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探礦權、采礦權價款計算的依據是什麼
探礦權、采礦權價款計算抄跟礦產資源儲量有關。
對了你說的煤炭,好象不涉及到探礦權價款問題,說探礦權的價款一般都是鐵,還有采礦權價款以前是沒有收,現在改革了要有償使用,當你使用采礦權根據你的礦產資源儲量進行收費,當然了資源量這需要評估,需要找專門有資質部門進行資源評估。
剛參加工作了解的不是太那麼深
,
呵呵
❷ 礦產資源有償使用費與探礦權使用費、采礦權使用費的區別是什麼采礦權價款又是怎麼回事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管理辦法財政部 (國土資源部 財建[2003]530 號)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維護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加強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管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和《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管轄海域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均須按規定繳納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價款。
第三條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包括:
(一)探礦權使用費。國家將礦產資源探礦權出讓給探礦權人,按規定向探礦權人收取的使用費。
(二)采礦權使用費。國家將礦產資源采礦權出讓給采礦權人,按規定向采礦權人收取的使用費。
第四條 探礦權采礦權價款包括
(一)探礦權價款。國家將其出資勘查形成的探礦權出讓給探礦權人,按規定向探礦權人收取的價款。
(二)采礦權價款。國家將其出資勘查形成的采礦權出讓給采礦權人,按規定向采礦權人收取的價款。
第五條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收取標准
(一)探礦權使用費以勘查年度計算,按區塊面積逐年繳納,第一個勘查年度至第三個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每年繳納100元,從第四個勘查年度起每平方公里每年增加100元,最高不超過每平方公里每年500元。
(二)采礦權使用費按礦區范圍面積逐年繳納,每平方公里每年1000元。
第六條 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取標准:
探礦權采礦權價款以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確認的評估價格為依據。一次或分期繳納;但探礦權價款繳納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年,采礦權價款繳納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年。
第七條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由探礦權采礦權登記管理機關負責收取。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由探礦權采礦權人在辦理勘查、采礦登記或年檢時繳納。
探礦權采礦權人在辦理勘查、采礦登記或年檢時,按照登記管理機關確定的標准,將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直接繳入同級財政部門開設的「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財政專戶」。探礦權采礦權人憑銀行的收款憑證到登記管理機關辦理登記手續,領取「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專用收據」和勘查、開采許可證。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專用收據」由財政部門統一印製。
第八條 屬於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登記管理范圍的探礦權采礦權,其使用費和價款,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登記機關收取,繳入財政部開設的「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財政專戶」,屬於省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登記管理范圍的探礦權采礦權,其使用費和價款,由省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登記機關收取,繳入省級財政部門開設的「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財政專戶」。
第九條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收入應專項用於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和管理支出,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省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提出使用計劃,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後,撥付使用。
第十條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中可以開支對探礦權、采礦權使用進行審批、登記的管理和業務費用。
探礦權、采礦權價款中可以開支以下成本費用:出讓探礦權、采礦權的評估、確認費用,公告費、咨詢費、中介機構傭金、場地租金以及其他必需的成本、費用等。
第十一條 國有企業實際佔有的由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探礦權、采礦權在轉讓時,其探礦權、采礦權價款經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批准,可全部或部分轉增企業的國家資本金。
國有地勘單位實際佔有的由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探礦權、采礦權在轉讓時,其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二條 未按規定及時繳納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的,由探礦權采礦權登記管理機關責令其在30日內繳納,並從滯納之日起,每日加收2‰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探礦權、采礦權登記管理機關吊銷其勘查許可證或采礦許可證。
第十三條 財政部門和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收入的財務管理與監督,定期檢查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收入的情況。
第十四條 本辦法由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解釋。
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本辦法發布之前已經收取的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按本辦法的規定處理。
關於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管理辦法的補充通知 財綜字[1999]18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地礦廳(局):
為了進一步規范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的管理,現對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於印
發<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管理辦法>的通知》(財綜字[1999]74號,以下簡稱《辦
法》)執行中的具體問題補充通知如下:
一、《辦法》中所稱「國家出資」,是指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以地質勘探費、礦產資源補償費,礦業權使用費和價款收入以及各種資金等安排用於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撥款。 中央財政、地方財政和企事業單位共同出資用於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按各自投入比
例享受出資權利。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撥款形成的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入,按《辦法》的規定進行管理。
二、對出讓目前擱置的由國家出資形成的探礦權采礦權,各級登記管理機關應按規定向探礦權采礦權人收探礦權采礦權價款。對繳納探礦權采礦權價款確有困難的,經國土資源部和財政部批准,國有企事業單位應繳納的探礦權采礦權價款,可全部或部分轉增國家資本金或國家基金;在合資、股份制以及股份合作制企業中持股的國有企事業單位,其應繳納的探礦權采礦權價款,經國土資源部和財政部投准,可轉作為國家股。
三、為了適應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實行四級登記管理機關收取的需要,各地應對市(地)縣登記管理機關收取的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的管理予以規范。具體管理辦法由省級財政部門會同同級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根據《辦法》的規定,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並報財政部和國土資源部備案。
四、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由登記管理機關直接收取,不宜實行層居委託收取的辦法。確需委託收取的,必須經上一級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並出具委託書。接受委託的登記管理機關按規定收取的使用費和價款,應全額繳入同級財政專戶統一管理和使用。
五、按照《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國務院第240號令)和《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國務院第241號令)規定,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屬於國家財政權入,納入預算管理。各級財政部門和登記管理機關收取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可不辦理收費許可證,但必須嚴格按《辦法》規定,切實做好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的收取和管理工作。
六、根據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敦主要由中央和省兩極登記管理機關收取的要求,國務院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登記管理機關收取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所用專用收據,由國務院財政部門負責印製;省級及省級以下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登記管理機關收取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所用專用收據,由省級財政部門負責印製。
財政部國土資源部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一日
❸ 什麼是探礦權價款
探礦權價款是指國家將其出資勘查形成的探礦權出讓給探礦權人,按規定向探礦權人收取的價款。
在實施探礦權有償取得制度前,已經取得國家出資勘查探明的礦產地的探礦權的礦業權人,在向他人轉讓礦業權時,或者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探礦權延續登記時,應補交探礦權價款。
《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國務院令〔1998〕第240號)第十三條規定:申請國家出資勘查並已經探明礦產地的區塊的探礦權的,探礦權申請人除依照本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繳納探礦權使用費外,還應當繳納經評估確認的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探礦權價款;探礦權價款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一次繳納,也可以分期繳納。
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探礦權價款,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認定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評估結果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確認。
❹ 探礦權 礦權價款
下面的文件你可以參考。
1、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的管理,保護探礦權人、采礦權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礦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管轄的其他海域轉讓依法取得的探礦權、采礦權的,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除按照下列規定可以轉讓外,探礦權、采礦權不得轉讓:
(一)探礦權人有權在劃定的勘查作業區內進行規定的勘查作業,有權優先取得勘查作業區內礦產資源的采礦權。探礦權人在完成規定的最低勘查投入後,經依法批准,可以將探礦權轉讓他人。
(二)已經取得采礦權的礦山企業,因企業合並、分立,與他人合資、合作經營,或者因企業資產出售以及有其他變更企業資產產權的情形,需要變更采礦權主體的,經依法批准,可以將采礦權轉讓他人采礦。
(相關資料: 地方法規3篇 裁判文書3篇)
第四條 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是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的審批管理機關。
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由其審批發證的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的審批。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本條第二款規定以外的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的審批。
(相關資料: 地方法規5篇)
第五條 轉讓探礦權,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自頒發勘查許可證之日起滿2年,或者在勘查作業區內發現可供進一步
勘查或者開採的礦產資源;
(二)完成規定的最低勘查投入;
(三)探礦權屬無爭議;
(四)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已經繳納探礦權使用費、探礦權價款;
(五)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相關資料: 部門規章1篇 地方法規1篇)
第六條 轉讓采礦權,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礦山企業投入采礦生產滿1年;
(二)采礦權屬無爭議;
(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已經繳納采礦權使用費、采礦權價款、礦產資源補償費和資源稅;
(四)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國有礦山企業在申請轉讓采礦權前,應當徵得礦山企業主管部門的同意。
(相關資料: 部門規章1篇 地方法規1篇)
第七條 探礦權或者采礦權轉讓的受讓人,應當符合《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或者《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規定的有關探礦權申請人或者采礦權申請人的條件。
(相關資料: 裁判文書2篇)
第八條 探礦權人或者采礦權人在申請轉讓探礦權或者采礦權時,應當向審批管理機關提交下列資料:
(一)轉讓申請書;
(二)轉讓人與受讓人簽訂的轉讓合同;
(三)受讓人資質條件的證明文件;
(四)轉讓人具備本辦法第五條或者第六條規定的轉讓條件的證明;
(五)礦產資源勘查或者開采情況的報告;
(六)審批管理機關要求提交的其他有關資料。
國有礦山企業轉讓采礦權時,還應當提交有關主管部門同意轉讓采礦權的批准文件。
(相關資料: 地方法規1篇)
第九條 轉讓國家出資勘查所形成的探礦權、采礦權的,必須進行評估。
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的評估工作,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認定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結果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確認。
(相關資料: 地方法規3篇)
第十條 申請轉讓探礦權、采礦權的,審批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轉讓申請之日起40日內,作出准予轉讓或者不準轉讓的決定,並通知轉讓人和受讓人。
准予轉讓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自收到批准轉讓通知之日起60日內,到原發證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受讓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有關費用後,領取勘查許可證或者采礦許可證,成為探礦權人或者采礦權人。
批准轉讓的,轉讓合同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不準轉讓的,審批管理機關應當說明理由。
(相關資料: 裁判文書1篇)
第十一條 審批管理機關批准轉讓探礦權、采礦權後,應當及時通知原發證機關。
第十二條 探礦權、采礦權轉讓後,探礦權人、采礦權人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第十三條 探礦權、采礦權轉讓後,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的有效期限,為原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的有效期減去已經進行勘查、采礦的年限的剩餘期限。
第十四條 未經審批管理機關批准,擅自轉讓探礦權、采礦權的,由登記管理機關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
(相關資料: 部門規章2篇 地方法規6篇)
第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第三條第(二)項的規定,以承包等方式擅自將采礦權轉給他人進行采礦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許可權,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
(相關資料: 部門規章2篇 地方法規2篇 裁判文書2篇)
第十六條 審批管理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十七條 探礦權轉讓申請書、采礦權轉讓申請書的格式,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統一制定。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chl_19700
2、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入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
(財建[2006]39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土資源廳(局),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
根據《國務院關於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國發[2005]28號)和《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4號)的規定,為進一步深化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和礦業權有償取得制度改革,理順礦產資源收益分配關系,合理劃分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入中央與地方的分成比例,現將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入管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入是指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探礦權采礦權審批登記機關通過招標、拍賣、掛牌等市場方式或以協議方式出讓國家出資(包括中央財政出資、地方財政出資和中央財政、地方財政共同出資,下同)勘查形成的探礦權采礦權時所收取的全部收入,以及國有企業補繳其無償佔有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探礦權采礦權的價款。
二、自2006年9月1日起,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入按固定比例進行分成,其中20%歸中央所有,80%歸地方所有。省、市、縣分成比例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三、強化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入收繳管理,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入必須及時、足額繳入國庫。一次性繳納探礦權采礦權價款確有困難的,經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可以分期繳納;探礦權價款繳款期限不超過2年,采礦權價款繳款期限不超過10年。
具體繳庫程序是:探礦權采礦權登記管理機關根據出讓探礦權、采礦權評估價、協議價或招標、拍賣、掛牌成交價填具繳庫通知書,通知探礦權、采礦權申請人繳款;探礦權、采礦權申請人在接到繳款通知書7個工作日內辦理繳費手續。國務院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登記管理范圍的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入的收繳,按照《財政部關於確認國土資源部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改革試點有關事宜的通知》(財庫[2003]6號)和收繳管理制度改革的有關規定執行。地方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登記管理范圍的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入的收繳,已實施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改革的地方,按照地方財政部門有關改革規定執行;暫未實施改革的地方,採取就地繳庫方式,辦理繳庫手續時,使用「一般繳款書」,預算科目根據當年《政府預算收支分類科目》的有關規定填寫,並在「備注」欄中註明各預算級次的分成比例,各級國庫在收到庫款時,按照規定的分成比例,將庫款的20%逐級上劃國家金庫總庫,將庫款的80%部分,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省、市、縣分成比例進行劃解。
四、各級財政、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加強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入的監督管理。各級探礦權采礦權登記管理機關要依據加蓋銀行(國庫)轉(收)訖章的相關繳款憑證各聯次及相關資料、憑證等進行審核。對未按規定及時足額繳納探礦權采礦權價款的,不得辦理探礦權采礦權登記手續,不得發放探礦權許可證或采礦權許可證。財政部門要根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履行職責的需要,對辦理探礦權、采礦權出讓業務所需經費給予保障,確保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入的足額收取並及時上繳財政。
五、各級財政部門要與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密切配合,加大對探礦權采礦權出讓中各種違規違紀行為的查處力度,要依法對違規減免,不履行收費職責,應收不收,不及時足額繳庫,截留、坐支、挪用及商業賄賂等違法違紀行為從嚴查處,追究有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行政、經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六、本通知下發後,凡與本通知不符的,一律以本通知為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❺ 探礦權使用費、采礦權使用費
探礦權使用費來是國家將礦產資源源探礦權出讓給探礦權人,按規定向探礦權人收取的使用費采礦權使用費是國家將礦產資源采礦權出讓給采礦權人,按規定向采礦權人收取的使用費。
探礦權使用費收費標准:探礦權使用費以勘查年度計算,按區塊面積逐年繳納,第一個勘查年度至第三個勘查年度,每平方千米每年繳納100元,從第四個勘查年度起每平方千米每年增加100元,最高不超過每平方千米每年500元。采礦權使用費按礦區范圍面積逐年繳納,每平方千米每年1000元。
探礦權使用費、采礦權使用費由探礦權、采礦權登記管理機關負責收取。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由探礦權、采礦權人在辦理勘查、采礦登記或年檢時繳納。
部分特別規定的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可申請減繳或免繳,具體請參見《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減免辦法》(國土資發[2000]174號)。
表1-1 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表
❻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的區別
探礦權使抄用費按勘查襲區面積收費,第一至三個勘查年按100元/km2,以後每年增加100元/km2,最多不超過500元/km2;探礦權價款是:申請國家出資勘查並已經探明礦產地的區塊的探礦權的,按評估價或競拍價繳納探礦權價款,可一次性或分批繳納。
❼ 探礦權價款、采礦權價款
探礦權價款是國家將其出資勘查形成礦產地的探礦權出讓給探礦權申請人,按規定向探礦權申請人收取的價款;
采礦權價款是國家將其出資勘查形成礦產地的采礦權出讓給采礦權申請人,按規定向采礦權申請人收取的價款。
探礦權價款、采礦權價款以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確認的評估價格為依據,一次或分期繳納;一次性繳納探礦權采礦權價款確有困難的,經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可以分期繳納;探礦權價款繳款期限不超過2年,第一年繳納比例不得低於60%。采礦權價款繳款期限不超過10年,第一年繳納比例不得低於20%。
探礦權價款、采礦權價款的具體繳庫程序
探礦權采礦權登記管理機關根據出讓探礦權、采礦權評估價、協議價或招標、拍賣、掛牌成交價填具繳庫通知書,通知探礦權、采礦權申請人繳款;探礦權、采礦權申請人在接到繳款通知書7個工作日內辦理繳費手續。
探礦權價款、采礦權價款由探礦權、采礦權登記管理機關負責收取。探礦權價款、采礦權價款由探礦權、采礦權人在辦理勘查、采礦登記或年檢時繳納。
❽ 中央所得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的介紹
中央所得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使用管理暫行辦法是為適應國家財政改革回和部門預答算管理的要求,規范和加強中央所得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的預算管理,根據《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管理辦法》(財綜字〔1999〕74號)及預算管理的有關規定,特製定《中央所得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使用管理暫行辦法》。
❾ 財政部 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管理辦法》的通知
( 財綜字 [1999]74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 ( 局) 、地質礦產主管部門:
為維護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加強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管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和 《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 《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我們制定了《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管理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管理辦法
財政部
國土資源部
一九九九年六月七日
附件: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維護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加強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管理,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和 《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管轄海域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均須按規定交納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價款。
第三條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包括:
( 一) 探礦權使用費。國家將礦產資源探礦權出讓給探礦權人,按規定向探礦權人收取的使用費。
( 二) 采礦權使用費。國家將礦產資源采礦權出讓給采礦權人,按規定向采礦權人收取的使用費。
第四條 探礦權采礦權價款包括:
( 一) 探礦權價款。國家將其出資勘查形成的探礦權出讓給探礦權人,按規定向探礦權人收取的價款。
( 二) 采礦權價款。國家將其出資勘查形成的采礦權出讓給采礦權人,按規定向采礦權人收取的價款。
第五條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收取標准:
( 一) 探礦權使用費以勘查年度計算,按區塊面積逐年繳納,第一個勘查年度至第三個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每年繳納 100 元,從第四個勘查年度起每平方公里每年增加 100 元,最高不超過每平方公里每年 500 元。
( 二) 采礦權使用費按礦區范圍面積逐年繳納,每平方公里每年 1000 元。
第六條 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取標准探礦權采礦權價款以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確認的評估價格為依據,一次或分期繳納; 但探礦權價款繳納期限最長不得超過 2 年,采礦權價款繳納期限最長不得超過 6 年。
第七條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由探礦權采礦權登記管理機關負責收取。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由探礦權采礦權人在辦理勘查、采礦登記或年檢時繳納。
探礦權人采礦權人在辦理勘查、采礦登記或年檢時,按照登記管理機關確定的標准,將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直接繳入同級財政部門開設的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財政專戶」。探礦權采礦權人憑銀行的收款憑證到登記管理機關辦理登記手續,領取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專用收據」和勘查、開采許可證。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專用收據」由財政部門統一印製。
第八條 屬於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登記管理范圍的探礦權采礦權,其使用費和價款,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登記機關收取,繳入財政部開設的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財政專戶」; 屬於省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登記管理范圍的探礦權采礦權,其使用費和價款,由省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登記機關收取,繳入省級財政部門開設的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財政專戶」。
第九條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收入應專項用於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和管理支出,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省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提出使用計劃,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後,撥付使用。
第十條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中可以開支對探礦權、采礦權使用進行審批、登記的管理和業務費用。
探礦權、采礦權價款中可以開支以下成本費用: 出讓探礦權、采礦權的評估、確認費用,公告費、咨詢費、中介機構傭金、場地租金以及其他必需的成本、費用等。
第十一條 國有企業實際佔有的由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探礦權、采礦權在轉讓時,其探礦權、采礦權價款經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批准,可全部或部分轉增企業的國家資本金。
國有地勘單位實際佔有的由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探礦權、采礦權在轉讓時,其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二條 未按規定及時繳納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的,由探礦權采礦權登記管理機關責令其在 30 日內繳納,並從滯納之日起,每日增收 2‰滯納金; 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探礦權、采礦權登記管理機關吊銷其勘查許可證或采礦許可證。
第十三條 財政部門和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收入的財務管理與監督,定期檢查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收入的情況。
第十四條 本辦法由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解釋。
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本辦法發布之前已經收取的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按本辦法的規定處理。
附件: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專用收據 ( 略)
❿ 什麼是探礦權使用費
探礦權使用費是國家將礦產資源探礦權出讓給探礦權人,按規定向探礦權人收取的使用內費。由探礦權登記容管理機關徵收,探礦權人是繳費義務人。
《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國務院令〔1998〕第240號)第十二條規定:國家實行探礦權有償取得的制度。探礦權使用費以勘查年度計算,逐年繳納。
探礦權使用費收費標准圖
探礦權使用費標准:第一個勘查年度至第三個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每年繳納100元;從第四個勘查年度起,每平方公里每年增加100元,但是最高不得超過每平方公里每年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