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無形資產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 資產減值》的規定,應當用賬面價值和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作比較
這只是一道題,他沒給的數據就代表沒發生,畢竟不是實務,不需要鑽牛角尖
B. 無形資產可回收金額大於賬面價值應該怎麼處理
無形資產處置時,無形資產可回收金額大於賬面價值應當將取得的內價款扣除該無容形資產賬面價值以及出售相關稅費後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支出核算企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支出。包括: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損失,非流動資產處置凈損失,壞賬損失,無法收回的長期債券投資損失,無法收回的長期股權投資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被沒收財物的損失,捐贈支出,贊助支出等。
營業外收入核算企業實現的各項營業外收入。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凈收益,政府補助,捐贈收益,盤盈收益,匯兌收益,出租包裝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裝物押金收益,確實無法償付的應付款項,已作壞賬損失處理後又收回的應收款項,違約金收益等。
C. 購買無形資產支付價款700萬元,年底可收回金額為480萬元,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是
無形資產跟可收金額是兩碼事,年底有可收回金額,但是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不變。
D. 固定資產賬面價值高於和低於可收回金額的差額時都算資產減值嗎都應計入資產減值損失科目嗎無形資產呢
固定資產賬面價值高於可收回金額時計算資產減值,計入借方:資產減值損失,貸方:固定資產減值准備,並且價值回升後減值也不得轉回,無形資產比照固定資產
E. 在會計期末,企業所持有的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高於其可收回金額的差額,應當計入
應選擇c、 資產減值損失
因為相關的會計分錄是: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F. 15.在會計期末,公司所持有的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高於其可收回金額的差額,應當計入
選 B根據財政部頒發的新的會計准則的規定,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高於其可收回金額的差額,應當計入資產減值損失。
G. 當無形資產的可回收金額大於賬面價值時按什麼作為無形資產的期末價值
當無抄形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大於賬襲面價值,應當按照其賬面價值作為無形資產期末價值反映在資產負債表。
對固定資產來講:
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計提的累計折舊(即:固定資產凈額)
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
與此相關的還有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即「固定資產凈值」與「固定資產凈額」。它們之間的關系用公式表示為: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凈額=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對於企業其他的資產,只涉及賬面價值和賬面余額的概念。賬面價值都是減去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賬面余額都是各自賬戶結余的金額。
債券賬面價值是:指債券持有人的實際投資額,等於價格扣除應計息票收入,即債券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凈額,所以債券投資的賬面價值是:賬面余額扣減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H. 為什麼無形資產賬面凈值是4800萬,可收回金額為:4000萬,
是的。
以可收回金額確認賬面值。
借:資產減值損失800萬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800萬
I. 計提無形資產的減值是拿賬面價值還是賬面凈值與可收回金額相比較 附:賬面價值=賬面余額-減值准備
在沒有提過准備時候。是那原價-攤銷和可收回金額比
提過准備後。原價-攤銷-准備和可收回金額比
J. .在會計期末,公司所持有的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高於其可收回金額的差額,應當計入( )科目。
一、在會計期末,公司所持有的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高於其可收回金額的差額,應當計入「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二、解釋
1、《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第十五條規定:可收回金額的計量結果表明,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應當將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准備。企業當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反映在其利潤表中,而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應當作為相關資產的備抵項目,反映於資產負債表中,從而夯實企業資產價值,避免利潤虛增,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2、考慮到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商譽等資產發生減值後,一方面價值回升的可能性比較小,通常屬於永久性減值;另一方面從會計信息謹慎性要求考慮,為了避免確認資產重估增值和操縱利潤,資產減值准則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以前期間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在資產處置、出售、對外投資、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方式換出、在債務重組中抵償債務等時,才可予以轉出。
3、《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附錄設置了6701號「資產減值損失」科目核算企業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所形成的損失。企業的無形資產發生減值時:
借:資產減值損失(應減計的金額)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