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合並產生的無形資產稅前扣除

合並產生的無形資產稅前扣除

發布時間:2021-05-20 10:23:14

1. 關於合並報表無形資產增值問題

解答

會一直存在資本公積上面。合並報表的資本公積余額只是對個別報表的匯總和抵消。

問這專樣的問題,屬最起碼你有兩點沒有弄明白。

1,資本公積賬戶的性質。

2,無形資產增值的會計分錄。

一、資本公積賬戶

資本公積貸方來源:資本(股本)溢價、其他資本公積、資產 資本公積、評估增值、捐贈資本和資本折算差額等

二,升值的無形資產如何做賬務處理

對於因資產評估而引起相關資產價值的增減變化,可以這樣做賬:

企業應在「資本公積」科目下,設置「清產核資評估增值」明細科目,核算企業按照國務院統一規定,進行清產核資時發生的資產評估凈增值。

借:無形資產或固定資產

貸:資本公積--清產核資評估增值

2. 無形資產怎樣稅前扣除

答: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准予扣除。一、下專列無形資產不得計算屬攤銷費用扣除:(一)自行開發的支出已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無形資產;(二)自創商譽;(三)與經營活動無關的無形資產;(四)其他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的無形資產。二、無形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一)外購的無形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二)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以開發過程中該資產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三)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三、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外購商譽的支出,在企業整體轉讓或者清算時,准予扣除。

3. 企業發生"無形資產損失",能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根據相關政策,對於企業發生"無形資產損失",能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問版題,主要分以權下兩方面處理:
1、企業發生的無形資產損失,損失金額可以准確計量,報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批、認定後,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2、如果企業出現,已經喪失使用價值,尚未攤銷的無形資產損失,軒榮提示需要及時向稅務部門提交相關備案資料:
(1)會計核算資料;
(2)企業內部核批文件及有關情況說明;
(3)技術鑒定意見和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和財務負責人簽章證實無形資產已無使用價值或轉讓價值的書面申明;
(4)無形資產的法律保護期限文件。

4. 不是說無形資產的確認不是產生於合並交易中的,不影響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不確認該暫時性差異影響么

你好,你的理解有誤,不是不確認暫時性差異,而是 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自行研發回的無形資產確認時產答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由於無形資產確認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這個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確認的,只是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計提的減值准備符合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條件,對應的科目是 所得稅費用 。

5. 合並報表無形資產如何抵消

報表合並中無形資產的抵消:
(一)初次交易當期無形資產的抵銷
1.將無形資產原價中包含的未版實現內部權利潤抵銷
借:營業外收入
貸:無形資產--原價
2.將本期多提攤銷抵銷
借:無形資產--累計攤銷
貸:管理費用
(二)以後期間的抵銷
1.將無形資產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貸:無形資產--原價
2.將以前期間累計多提攤銷抵銷
借:無形資產--累計攤銷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3.將當期累計多提攤銷抵銷
借:無形資產--累計攤銷
貸:管理費用
(三)內部交易無形資產處置的抵銷
原理:將上述抵銷分錄中的「無形資產--原價」項目和「無形資產--累計攤銷」項目用「營業外收入」項目或「營業外支出」項目代替。
1.將無形資產原價中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貸:營業外收入
2.將期初累計多提攤銷抵銷
借:營業外收入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3.將本期多提攤銷抵銷
借:營業外收入
貸:管理費用
備考初級會計,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初級會計考試的相關信息,請關注環球快問會計在線。
關注環球網校快問合並報表無形資產如何抵消

6. 增資的無形資產能否稅前扣除

不能。在稅法上:公抄司對資產評估增值既不屬他人的捐贈,也不是企業實現的利潤,也不屬於《企業所得稅條例》規定的應稅收入。因此,對企業資產評估增值不應當並入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在折舊、費用的攤銷上,納稅人的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投資等各項資產成本的確定應遵循歷史成本原則。納稅人發生合並、分立和資本結構調整等改組活動,有關資產隱含的增值或損失在稅法上已確認實現的,可按經評估確認後的價值確定有關資產的成本。也就是說,只有在企業改組活動中,企業將非貨幣性資產視為以公允價值銷售和分配兩項業務,並按規定計算財產轉讓所得或損失的情況下,資產的計稅成本可以按評估價確認,由此計提折舊費用並允許稅前扣除。除此之外,都應當遵照歷史成本原則,即依照取得該項資產時的實際成本作為企業所得稅的計稅成本。

7. 無形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政策適用范圍是哪些

企業無形抄資產發生的非正常損失,原財產損失扣除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13號)明確規定,無形資產損失允許在稅前扣除。但在2008年1月1日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後,原財產損失扣除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13號)廢止執行。在2009年國家稅務總局 財政部關於資產損失又發布了財稅[2009]57號和國稅發[2009]88號文件,都沒有對無形資產損失稅前扣除進行明確。在2010年06月22日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關於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有關涉稅訴求問題的函(國稅辦函[2010]535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9]88號)採取列舉形式,對企業貨幣資產、固定資產存貨等非貨幣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審批、認定等事項進行了明確,其中並沒有規定無形資產損失稅前不能扣除。鑒此,只要你公司發生的無形資產損失真實存在,損失金額可以准確計量,報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批、認定後,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8. 無形資產的確認不是產生於企業合並交易,同時在確認是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補影響應納稅所的額,

理解①:「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是指:在確認無形資產時的分錄是:借:無形資產,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在此分錄中既沒有影響會計利潤,也沒有影響應納稅所得;而不是說在無形資產使用過程中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攤銷、減值等原因必定會影響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

理解②:之所以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是因為:由於無形資產確認時不影響利潤和應交所得稅,所以如果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則對應科目就不應當是所得稅費用。又由於它不是合並業務,對應科目也不能是商譽;又由於它不對所有者權益產生影響 ,所以對應科目也不能是資本公積;那麼對應科目只對是無形資產本身,分錄是: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無形資產。
由於這一分錄中減少了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 ,從而違背了歷史成本計量原則;同時這一分錄中貸方的無形資產使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減少了,又產生了新的暫時性差異,這又得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這將進入一種無限循環,所以,這種情況下准則規定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舉例:假設企業內部研發新技術,發生開發支出100萬元符合資本化條件,計入了無形資產,按照稅法規定,這項無形資產可以按照150萬元(100×150%)來攤銷(即該項無形資產在未來期間稅法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為150萬元)。所以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00萬元,而計稅基礎為150萬元。賬面價值小於計稅基礎,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但對於這項差異,按規定不能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因為該無形資產的確認不是產生於企業合並交易、同時在確認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即分錄借記「無形資產」科目100萬元,貸記「研發支出」科目100萬元,這個處理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按照所得稅會計准則的規定,不應確認有關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

9. 企業開發無形資產,稅法允許將來按照150%攤銷在稅前扣除,是否形成遞延所得稅負債

通常情況下,企業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在初始確認時賬面價值等於計稅基礎;

對於享受稅收優惠的研究開發支出(如「三新」技術開發),在形成無形資產時,按照會計准則規定確定的成本為研究開發過程中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而因稅法規定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則其計稅基礎應在會計入賬價值的基礎上加計50%,

因而會產生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在初始確認時的差異,但如該無形資產的確認不是產生於企業合並交易、同時在確認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則按照所得稅會計准則的規定,不確認有關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

對於初始入賬時所產生的未確認的暫時性差異,在後續計量時也不確認,因為這屬於初始產生和後續轉回的問題,初始入賬時沒有確認,所以後面也沒有轉回。

但如果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如會計和稅法的攤銷年限不同等)所導致的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不同所產生的暫時性差異,應當是要確認的,在無形資產使用期滿或處置時轉回。

(9)合並產生的無形資產稅前扣除擴展閱讀: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所得稅准則確認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所得稅資產。

根據稅法規定可用以後年度稅前利潤彌補的虧損產生的所得稅資產,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等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在確認相關資產、負債時,根據所得稅准則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借記本科目,貸記「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科目。

(二)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所得稅准則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大於本科目余額的,借記本科目,貸記「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科目;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小於本科目余額的,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資產負債表日,預計未來期間很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所得稅——當期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余額。

閱讀全文

與合並產生的無形資產稅前扣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