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通過出讓或是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如果轉讓,轉讓雙方需要繳納哪些稅及費用
轉讓方:
1、補交土地出讓金(通過劃撥取得時)。
2、交納營業稅:專稅率5%.
3、交納城建稅和教育屬費附加:營業稅的10%.
4、土地增值稅:視增值額的大小適用30%-60%的四級超率累進稅率。
5、印花稅:產權轉移書據載明金額的萬分之五。
受讓方:
1、契稅:3%-5%,具體視當地規定。
2、印花稅:產權轉移書據載明金額的萬分之五。
㈡ 軍事用地採用行政劃撥,土地需要交納哪些費用_
依據《軍用土地使用權轉讓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九條 軍用土地使用權轉讓,轉讓單位必須回按轉讓土地評估地價的答20%向總後勤部繳納土地轉讓費;按轉讓土地評估地價的8%向大單位後勤部繳納土地管理費。 第二十條 轉讓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涉及軍用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含合建分得房屋的出售),轉讓單位必須按轉讓經費的20%向總後勤部繳納土地轉讓費;按轉讓經費的8%向大單位後勤部繳納土地管理費。 第二十一條 上繳的土地轉讓費應一次付清。數額超過500萬元的可分期上繳,分期上繳的時間和數額在批復中明確,首期上繳的經費不得少於500萬元。的規定軍事用地行政劃撥,應繳納以上費用。
軍事用地是為了保家衛國,是國防建設需要,國家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㈢ 劃撥的土地要不要交土地使用稅
劃撥的土地需要交納土地使用稅,土地使用稅以納稅人實際佔用的土專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屬稅額計算徵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第三條土地使用稅以納稅人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稅額計算徵收。前款土地佔用面積的組織測量工作,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第四條土地使用稅每平方米年稅額如下:
(一)大城市1.5元至30元;
(二)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
(三)小城市0.9元至18元;
(四)縣城、建制鎮、工礦區0.6元至12元。
(3)通過劃撥方式要支付土地使用費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第六條下列土地免繳土地使用稅:
(一)國家機關、人民團體、軍隊自用的土地;
(二)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自用的土地;
(三)宗教寺廟、公園、名勝古跡自用的土地;
(四)市政街道、廣場、綠化地帶等公共用地;
(五)直接用於農、林、牧、漁業的生產用地;
(六)經批准開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廢棄土地,從使用的月份起免繳土地使用稅5年至10年;
(七)由財政部另行規定免稅的能源、交通、水利設施用地和其他用地。
㈣ 軍事用地採用行政劃撥,土地需要交納哪些費用
軍事用地由國家根據軍事單位的需要,在全國范圍內無償劃撥,軍方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如果該用地需要拆遷、補償青苗等費用的,由中國政府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給予支付。
無論任何情況下,軍事用地需求永遠排第一位!
㈤ 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交契稅嗎還要交哪些稅
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經批准轉讓房地產時,應由房地產轉讓者補繳契稅。其計稅依據為補繳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或者土地收益。以劃撥方式承受國有土地使用權不徵收契稅,轉讓時補繳。
一、根據《契稅暫行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
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
2、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
3、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稅不屬於契稅的徵收范圍。
二、《契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一條: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經批准轉讓房地產時,應由房地產轉讓者補繳契稅。其計稅依據為補繳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或者土地收益。
四、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有關契稅問題的通知》第二條規定,先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後經批准改為出讓方式取得該土地使用權的,應依法繳納契稅,其計稅依據為應補繳的土地出讓金和其他出讓費用。
五、以劃撥方式承受國有土地主要是: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項目用地;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要交什麼稅
一、土地取得費:
1、集體土地:征地補償、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
2、城鎮土地:房屋及構築物補償費、徵收安置補助、停業損失補償費;
二、相關稅費:
1、集體土地:耕地佔用稅、耕地開墾費、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征地管理費;
2、城鎮土地:徵收管理費或服務費(評估費等);
三、土地開發費:
1、基礎設施配套費。
2、公共事業建設配套費。
四、開發利息(開發期投入開發資金佔用利息)。
五、土地開發利潤(開發企業的利潤)。
注意:經過縣級政府或者以上政府批準的土地就是指劃撥土地,劃撥土地使用者還需要先繳納一定的補償費、以及安置等費用後,再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是將國有土地的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一種行為。
㈥ 劃撥土地需要交納土地增值稅么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四十條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按規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准予轉讓的,應當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並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報批時,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決定可以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轉讓方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將轉讓所獲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繳國家或者作其他處理。
據《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規定,計算增值額的扣除項目包括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以行政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為轉讓土地使用權時按規定補交的出讓金。因此轉讓國有劃撥用地補繳的土地出讓金屬於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計算土地增值稅時允許扣除。
(6)通過劃撥方式要支付土地使用費嗎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54條明確規定:「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應當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設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
1、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2、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3、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國土資源部頒布了《劃撥用地目錄》(國土資源部令第9號),對上述可以劃撥的四類用地范圍進行了具體細化,因此只有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建設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方可以劃撥方式提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劃撥土地使用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地增值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㈦ 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是無償的嗎
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取得具有無償性。
1990年5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暫行條例」)頒布以前,國家建設用地,包括國家進行經濟、文化、國防建設以及興辦社會公共事業,需要徵用集體所有的土地或者使用國有土地的,都是採取無償劃撥的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
無償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因遷移、解散、撤銷、破產或者其他原因而停止使用的,由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收回無償劃撥的土地。
對無償劃撥土地使用權,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根據城市建設發展需要和城市規劃的要求,可以無償收回。無償收回劃撥土地使用權時,對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給予補償。
(7)通過劃撥方式要支付土地使用費嗎擴展閱讀
無償劃撥的土地類型
1、國家投資的黨政軍機關、行政事業辦公用地、住宅建設用地以及軍事用地;
2、城市公共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3、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項目用地;
4、國辦大專院校和中小學的建設用地;
5、國營工業建設用地,包括新建國營工業企業,以及各類工業企業(不含外商投資企業)在劃撥用地的廠區內新建、改擴建與原用地性質相同生產型項目和建設與生產有關的輔助設施(如辦公室、化驗室、展銷室、倒班宿舍、職工浴池、食堂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劃撥土地使用權
㈧ 通過劃撥方式取得土地,是否需要交納土地價款
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所以有可能需要交,也有可能不用交
㈨ 劃撥土地是否應該繳納土地有償使用費
是否應該,這個無法評價,但從法律上講,既然是劃撥的,那就是無償使用,也就是不需要交納土地使用費。
㈩ 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一般是無期限而且無償使用的土地,為什麼還要繳納土地租金
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沒有具體的使用年限,只要地上物不滅失,國家不徵用專,土地使用權就存在屬。但劃撥土地上的房屋在轉讓時,需要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辦理轉讓審批手續,補交土地出讓金。
也就是說劃撥的土地在市場上交易,就得交土地出讓金。土地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屬於自己,如果國家徵用此類土地上的房屋,將根據土地出讓的剩餘年限,結合當時的地段價值,做相應補償,而劃撥土地在國家徵用時,沒有土地補償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