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方會計准則IFRS下免租期是否需要分攤租金
固定租賃增長率或固定租賃增長額的租賃合同,租金總額在整個租期內按直線法攤銷,免租期占整個租賃期的比例計算免租期的租賃收入。
⑵ 公司換辦公室,新辦公室租期3年,第一年免租期三個月,租金如何攤銷
免租期按做優惠,所有總支出平攤到36個月
⑶ 免租期租金怎麼做會計處理
會計處理上,對於出租人提供免租期的,出租人應當將租金總額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個租賃期內,按直線法或其它合理的方法進行分配,免租期內出租人應當確認租金收入。而承租人則應將租金總額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個租賃期內,按直線法或其它合理的方法進行分攤,
例如:
某市市區A商場將臨街鋪面租賃給B連鎖零售公司,簽訂經營租賃合同,雙方非關聯方,約定租賃期開始日為2009年1月1日,2009-2010兩年免除租金,2011年-2013年每年收取租金200萬元。分別於年初1月1日預付當年租金。
1、印花稅問題:
由於租賃合同屬於印花稅征稅范圍,因此應當在簽訂租賃合同時自行貼花完稅,應交印花稅=全部租金600萬×0.1%=6000元:
借:管理費用 6000
貸:銀行存款 6000
2、企業所得稅問題:
假設按直線法平均確認租金收入,2009年應確認租金收入=600÷5=120萬:
借:應收賬款 120萬
貸:其他業務收入 120萬
(3)免租期是否攤銷租賃費擴展閱讀:
一、管理費用核算
企業應通過「管理費用」科目,核算管理費用的發生和結轉情況。該科目借方登記企業發生的各項管理費用,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管理費用,結轉後該科目應無余額。該科目按管理費用的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二、其他業務收入的賬戶設置
「其他業務收入」賬戶用於核算企業除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其他銷售或其他業務的收入,如材料銷售、代購代銷、包裝物出租等收入。在「其他業務收入」賬戶下,應按其他業務的種類,本賬戶期末應無余額。
⑷ 租賃合同每年租金不同,帶免租期,怎麼分攤
一般情況下免租期計入第一次,第一年的合同,
後續合同不存在免租期,
所以不影響後續合同。
⑸ 免租期租金確認會計處理
免租期不用計算租費,應該從8月開始計算租金進行分攤。
提前支付的租金應該計入計「長期待攤費用」,因為在一年以上。
如果不在當年的也計入了本年費用中是需要做納稅調整的,否則不用。
⑹ 1.為什麼免租期還要確認租金費用和其他應付款會計准則有相應規定么
1.這是會計准則的規定,免租期實際上是一種優惠措施,但也要確認相應的租金費用和其他應付款,您可以看一下會計教材中的內容。
⑺ 免租期的租金如何做會計處理
通常企業財務人員會認為免租期內不計收入,也不計算企業所得稅等各回項稅收,這種處理方法與答相應的會計准則、稅收法規不符,造成企業收入確認不準確和不按規定時間申報納稅,構成偷稅。
在財務上應將整個租金期內的總租金額除以總租月份確認每月租金收入,即100萬元/月×72月(收租月數)=7200(萬元);7200萬元÷80月(總租月數)=90(萬元),即每月確認90萬元的銷售收入。而根據《條例》第19條規定,租金收入的確認應「按照合同約定的承租人應付租金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因此2009年5至8月不確認租金收人,由於會計上已經確認收入,因此在所得稅申報時應做納稅調整。
由於會計的收入確認原則與稅法納稅義務的確認原則有較大的差異,同時由於給予免租期的經營租賃的期限一般都比較長,企業應該設置備查賬,當經濟情況發生變化,雙方協商解除租約時要准備好相關資料,向稅務部門申請退還多交的稅款或補繳不足稅款。
需注意與關聯方存在免租期的企業所得稅問題,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41條第1款規定,企業與其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企業或其關聯方應納稅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調整。
⑻ 房租免租期算進攤銷期間,房租簽訂一年,使用「待攤科目」,加上一個月免租期則變為「長期待攤費用」
當然不能用長期待攤費用
按最新的會計准則,待攤費用也已經取消內不再使用,改成用預容付賬款或者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一次性支付的房租。
按你的意思,簽訂一年的合同,支付12個月的房租費,第13個月免費
那麼實際上支付的是13個月
支付時做錄:
借:其他應收款-預付房租
貸:銀行存款
然後分13個月平均計算金額做分錄:
借:管理費用
貸:其他應收款-預付房租
即可。
⑼ 房屋租賃免租期是按照直線法分攤確認收入,那麼免租期是否需要確認相應成本,具體是要確認哪些成本呢
房屋的維修費、稅金
⑽ 為什麼免租期還要確認租金費用和其他應付款會計准則有相應規定么
這是會計准則的規定,免租期實際上是一種優惠措施,但也要確認相應的租金費用和其內他應付款,您可以容看一下會計教材中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