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
無形資產,是要有明確價值的,其他三項中,A、D是無償取得,B不是取得土地的價內款,而是使用土地過程中承擔的容保有土地的費用,只有C符合無形資產認定條件。
2、AC
B選項,不是土地取得成本,而是土地出讓成本,屬於其他業務支出。
D選項屬於沒有對價的取得,無法確認為無形資產。
A屬於有明確價值的外部取得的無形資產,C為自行開發,在開發過程當中的支出即為該資產價值,所以可以確認為無形資產。
B. 收取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金80000元,存入銀行。為什麼是貸其他業務收入而不是無形資產減少啊土地使用...
收取時,借:銀行存款 80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80000;轉出這部分土地使用權相應的成本,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無形資產;當月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的攤銷額,當月已轉出這部分的土地使用權不用攤銷(即當月攤銷額應比上月少這一部分應攤額);轉讓土地使用權當月計提並申報繳納應交營業稅及附加稅,借:其他業務支出,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應交城建稅、應交教育費附加。
C. 土地置換如何做賬務處理如以土地置換地上建築物的話應該如何做賬謝謝!
置換要分錄:
1、換出作為銷售
借:固定資產--房屋
貸:主營業務收入--銷售不動產(土地)
2、計算繳納賣地的稅金
借:主營業務稅金與附加
貸:應繳稅費--應交營業稅(城建、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土地增值稅)
3、計算繳納賣地的稅金
借:管理費用--印花稅
貸:應繳稅費--應交印花稅(產權轉移數據)
4、結轉土地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銷售不動產(土地)
貸:無形資產--土地
5、計算繳納購進房屋的契稅
借: 固定總產--房屋(契稅)
貸:應交稅費--契稅
D. 之前企業記入固定資產的土地是否要轉入無形資產進行攤銷
公司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屬於《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所規范內的與資產相關的政府容補助。依照準則規定,應做如下會計處理:
取得時,按評估價
借:無形資產(固定資產)
貸:遞延收益
期末攤銷
借:管理費用
貸;累計攤銷(累計折舊)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E. 請問購買土地賬上應該在何時轉為無形資產
日期比較多不好確定的話就以土地管理部門發放土地使用證之日算起。
F. 如何將土地使用權這種無形資產轉入固定資產結轉並計提折舊
只要你的在建工程完工,就可以將賬面的土地價值一並轉入到在建工程,最後轉為固定資產。(如果有多棟工程,要按建築面積對土地價值進行分攤)
G. 土地使用權支出是否應從無形資產轉入固定資產
1、取得土地使用權產生的支出記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含土地價款和契回稅
2、支付的土地使用費答(應該是土地使用稅吧)記入管理費用
3、整平土地的費用和在這塊地上鋪水泥的費用先記入在建工程,然後在相關的資產科目中按照面積分攤,如廠房、道路等。
4、買電線作為建造廠房等應記入在建工程,否則可以連同電池、萬用表、買五金工具的費用一起記入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科目,會計上於結束開辦期後一次性轉入管理費用,稅務上還是按照5年攤銷。
5、如果作為報稅或向相關政府部門報送報表,則還要填寫利潤表(全寫零即可)。
6、廠房建設都記在建工程。
H. 土地置換後原來的土地使用權的會計分錄應該雜個做,請萬能的老師給予指導謝謝
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會計分錄為: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等相關科目
1.與該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是資產確認的一項基本條件。
無形資產的構成:
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
I. 土地置換如何處理賬務
正常情況下,置換土地要交視同銷售,交營業稅。
屬於非貨幣性交易中的同類交易。以換出土地的賬面價值+相關稅費作為換入土地使用權的價值。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城市維護建設稅
貸:應交稅費——教育費附加
J. 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和轉讓無形資產的區別
簡單來說,抄國有土地使用權屬於不襲動產,無形資產屬於動產。
其中,動產與不動產的劃分,是以物是否能夠移動並且是否因移動而損壞其價值作為劃分標準的。動產是指能夠移動而不損害其價值或用途的物。不動產是指不能移動或者若移動則損害其價值或用途的物。
電腦、電視、書桌這樣子的東西平時是不動的,但這並不是不動產。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移動並且不會因移動而造成價值上的貶損。這些東西在現實中不移動,是因為你不想移動,而不是不能移動。所以,你的電腦電視書桌等都是動產。
動產和不動產有時是可以互變的。例如,果園中果樹上的果實,掛在果樹上時是不動產,但是如果採摘了下來,那就變成了動產。鋼材水泥等是動產,但是用其做成了房屋,就變成了不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