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使用費力桿的主要目的之一是

使用費力桿的主要目的之一是

發布時間:2021-05-23 17:49:22

『壹』 費力杠桿的作用

省力杠桿雖然省力,但是費距離(即動力臂大於阻力臂,如開啤酒瓶的起子);相反的,費力杠桿雖然費力,但是可以省距離(即動力臂小於阻力臂,如筷子)。

『貳』 正常使用時屬於費力杠桿的是

A、剪花草的剪刀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B、核桃夾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C、圖中的夾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杠桿;
D、羊角錘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故選C.

『叄』 使用杠桿的目的是什麼使用杠桿是怎樣才最省力

使用杠桿的目的是為了省力;或者為了省距離;或者為了改變力的方向。
使用杠桿時,若阻力與阻力臂為定值,要盡量增大動力臂,才能最省力。
同時,要知道動力和阻力一定作用在杠桿上。

『肆』 關於杠桿,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使用杠桿的目的都是為了省力B.從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叫力臂

A、杠桿分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所以使用杠桿不一定都是為了省力,故A選項錯誤;
B、力臂是指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故B選項錯誤;
C、杠桿是可以讓某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不一定是直的,也可以是彎曲的,比如鉗子、扳手等等.所以C選項正確;
D、杠桿的支點可以在杠桿的中間,也可在杠桿的一端,如我們用鑷子、筷子等,支點就在上端.故D選項錯誤.
故選C.

『伍』 人們使用費力杠桿的目的是什麼

費力杠桿在生活中應用頗多。例如鑷子,釣魚桿,理發用的剪刀,版筷子,火鉗,劃槳等權。費力杠桿並非真正「費力」,而是節省動力移動的距離。這樣在移動很小的情況下,可以使另一段的距離移動很多,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

『陸』 費力杠桿的典例和特點

作用線到支點的距離叫做力臂。根據公式F1L1=F2L2可得,力臂越長力就越小。省力杠桿,顧名思義,其動力臂較長,動力較小,所以省力。反之則費力列如我們的手搖扇子,鉤魚的魚竿等等。

『柒』 我們使用費力杠桿的原因是什麼

為省距

『捌』 杠桿的應用 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的等力杠桿的 使用特點是什麼

省力杠桿的特點:省力但多移動距離
費力杠桿的特點:費力但可少移動距離
等臂杠桿的特點:不省力也不費力(沒摩擦時),移動距離也不變。

『玖』 小學題,為什麼有些地方人們要使用費力杠桿【20分】

因為來這樣的話可以變得方便,比自如說鐵鍬,他就是個費力杠桿,以手為支點,用的力要大於實際另一端的重量,但是這樣可以很方便的使用,試想一下你要往車上裝東西,用鐵鍬方便還是自己製作一個便利杠桿方便呢,所以說要考慮實際情況

『拾』 使用省力杠桿的目的是為了(),但要()。使用費力杠桿的目的是為了(),但要()。

分別是:省力,費距離,省距離,費力。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專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在屬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



(10)使用費力桿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擴展閱讀:

杠桿是可以繞著支點旋轉的硬棒。當外力作用於杠桿內部任意位置時,杠桿的響應是其操作機制;假若外力的作用點是支點,則杠桿不會出現任何響應。假設杠桿不會耗散或儲存能量,則杠桿的輸入功率必等於輸出功率。

當杠桿繞著支點呈勻角速度旋轉運動時,離支點越遠,則移動速度越快,離支點越近,則移動速度越慢,由於功率等於作用力乘以速度,離支點越遠,則作用力越小,離支點越近,則作用力越大。

閱讀全文

與使用費力桿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