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商譽不屬於無形資產 這是在 教科分析答案看到的
這是對的。
應為所得稅法第69條所述無形資產,就沒包括商譽這一項。
我的建議是:學習和考試會計課程時,就在無形資產中「拋棄」商譽這一部分;
在學習和考試經濟法時,就在無形資產中,再把商譽這一部分「請」回來。
請參考
B. 商譽權是屬於無形資產還是不屬於
舊准則上是復屬於無形資產;
新准制則上已經不屬於無形資產了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由於商譽屬於不可辨認資產,因此不屬於無形資產,只能算作「無形項目」。但是,商譽仍然滿足資產確認條件,應當確認為企業一項資產,並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列示。 另外,企業合並中形成的商譽,不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應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和《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
C. 稅法的無形資產屬於哪方面內容
商譽在稅法上仍然被歸為無形資產,與新會計准則的規定存在差異。
《中華人民內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容施條例》
第六十五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二條所稱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
D. 無形資產中有商譽嗎
新准則規定:無形資產是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據此,商譽由於它的不可辨認性,新准則將其從無形資產中分離而獨立確認為一項資產 從理論上講,只要企業有獲得超額收益的能力,即可確認商譽的存在,並且可將其創立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支出作為成本入賬。然而這種確定商譽存在的方法及對它作出的會計計量實施起來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商譽是由各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沒有任何一筆支出能夠確認是專為創造商譽而支出的。因此,也難決定該筆支出創造了多少商譽,這些支出的受益期是多少,因而在會計實務中,一般只對企業外購商譽即合並商譽加以確認入賬,自行創造的商譽不予入賬。按照我國新頒布的企業會計准則,涉及企業合並的會計處理首先應區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對於在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新准則規定採用權益集合法,相關資產和負債按照在被合並方的原賬面價值入賬,合並溢價只能調整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並不確認商譽。在新准則體系下,只有對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採用購買法,才涉及商譽的會計處理,確認商譽,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在控股合並和吸收合並時確認商譽又稍有不同。控股合並中產生的商譽體現在購買日編制的合並資產負債表中,吸收合並中產生的商譽則作為購買方賬簿和個別報表中的資產列示。 二、商譽的初始計量和賬務處理 (一)商譽的初始計量根據第20號准則,合並商譽=企業合並成本-合並中取得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若合並成本大於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則應當將其差額確認為商譽;而若前者小於後者,則將其差額計入合並當期營業外收入,並在報表附註中說明)。其中,合並成本應包括以下四項內容:1.一次交換交易實現的企業合並,合並成本為購買方在購買日為取得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2.通過多次交換交易分步實現的企業合並,合並成本為每一單項交易成本之和;3.為進行企業合並而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也應當計入企業合並成本;4.在合並合同或協議中對可能影響企業合並成本的未來事項作出約定的,購買日如果估計未來事項很可能發生並且對合並成本的影響金額能夠可靠計量的,購買方應當將其計入合並成本。 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是指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資產公允價值減去負債及或有負債公允價值後的余額。 (二)賬務處理1.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並該合並方式下,購買方一般應於購買日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應以其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計量,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大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體現為合並財務報表中的商譽;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小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合並當期損益,因購買日不需要編制合並利潤表,該差額體現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上,應調整合並資產負債表的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2.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並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並,購買方在購買日應當將合並中取得的符合確認條件的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按其公允價值確認為本企業的資產和負債;作為合並對價的有關非貨幣性資產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應作為資產處置損益計入合並當期的利潤表;確定的企業合並成本與所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視情況分別確認為商譽或是計入企業合並當期的損益。 值得說明的是,(1)企業合並中取得的有關資產、負債由於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不同產生所得稅的暫時性差異,要調整商譽的價值。(2)商譽確認後,由於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所形成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不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負債。 三、商譽的後續確認和計量 新准則規定商譽確認後,持有期間不再攤銷。根據《企業會計准則——資產減值》的要求,企業如果擁有因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的,至少應當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由於商譽不能獨立產生現金流量,因此其減值測試應當結合與其相關的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這些相關的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應當是能夠從企業合並的協同效應中受益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但不應當大於按照分部報告准則所確定的報告分部。為此,新准則要求企業應當自合並日起將合並產生的商譽按合理的方法分攤至相關的資產組;難以分攤至相關資產組的,應當將其分攤至相關的資產組組合。 在實際的減值測試過程中,當與商譽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存在減值跡象時,對於商譽減值的確定應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先對不包含商譽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計算可收回金額,並與相關賬面價值相比較,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第二步,對包含商譽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比較這些相關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的賬面價值(包括所分攤的商譽的賬面價值部分)與其可收回金額,如相關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應當就其差額確認減值損失。在做賬務處理時,減值損失的金額首先應抵減分攤至資產組或組合中的商譽賬面價值;不足抵減時,再根據資產組或組合中除商譽外的其他各項資產的賬面價值比重,按比例抵減其他各項資產的賬面價值。和資產減值測試的處理一樣,以上資產賬面價值的抵減,也都應當作為各單項資產(包括商譽)的減值損失處理,計入當期損益。抵減後的各資產的賬面價值不得低於以下三者之中最高者:該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該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和零。因此而導致的未能分攤的減值損失金額,應當按照相關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中其他各項資產的賬面價值所佔比重進行分攤。如果因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是母公司根據其在子公司所擁有的權益確認的商譽,在這種情況下,子公司中歸屬於少數股東權益的商譽並沒有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確認。因此,在對與商譽相關的資產組和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時,由於其可收回金額的預計包括歸屬於少數股東的商譽價值部分,因此為了使減值測試建立在一致的基礎上,企業應當將歸屬於少數股東權益的商譽調整增加資產組的賬面價值,然後根據調整後的資產組的賬面價值與其可收回金額進行比較,以確定資產組(包括商譽)是否發生了減值。 四、商譽的列報 資產負債表中非流動資產項目下商譽以凈額列示,即商譽的賬面余額減商譽減值准備。報表附註中應披露商譽的金額及其確定方法、分攤到某資產組的商譽的賬面價值等。
E. 商譽是無形資產嗎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回,包括專利權、答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經營權等。由於商譽屬於不可辨認資產,因此不屬於無形資產,只能算作「無形項目」。但是,企業並購過程中產生的外購商譽仍然滿足資產確認條件,應當確認為企業的一項資產,並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列示。
但在稅法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五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二條所稱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
這就看你的提問是站在哪個角度來看了。
F. 稅法上商譽是無形資產
在新會計准則中,資產類科目新增設「商譽」科目,其不隸屬於「無形資產」科目,是一級科目。
G. 如果商譽不屬於無形資產的話,營業稅稅目中轉讓無形資產,為什麼包括轉讓商譽
首先你要區來分,會自計科目上的無形資產和平時無形資產的概念
會計上的無形資產科目,肯定是不包含商譽的,平時一般講的無形資產則應該是包含商譽的
在會計上,一般是不單獨確認商譽的,只有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形成的商譽,在合並報表中才單獨列示,這樣,在會計上,商譽自然就是不能計算攤銷費用的——自創商譽直接不能再賬面列示,自然更加的不可能計算攤銷
你說的營業稅中,我不知道你那裡看出來的包含商譽,一般轉入股權才可能涉及商譽,那時候是按照股權轉讓來處理的,應該不涉及營業稅
如果單獨轉入某些無形資產,從會計角度,是不能單獨轉入商譽的,如果作價無形資產的時候考慮了商譽的價值,那麼應該按照總價計算應交的營業稅
H. 營業稅中的無形資產包括什麼
營業稅中的無形資產:
營業稅中的無形資產包括:土地使用權、內專利容權 、商標權、非專利技術、著作權、商譽。
無形資產簡介:
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I. 商譽在稅法上仍然被歸為無形資產嗎
一、商譽在稅法上仍然被歸為無形資產,與新會計准則的規定存在差異。內
二、容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五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二條所稱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