤銷,新的企業會計准則規定在開辦費發生時就計入當期損益。
會計上開辦費5年攤銷是1993年制定的工業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早已經停止執行了。
建議你執行什麼會計制度,就按什麼會計制度的規定核算,不能在這個問題上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在那個問題上又執行企業會計准則。
對於開辦費的問題,無論你按那個會計制度執行,都與稅法存在差異,只能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再作納稅調整了。
⑧ 開辦費怎麼攤銷
按新的會計制度規定,開辦費在開始生產經營後的第一個月一次攤銷,但是根據現專行稅屬務部門的規定,是不允許一次性扣除的,要在5年內攤銷。
所以在當年的匯算清繳中,要對上述4年分攤的費用調整出來,不能在稅前列支。
⑨ 新開辦的企業發生的開辦費如何攤銷
1.企業會計制度,對新開辦的企業發生的開辦費攤銷作了重大調整。《企業會計制度》規定:「除購建固定資產以外,所有籌建期間所發生的費用,先在長期待攤費用中歸集,待企業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如果企業長期待攤的費用項目不能使以後會計期間受益的,應當將尚未攤銷的該項目的攤余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
2.《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企業在籌建期發生的開辦費,應當從開始生產、經營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於5年的期限內分期扣除。因此,企業在生產經營的當月一次性攤銷的開辦費應從生產經營的次月起分五年平均扣除。納稅人在年終申報所得稅時,應做好納稅調整工作,並建立「開辦費稅前扣除台賬」或備查登記簿,為以後年度准確申報稅前扣除(調減)額打好基礎。
3.舉例處理:
例:某股份公司2005年7月份開始生產經營,前期發生的開辦費總額96萬元,7月份攤銷開辦費時,會計分錄如下:
前期都歸集到長期待攤費用 借: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96 萬元
貸:銀行存款(現金) 96 萬元(匯總額)
7月份攤銷開辦費時,借:管理費用-開辦費攤銷96/60月=1.6萬元
貸: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1.6萬元
以後各月做同樣的分錄,5年內攤銷完
如果金額少的話,不影響當年損益發生和年終所得稅的核算,可以一次性記入費用
⑩ 開辦費是怎麼攤銷的
1、先要更正您的說法,您所講的是已經廢止的《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
2、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稅務事項銜接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98號)第九條規定:企業可以在開始經營之日的當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稅法有關長期待攤費用的處理規定處理,但一經選定,不得改變。 企業在新稅法實施以前年度的未攤銷完的開辦費,也可根據上述規定處理。
3、因此,按照現行稅法規定,的分錄是,借:管理費用-開辦費,貸:銀行存款等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