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個人轉讓專利所有權 個人所得稅里是按特許權使用費還是財產轉讓所得呢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條第(六)項規定,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因此,個人轉讓專利所有權 按特許權使用費徵收個人所得稅。
2. 2019年1月1日,乙公司將-項非 專利技術的使用權轉讓給甲公司,每年收取使用費5
乙公司2006年度因該專利權形成的其他業務利潤為B.7.5
3. 轉讓一項專利權的使用權,收到對方交來的使用費68000元
借:銀行存款 68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68000
借:其他業務收入 68000
貸:本年利版潤 68000
借:其他業務成本 14000
貸:銀行存權款(或庫存現金、原材料等科目)14000
借:本年利潤 14000
貸:其他業務成本 14000
----------------------------------------
不懼惡意採納刷分
堅持追求真理真知
4. 25日,向乙公司轉讓某專利權的使用權,轉讓期為5年,合同規定乙公司每年末支付使用費60000元,當
(1)乙公司收到使用費時
借:銀行存款 60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版60000
(2)每年攤銷成權本
借:其他業務成本 36000
貸:累計攤銷 36000
如果是每月攤銷成本就是36000/12=3000
5. 專利權的使用權轉讓怎樣進行
知識產權的保護對於我國的經濟發展以及文化發展都有重要作用,而知識產權保護中,專利權的保護就是比較重要的一項內容。那麼專利權的使用權轉讓怎樣進行呢?接下來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為您答疑解惑,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專利權的使用權轉讓怎樣進行專利權的使用權轉讓怎樣進行?第一,首先應簽訂轉讓合同,第二,到專利局辦理登記手續,並由專利局公告,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是指轉讓方將其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轉讓給受讓方,而受讓方支付約定的價款所訂立的合同。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的主要條款包括:合同名稱、發明創造名稱、發明創造種類、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技術情報和資料清單、專利申請被駁回的責任、價款及其支付方式、違約金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爭議的解決辦法等。專利使用權轉讓條件一、轉讓專利應符合《專利法》的相關規定,專利轉讓人必須具有該專利的所有權,如果專利屬企業所有,必須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如果向外國人(或向國外)轉讓專利,必須經國務院批准,簽訂了專利轉讓合同,合同必須經專利局登記並公告後才生效,一旦專利轉讓合同生效,由此而產生的權利、義務一並轉移到受讓人。二、受讓人必須是為專利技術的推廣、應用而獲取專利,而不是為壟斷技術而獲取專利。三、專利讓與人要保證受讓人獲得技術知識,《合同法》第三百四十五條規定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讓予從應當按照約定許可受讓人實施專利,交付實施專利有關的技術資料,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四、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只能在專利權的存續期內有效,專利權有效期屆滿或者在專利被宣告無效,專利權人不得與他人訂立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五、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受讓人不得許可與讓與人約定以外的第三人實施該專利並收取約定的費用。六、專利權人在專利轉讓前已實施了發明創造,在轉讓合同成立後,應停止實施該發明創造。七、在專利轉讓合同成立前,專利權人與他人訂立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或非專利轉讓合同,在專利轉讓合同成立後仍然有效,其約定的權利和義務,轉移到專利轉讓合同的受讓人。專利權人可以轉讓自己的專利使用權,但是是有一定條件的,並且要按照一定的程序來進行,否則專利使用權的轉讓是會出現問題的。
6. 轉讓專利技術使用權的方式有哪些
所謂來專利,是指國家專利局自批准且有效的專利技術。
專利的轉讓方式只有一種,即將你名下的專利權專讓給他人,轉讓後受讓人擁有專利權,而你與該專利無任何關系。
專利權實施許可有三種:獨占許可,排他許可和普通許可。專利實施許可的意思:專利權還是你的,但使用權全部或部分給了別人。例如獨占許可,使用權全部給了一個被許可人,除了該被許可人誰都不能用,包括專利權人自己;排他許可,你與被許可人都可使用該專利,你不可再將使用權許給其他人;普通許可,你能用,被許可人能用,而且,你還可以再將專利的使用權再許給第二個,第三個或更多個人。
7. 轉讓專利用使用權應該怎麼做會計分錄呢
轉讓專利的使用來權屬於無形資產的源出租問題,具體的會計分錄分為以下幾步:
1、取得出租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2、結轉應交增值稅: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3、攤銷專利權成本:
借:其他業務成本
製造費用
貸:累計攤銷
專利權屬於財產權,專利轉讓是指專利權人作為轉讓方,將其發明創造專利的所有權或將持有權移轉受讓方,受讓方支付約定價款所訂立的合同。通過專利權轉讓合同取得專利權的當事人,即成為新的合法專利權人,同樣也可以與他人訂立專利轉讓合同,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包括專利申請權轉讓。
使用權,是指所有人以自主的意思運用或利用其物的法律可能性。大陸法民法中所有權的權能之一。作為所有權權能的使用權具有最廣泛的概括性,所有人可以在法定限度內依任何目的和方式使用其物。他物權人依特定目的和方式運用或利用他人之物的法律可能性。
8. 轉讓一項專利技術所有權取得收入 屬於銷售(營業)收入 還是屬於營業外收入
屬於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出售無形資產收益、債務重組利得等,而轉讓一項專利技術所有權取得收入屬於出售無形資產收益,所以應該計入營業外收入。
專利權的轉讓視為銷售,屬於我國法律規定的納稅范圍,因此轉讓專利權也是需要納稅的。轉讓專利收入需要按「轉讓無形資產」稅目繳納營業稅、城建稅與教育費附加。同時按轉讓專利收入扣除相關稅收、費用後,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稅目繳納20%個人所得稅。
相應的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 營業外收入
將應交營業稅金記為轉讓成果支出:
借:營業外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8)轉讓專利權使用權受到使用費擴展閱讀
專利轉讓應該承擔的責任: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專利權轉讓合同屬於技術轉讓合同的范圍,那麼,專利權轉讓合同的讓與人應當保證自己是所提供的技術的合法擁有者,並保證所提供的技術完整、無誤、有效,能夠達到約定的目標。
而受讓人則應當按照約定的范圍和期限,對讓與人提供的技術中尚未公開的秘密部分,承擔保密義務。讓與人未按照約定轉讓技術的,應當返還部分或者全部使用費,並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實施專利或者使用技術秘密超越約定的范圍的,違反約定擅自許可第三人實施該項專利或者使用該項技術秘密的,應當停止違約行為,承擔違約責任;違反約定的保密義務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受讓人未按照約定支付使用費的,應當補交使用費並按照約定支付違約金;不補交使用費或者支付違約金的,應當停止實施專利或者使用技術秘密。
9. 轉讓專利取得的收入是屬於特許權使用費還是財產轉讓
屬於特許權使用費
1、對於專利權,許多國家只將提供他人使用取得的所得,列入特許權使用費,而將轉讓專利權所得列為資本利得稅的征稅對象。
我國沒有開征資本利得稅,故將個人提供和轉讓專利權取得的所得,都列入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08年2月18日修訂)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九)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建築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9)轉讓專利權使用權受到使用費擴展閱讀
轉讓專利權時應當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
(2)、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3)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