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業所得稅匯算折舊費怎麼辦
《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2006)》(財會[2006]3號)第十四條規定,企業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第十五條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而《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五)電子設備,為3年。
實際工作中,多數企業的會計方法與稅法規定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企業出於各種原因,會計折舊年限長於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
現實工作中,對於會計折舊長於稅法最低折舊年限有兩種處理方法。
一是視為會計與稅法無差異,不進行納稅調整。
二是企業能夠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正確核算因稅法與會計規定的折舊年限不一致產生的暫時性差異(時間性差異)的,經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後,在年度納稅申報時,可就該類固定資產的會計折舊額與依照稅收規定確定的折舊額的差異進行納稅調整。
第二種做法在上市公司會計處理中,屢有應用,其折舊變更的作用是即調節增加會計利潤,提高業績水平,又不致於付出納稅成本。
案例
2011年11月16日,剛剛完成定向增發的盾安環境發布公告,董事會決定變更固定資產折舊會計估計,將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內蒙古盾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多晶硅業務機器設備折舊年限由10年,改按20年計提。資料顯示,盾安光伏目前機器設備價值約為10億元,本次會計估計變更前後年折舊額的差異額約為4750萬元。從而使盾安光伏年凈增加利潤4750萬元。
面對業績的壓力,一些上市公司進行紙上自救,將延長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作為增加利潤的一種手段。如:北京北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從2011年07月01日起,將房屋建築物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由目前的20年調整為20-50 年。
上市公司延長折舊,目的在於一些上市公司會計核算時有意延長固定資的折舊年限,減少折舊費用,增大會計利潤,由於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根據稅法最低折舊年限進行納稅調減,應納稅所得額並沒隨會計利潤同步增大,企業所得稅也就沒有額外付出。
上市公司這種做法是否合法呢?
分析一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折舊是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應允許按稅法規定的最低年限扣除。
分析二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通知》(國稅發[2008]101號)文件及《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補充通知》(國稅函[2008]1081號)文件規定,主表第15行「納稅調整減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進行納稅調整減少的金額。本行通過附表三《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調減金額」列計算填報。以及附表九《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表》填報說明:
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計算提取折舊、攤銷的資產原值(或歷史成本)的金額。
第2列「計稅基礎」,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定計算稅前扣除折舊、攤銷的金額。
第3列: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計算提取折舊、攤銷額的年限。
第4列: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定計算稅前扣除折舊、攤銷額的年限。
第5列: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計算本納稅年度的折舊、攤銷額。
第6列: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定計算稅前扣除的折舊、攤銷額。
第7列:金額=第5-6列。如本列為正數,進行納稅調增;如本列為負數,進行納稅調減。
按照以上文件規定,如果企業會計計提的折舊年限長於稅法規定年限,可以進行納稅調減。
分析三
企業當年應計提而未計提的折舊可以依據《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允許補計補提。
例:某公司2010年發現少計提了2008、2009兩個年度的固定資折舊20萬元並予以補提。那麼,該企業在2010年度所得稅匯算時,可以在稅前扣除。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說明以前年度少計提的折舊只能在當年進行稅前扣除。此外,《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納稅人超過應納稅額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發現後應當立即退還;納稅人自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三年內發現的,可以向稅務機關要求退還多繳的稅款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稅務機關及時查實後應當立即退還;涉及從國庫中退庫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國庫管理的規定退還。
對於企業以前年度應當計提而未計提的折舊等費用,如果不超過三年,可以在企業會計上作補提處理,企業所得稅不在補提年度調整,而應追溯到應當計提、攤銷的年度進行稅前扣除。
納稅人發現少計提折舊,可以扣除,那麼,延長折舊年限,按照稅法最低折舊年限扣除也應該是合法、合理的。
綜合上述分析,企業會計折舊方法比稅法最低折舊年限長,所計提的折舊少,可以作納稅調減。但其會計處理方法,應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並且一經確認調整,不得變更,同時,應建立資產折舊納稅調整台賬。
『貳』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有一張表《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是不是需要調整折舊、攤銷的資產
1資產攤銷表需要如實填寫,沒有折舊可以填0,年限也如實填寫
2表三葉是一樣,版不論有沒權有納稅調整都要填寫,
3,滯納金
填營業外支出的罰款支出應該沒問題,不過我們公司會計師稅審報告是把它放在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一欄的,其實不要緊的
『叄』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為啥職工薪酬和資產折舊攤銷要記入納稅調增
如果計入職工薪酬的工資薪金有不允許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部分,資產折舊攤銷超過內稅法允許折舊攤銷的容部分,比如,給非在本企業任職受雇的人員發放工資薪金,不允許扣除;會計賬上折舊年限小於稅法規定的最短折舊年限,多計提的不允許扣除,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要進行納稅調增。以上回答希望對您有幫助,謝謝。
『肆』 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表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你好!
就是填寫原值
如有疑問,請追問。
『伍』 固定資產的折舊在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怎樣扣除呢
詳見相關固定資產的稅務處理,解讀如下:
企業的各項資產,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存貨等,以歷史成本為計稅基礎。歷史成本是指企業取得該項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支出。企業持有各項資產期間資產增值或者減值,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該資產的計稅基礎。
一、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
1. 外購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2. 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以竣工結算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3.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以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租賃合同未約定付款總額的,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其中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對融資性租賃的資產,仍按承租人出售前原賬面價值作為計稅基礎計提折舊。
4. 盤盈的固定資產,以同類固定資產的重置完全價值為計稅基礎;
5. 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
6. 改建的固定資產,除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及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外,以改建過程中發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計稅基礎。其中企業對房屋、建築物固定資產在未足額提取折舊前進行改擴建的,如屬於推倒重置的,該資產原值減除提取折舊後的凈值,應並入重置後的固定資產計稅成本;如屬於提升功能、增加面積的,該固定資產的改擴建支出,並入該固定資產計稅基礎。
7. 企業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後,由於工程款項尚未結清未取得全額發票的,可暫按合同規定的金額計入固定資產計稅基礎計提折舊,待發票取得後進行調整。但該項調整應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後12個月內進行。
二、固定資產折舊
(一) 折舊范圍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准予扣除。
下列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扣除:
1. 房屋、建築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
2. 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3. 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4. 已足額提取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5. 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
6. 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7. 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資產,其計算的折舊、攤銷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8. 其他不得計算折舊扣除的固定資產。
其中對房屋、建築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和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按會計准則規定應計提折舊,稅收規定其折舊不能稅前扣除,匯算清繳過程中應注意納稅調增。
(二)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及折舊年限
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
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l 房屋、建築物,為20年;
l 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l 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l 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l 電子設備,為3年。
(三) 可在稅前扣除的加速折舊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下述兩種情況,可以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包括:
l 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
l 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
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最低折舊年限的60%;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
(四) 折舊調整
1.政策規定
企業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後,由於工程款項尚未結清未取得全額發票的,可暫按合同規定的金額計入固定資產計稅基礎計提折舊,待發票取得後進行調整。但該項調整應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後12個月內進行。
新稅法實施前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企業已按原稅法規定預計凈殘值並計提的折舊,不做調整。新稅法實施後,對此類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可以重新確定其殘值,並就其尚未計提折舊的余額,按照新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減去已經計提折舊的年限後的剩餘年限,按照新稅法規定的折舊方法計算折舊。新稅法實施後,固定資產原確定的折舊年限不違背新稅法規定原則的,也可以繼續執行。
企業對房屋、建築物固定資產在未足額提取折舊前進行改擴建的,如屬於推倒重置的,按重置後的固定資產計稅成本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後的次月起,按照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一並計提折舊;
『陸』 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附表九《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表》中本期折舊、攤銷額怎麼填
本期折舊、攤銷額有2個數,1個是會計數,另1個是稅收數,會計數是指你本年會計提取的折舊數,內按固定容資產類別進行填報,將全年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按類別分開填,稅收數是指按稅法規定應提取的金額,如果沒有增加或減少固定資產提取的年限,一般2個數都是一樣的,主要是反映加快提取折舊的情況。
『柒』 所得稅匯算清繳資產折舊攤銷明細表的稅收攤銷如果企業只提半年折舊
有一個福建國稅對於此問題的答復,您可以參考下
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五十九條規定:「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請問,生產企業臨時性停產或季節性停工期間,固定資產是否要停止計提折舊、若會計上已經計提折舊,在稅收上是否要進行納稅調整?
處理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生產企業臨時性停產或季節性停工期間,應向稅務機關備案,停止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若會計上已經計提折舊,在稅收上應做納稅調整。
由此可見應該是按半年來算。停產期間即使計提折舊也是無法扣除的。不過畢竟不是國家稅務總局的解釋,可能各個地區具體施行的方案不太一樣。建議實際去做的時候咨詢下主管稅務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