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生產產品起模要付金額較大的模具費,應入「待攤費用」每月攤銷還是入「固定資產」
我認為在此情況下,模具費用應列入「固定資產」計算。至於折舊年限,則由於產出品的生產周期長短對模具的使用期有很大的關系,我認為應與相關部門(如業務、生產部)協商以來確定折舊年限。
2. 怎樣把模具費分攤到每個產品里
從問題描述來看,這個要看模具的壽命,而不是看每個月的產量啊。假設模具能打100000次,平攤在產品里就是12000/100000=0.12RMB/pcs,這是在產品成本裡面考慮的。
3. 購入的模具,客戶按生產件數攤銷,將這部分費用包含在產品售價當中,怎麼入賬
計入製造費用。
然後轉入生產成本
最後轉入到庫存商品。
在銷售的時候再轉入營業成本。
4. 我司能否把模具費一次性分攤到樣品中出口報關呢
應該是可行的。曾做過幾次類似作業。因產品停產後重新生產少量維修部件,價格差異巨大,但這種作業需要向海關單獨解釋。
5. 模具成本如格分攤至產品成本結構
問題不是很清楚。
總的來說模具成本,應該列入低值易耗品核算,一次攤銷時入製造費用,最終歸集入生產成本,一並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中進行分配,結果體現在產成品的成本中。
6. 模具費攤銷可以進管理費用嗎,比如我這個月沒有生產這個產品,就無法分攤到對應的產品成本上
模具抄的攤銷是計入製造費用科目處理的。
不管你是否生產相應的產品,你的折舊是無論如何也計不到管理費用中的。
你可以按次來計算模具的成本(例如,預計你們的這個模具可以做一萬件物品,你就按一萬次來對應的計提折舊)
7. 模具費用分攤的原則
三. 技術要求以及質量要求:
1) 模具必須按甲方提供的產品圖紙及要求製造,保證模具啤出符合要求的製件;
2) 模具必須按照製作項目列明的要求製作,且必須有合理可靠的冷卻系統;
3) 更詳盡的技術要求見附表,模具也應符合甲方在向乙方提供的其他的技術資料中明示的技術要求以及質量要求;
4) 乙方製作的模具應保證__30__萬次以上的使用壽命。
四. 製造工期:
1) 工作期為28天(第一次交符合功能裝配的樣件),即於 2009 年 7 月 18 日前提供全部首樣;
2) 首樣交付後,甲方未提出改模,乙方於15天內(即於 2009 年 8 月 02 日前)向甲方交付合格模具;
五. 模具驗收以及交付:
1) 模具驗收的依據:
1. 甲方確認的產品零件圖;
2. 雙方商定,並經甲方確認的技術工藝方案,雙方確認的模具技術要求。
3. 模具設計圖紙以及電子文檔。
2) 模具驗收合格規定:
1. 甲方連續試產5天或產量達到1000件以上,日產能力偏差不超過設計要求的5%,模具無異常,製件合格率98%以上,甲方出具模具驗收檢驗合格報告。
2. 乙方交模後,由於甲方原因60天內不投(試)產,模具視為合格處理並由甲方出具模具檢驗報告,辦理結算付款手續。
3. 乙方交試模樣件後,由於甲方原因60天內不能檢驗確認的模具視為合格處理並由甲方出具模具檢驗報告,辦理結算付款手續。
4. 模具驗收後,乙方對模具製造質量負責,並無條件地提供免費快速服務(8小時內要給予響應)。因甲方需要結構更改,乙方需提供快速服務,可根據產生的成本酌情收取改模費。
3) 《模具驗收報告》上應有甲方技術、檢驗及使用單位簽字並經甲方工程部經理批准方為有效。
4) 交貨地點為甲方指定的加工廠家,運輸費用由乙方承擔。
七. 模具製作費用的支付:
1) 簽訂合同七日內,甲方將模具金額的50%,即 元付至乙方帳戶,作為合同定金;
2) 模具驗收合格後,由乙方開具增值稅票,甲方收乙方增值稅票後,一個月內將模具金額的40%,即 元付清;
3) 模具金額的10%即 元作為質量保證金,在模具驗收後半年內付清。
8. 在生產企業中模具費怎麼分攤比較好
開模費也是分情況而定的:如果已付模具費,但模具的所有權不屬於本企業,則應一次性計入製造費用;如果企業從此擁有模具的所有權,則應計入「固定資產」,則應由銷售部門預計生產量,並根據月實際生產量做折舊的帳務處理。
9. 工資費用怎麼攤銷到產成品中
1、借 生產成本-XX產品
貸 製造費用-工資
2、借 庫存商品-XX產品
貸 生產成本-XX產品
10. 關於模具分攤的問題
第一個你要明白這個項目一年是多少產品,如果一年20萬的量,那麼你就要分攤2年
第二個250萬分攤到40萬件(是套嗎?如果是40萬套的話,你好要了解每個件項目中的單車用量)你的演算法是對的。
但是你要明白的是,這個項目的量產以後交貨每個月的預測,不知道產品,分攤很被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