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土地出讓金如何進行攤銷
【答】上述公司所繳納的土地出讓金應作為無形資產。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專條例》第屬六十五條、六十七條的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二條所稱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因此,土地出讓金應作為無形資產,按照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
Ⅱ 土地使用權攤銷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
1。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專權,應當按實際支付的價款屬作為實際成本,計入無形資產科目。
2。入帳後,自當月起,根據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規定的年限(一般為70年,你可以根據土地使用權證上規定的使用起止日期確定),分期攤銷計入企業管理費用。
3。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應當將尚未攤銷完的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
所以,雖然土地使用權的攤銷期限可以很長,但實際攤銷中,由於轉入建造項目成本的原因,攤銷期十分有限。
Ⅲ 土地款如何攤銷
企業成立時向當地政府繳納的土地款,並在廠房上修建建築物,應按規定繳納房產內稅;土地使用權計入無形容資產,按規定進行攤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六十七條的規定,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但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可以根據土地證的有效期限攤銷。
Ⅳ 未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分期支付的土地出讓金的處理
土地所有權的轉移是以政府劃撥或者簽訂土地出讓(轉讓)協議為准,和分期支付出讓金以及是否辦理土地使用證沒有關系(具體可以看一下企業會計准則第六號--無形資產),至於攤銷開始時間,法律規定是購置的當月起分期攤銷,滯後攤銷說明你放棄了攤銷的權利,既然屬於權利,當然可以放棄,不過最好和管理層溝通一下。
Ⅳ 如何確定土地的入賬價值和攤銷年限
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應當按實際支付的價款作為實際成本,計入無形回資產科目。 2。入帳後答,自當月起,根據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規定的年限(一般為50年,可以根據土地使用權證上規定的使用起止日期確定),分期攤銷計入企業管理費用。 3。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應當將尚未攤銷完的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 所以,雖然土地使用權的攤銷期限可以很長,但實際攤銷中,由於轉入建造項目成本的原因,攤銷期十分有限。土地使用權攤銷的年限為50年,但合資公司合資經營的年限只有30年,請問怎樣攤銷土地使用權,有何法律依據?根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規定,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在協議、合同中規定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該使用年限分期攤銷;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或者是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攤銷期限不得少於十年。
Ⅵ 土地分期建設如何核算
【問題】 我公司是生產經營性企業,征地500畝,分兩期建設。現在一期正在建設,已有部分項目投入生產運營。我公司執行《企業制度》,土地計入在建工程,待工程竣工驗收時與產一起計提折舊。但制度中沒提未使用的二期土地應怎樣處理。 對於生產性尚未使用的二期土地攤銷問題,我認為既然已投入土地計入在建工程,等竣工結算後與房產一起計提折舊,就是要做到收入與費用配比。但二期土地沒有使用,又不滿足性房地產的條件,在二期建設前不產生任何收益,如果用一期運行收入去配比二期閑置土地的攤銷,顯然不符合收入配比原則。請問我的想法是否正確? 【解答】 公司未執行新准則,土地使用權按照《》規定執行。 《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六條規定,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損益。如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該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按如下原則確定: (一)合同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 (二)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 (三)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者。 如果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10年。 第四十七條規定,企業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尚未開發或建造自用項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並按本制度規定的期限分期攤銷。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商品房時,應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開發成本;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 會計科目使用說明中有關無形資產的規定:企業購入的土地使用權,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借記本科目,貸記「存款」等科目,並按本制度規定進行攤銷;待該項土地開發時再將其賬面價值轉入相關在建工程(房地產開發企業將需開發的土地使用權賬面價值轉入開發成本),借記「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的土地使用權未建造自用項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並按制度規定的期限分期攤銷。
Ⅶ 分期支付土地款應怎樣攤銷無形資產
按融資購入處理
借:無形資產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
無形資產以現值入賬。
在入賬的當月進行攤銷。
Ⅷ 土地出讓金攤銷年限是多少
你好,土地使用權攤銷年限;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 1。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回,應當按實際答支付的價款作為實際成本,計入無形資產科目。 2。入帳後,自當月起,根據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規定的年限(一般為70年,你可以根據土地使用權證上規定的使用起止日期確定),分期攤銷計入企業管理費用。 3。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應當將尚未攤銷完的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 所以,雖然土地使用權的攤銷期限可以很長,但實際攤銷中,由於轉入建造項目成本的原因,攤銷期十分有限。
Ⅸ 入無形資產的土地攤銷年限如何確定
給你一份官方說法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 1。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應當按實際支付的價款作為實際成本,計入無形資產科目。 2。入帳後,自當月起,根據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規定的年限(一般為50年,可以根據土地使用權證上規定的使用起止日期確定),分期攤銷計入企業管理費用。 3。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應當將尚未攤銷完的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 所以,雖然土地使用權的攤銷期限可以很長,但實際攤銷中,由於轉入建造項目成本的原因,攤銷期十分有限。土地使用權攤銷的年限為50年,但合資公司合資經營的年限只有30年,請問怎樣攤銷土地使用權,有何法律依據?根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規定,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在協議、合同中規定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該使用年限分期攤銷;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或者是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攤銷期限不得少於十年。因此,貴公司土地使用權按稅法規定可以攤銷的年限,以土地受讓合同為准,合資公司合資經營的年限只有30年,30年後如果注銷清算,其沒有攤銷完的部分仍體現為土地使用權的價值,可以在轉讓時得到補償。
Ⅹ 土地如何攤銷
賬上寫來的是:113821.36 這個數額是怎麼計算源出來的啊?
113738.03+50000/50/12=113738.03+83.33=113821.36
或者是(68242817.38+50000)/50/12=1138121.36
顯然你公司的會計將土地評估費測繪費的50000元算入了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進行了攤銷
賬上的數據是對的7月份的攤銷額是1138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