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投資性房地產與無形資產什麼差別投資性房地產與企業自用房地產在會計處理上的區別。
企業會計准復則第3號——投制資性房地產(2006)財會[2006]3號第二條 投資性房地產,是指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兩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應當能夠單獨計量和出售。第三條 本准則規范下列投資性房地產:(一)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二)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三)已出租的建築物。第四條 下列各項不屬於投資性房地產:(一)自用房地產,即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房地產。(二)作為存貨的房地產。 無形資產具有如下特徵:1.無形資產不具有實物形態。 2.無形資產屬於非貨幣性長期資產。3.無形資產是為企業使用而非出售的資產。4.無形資產在創造經濟利益方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您的問題好多,回答太長,我寫不下了!
『貳』 企業購入土地用於建廠房及辦公樓是無形資產還是固定資產
按新准則的復規定,《企制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應用指南規定,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建築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與建築物應當分別進行處理。
也就是說,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應確認為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築物時,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不與地上建築物合並計算其成本,而仍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土地使用權與地上建築物分別進行攤銷和提取折舊。
按原來的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七條規定:企業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尚未開發或建造自用項 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並按本制度規定的期限分期攤銷。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商品房時,應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開發成本;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項目時,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
無論是新舊會計准則(制度),在建設不動產之前都要攤銷,建造活動開始的時候,原會計制度是轉入在建工程,而新准則不用轉入,仍然按無形資產核算。
『叄』 投資性房地產轉自用,需要將建築物和土地使用權分別作為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核算嗎
(1)外購的土地使用權作為無形資產單獨核算,按要求計提攤銷;
(版2)企業在外購的土權地上購建廠房、辦公樓等自用固定資產時,在資本化期間內,相應的土地使用權的累計攤銷計入購建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即記入「在建工程」,待完工後停止資本化。在固定資產建造期間土地使用權一直是作為無形資產核算的;
(3)企業將自用的廠房、辦公樓等出租,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時,其佔用的相應的土地使用權也應轉入投資性房地產,因為出租的土地使用權也是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的,但此時土地使用權與相應的廠房等資產是分開核算的;
(4)企業持有的准備增值後出售的土地使用權,在企業董事會等做出相關決議時,要將土地使用權由無形資產轉入投資性房地產;
(5)外購土地使用權及建築物支付的價款應當在建築物與土地使用權之間進行分配,建築物作為固定資產核算,土地使用權作為無形資產核算;難以合理分配的,應當全部作為固定資產;
(6)企業為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取得土地用於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築物的,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賬面價值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築物成本。
『肆』 土地入固定資產還是無形資產
土地使用權一般情況下是按照無形資產核算,這個一般情況下,通常是指,企業買一塊地用於自用自營,蓋個辦公樓或者蓋個酒店自己經營這種。
按固定資產核算的情況就是,企業外購建築物的時候,正常情況下是應該以合理的方法把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分為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核算,但是如果難以合理分配,就全部計入固定資產。
另外,在房地產開發企業還可能將土地使用權計入所建造房屋建築物的成本,作為存貨來核算。土地使用權一般是單獨做為無形資產,除非改變使用用途用於出租,或增值目的時,應當將其轉為投資性房地產。
有些國有土地單獨估價入賬的特殊處理如固定資產。隨同房產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價值含在房產價值中,如固定資產。但該土地使用權可以單獨評估。無形資產包括社會無形資產和自然無形資產,其中社會無形資產通常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自然無形資產包括不具實體物質形態的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等。
無形資產類型:
(1)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授予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在法定期限內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
(2)非專利技術:也稱專有技術,是指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採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各種技術和訣竅。
(3)商標權:是指專門在某類指定的商品或產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稱或圖案的權利。
(4)著作權:製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
(5)特許權:又稱經營特許權,專營權,指企業在某一地區經營或銷售某種特定商品的權利或是一家企業接受另一家企業使用其商標,商號,技術秘密等的權利。
(6)土地使用權:指國家准許某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對國有土地享有開發,利用,經營的權利。
(7)商業秘訣
因為土地使用權雖然不能以有形的方式被公司所實際擁有,但是這個權利是可以在無形中為公司帶來有形的財富以及更多不可計算的資產,所以土地使用權雖然不能叫做固定資產但也是無形資產的一種。
『伍』 土地使用權是不動產還是無形資產
土地使用權是企業的無形資產。
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專自用地上建築物時,土屬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不與地上建築物合並計算其成本,而仍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賬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土地使用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土地使用權使用的處理:
如果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用於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築物的,其相關的土地使用權的價值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築物成本。
企業外購房屋建築物所支付的價款中包括土地使用權以及建築物的價值的,一般應當對實際支付的價款按照合理的方法(例如,公允價值相對比例)在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之間進行分配;確實無法在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之間進行合理分配的,才全部作為固定資產核算。
『陸』 營改增後企業將自行開發房產轉為自用屬於視同銷售的范圍嗎
營改增後企業將自行開發房產轉為自用不符合增值稅關於視同銷售的規定,不屬於視同銷售的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的下列行為,視同銷售貨物:
(一)將貨物交付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代銷;
(二)銷售代銷貨物;
(三)設有兩個以上機構並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其他機構用於銷售,但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
(四)將自產或者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
(五)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
(六)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
(七)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者投資者;
(八)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者個人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
附件1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十四條下列情形視同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
(一)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無償提供服務,但用於公益事業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
(二)單位或者個人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無償轉讓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但用於公益事業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
(三)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企業將自行開發房產轉為自用不在上述關於視同銷售的規定之內。
(6)企業自用的房屋屬於無形資產嗎擴展閱讀
由於房地產企業將開發產品轉作自用不是視同發生應稅行為,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又沒有出台規范性文件,因此,房地產企業將開發產品轉作自用不繳納營業稅。
土地增值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規程〉的通知》(國稅發[2009]91號)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房地產企業將開發的部分房地產轉為企業自用或用於出租等商業用途時,如果產權未發生轉移,不徵收土地增值稅,
在稅款清算時不列收入,不扣除相應的成本和費用。由此可知,房地產企業將開發產品轉作自用,未發生產權轉移,所以,不繳納土地增值稅。
企業所得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處置資產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28號)第一條規定,企業發生下列情形的處置資產,除將資產轉移至境外以外,
由於資產所有權屬在形式和實質上均不發生改變,可作為內部處置資產,不視同銷售確認收入,相關資產的計稅基礎延續計算。
(一)將資產用於生產、製造、加工另一產品;
(二)改變資產形狀、結構或性能;
(三)改變資產用途(如,自建商品房轉為自用或經營);
(四)將資產在總機構及其分支機構之間轉移;
(五)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情形的混合;
(六)其他不改變資產所有權屬的用途。
由於房地產企業將開發產品轉作自用,未發生所有權屬改變,因此,不視同銷售行為,不繳納企業所得稅。
契稅。
契稅的征稅對象為發生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權屬轉移的土地和房屋。房地產企業將開發產品轉作自用,雖然企業固定資產中增加了房產,但是,該房產在轉作固定資產前後所有權屬並未發生改變,都屬於房地產企業所有。因此,房地產企業將開發產品轉作自用,不繳納契稅。
『柒』 企業自用的無形資產有哪些
最好具體些,怎麼也得限定個行業吧
『捌』 自用的房地產在會計分錄中對應的是「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那作為存貨的房地產在會計分錄中對應的是
房地產企業對應的是「開發成本」,相當於「庫存商品」。之所以不叫庫存商品,是因為沒有這么大的「庫」來存——開玩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