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固定資產之前都沒有計提折舊,後面怎麼提啊還是直接不用計提了
現在開始計提,可以從4月補,也可以從這月提取,不補提。可以根據自己企業情況辦。
❷ 以前年度未計提的費用及折舊,在以後年度能補提嗎
以前年度少計提的折舊只能在當年進行稅前扣除。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和《稅收征管法》的有關規定,追補確認在該項資產損失發生的年度扣除,而不能改變該項資產損失發生的所屬年度。
根據上述規定,對於以前年度應當計提而未計提的折舊等費用,也應當按照權責發生制的要求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即在應當計提、攤銷的年度進行稅前扣除。
因此,你公司以前年度少計提的折舊只能在當年進行稅前扣除。
補提以前年度的折舊需計入以前年度損益,不影響本年度的損益,賬務處理如下: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累計折舊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公司停止運營之前沒有計提攤銷完的費用和折舊是否還需要計提和攤銷擴展閱讀: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本年度發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以及本年度發現的重要前期差錯更正涉及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生的需要調整報告年度損益的事項,也可以通過本科目核算。
二、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調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潤或減少以前年度虧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調整減少以前年度利潤或增加以前年度虧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由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增加的所得稅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等科目;由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減少的所得稅費用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經上述調整後,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本科目如為貸方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如為借方余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本科目結轉後應無余額。
❸ 請問什麼叫做計提、分攤、攤銷,謝謝
1、計提就是計算和提取。按規定的比率與規定的基數相乘計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個規定的基數上(如支付的合法員工薪酬),乘以規定的比率(如應付福利費全國規定的都是工資的14%),按此方法計算出來的就是應提取的應付福利費過程,計入應付福利費科目就是對後一句話的解釋。
2、分攤,是確定成本的各項成本對象,把各項成本分攤或分配給各產品、工序、任務、或部門。費用分攤是指將各部門、各產品之間的共同費用進行分攤,便於各生產成本的科學計算。
費用分攤的原因在於:
1)現代化生產導致共同費用的出現,而高科技進一步提高了共同費用的比例 ,共同費用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2)從科斯關於企業的討論我們可以知道,既然企業仍然能節約交易成本,共同費用就不可避免。
3、攤銷(Amortization)指對除固定資產之外,其他可以長期使用的經營性資產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攤購置成本的會計處理辦法,與固定資產折舊類似。攤銷費用計入管理費用中減少當期利潤,但對經營性現金流沒有影響。
(1)常見的攤銷資產如大型軟體、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和開辦費,它們可以在較長時間內為公司業務和收入做出貢獻,所以其購置成本也要分攤到各年才合理。
(2)攤銷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與折舊一樣,可以選擇直線法和加速法來攤銷無形資產。從金額上看,一般情況下,攤銷的費用相對於折舊費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說,大多數公司固定資產要遠遠大於無形資產,因此攤銷和折舊一般會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區分。
(3)公司停止運營之前沒有計提攤銷完的費用和折舊是否還需要計提和攤銷擴展閱讀:
根據《稅法細則》第四十九條規定,企業籌辦費應自開始生產經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期不少於5年。土地使用權應作為無形資產單獨計算攤銷。無形資產的攤銷期,凡合同有年限規定的,按合同規定的年限攤銷,無合同規定的,按不少於10年的期限攤銷。
費用分攤的基本原則:
(1)費用分攤與持續的成本降低
費用分攤應當能夠促進內部形成持續的成本降低機制。
例如,在水電費分攤中,如果輔助部門用電、用水"免費",可能的後果會是什麼?
(2)費用分攤應當能促進企業內部的合作
此時,要注意隔離成本分配與非隔離成本分配的問題。隔離成本分配可以使各部門各司其職,適用於各部門之間關系不緊密的情況,但是容易造成內部的不合作;非隔離成本分配會使各部門之間相互影響,它鼓勵必要的合作與相互監督,但是,操作不當容易造成新的大鍋飯。
計提的功能:
1、在權責發生制前提下,預先計入某些已經發生但未實際支付的費用。
2、根據制度規定,計算、提取有關的(留存、減值)准備。
3、預計某些應付賬款。
4、其他符合會計制度的預計項目。
參考資料:攤銷-網路費用分攤-網路計提-網路
❹ 公司現在沒有收入,只有費用支出,購進的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的折舊和攤銷能不按月折舊和攤銷嗎,按季度
企業應當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沒有按季度折舊、攤銷的規定。
❺ 不需用和未使用的固定資產是否計提折舊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企業對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資產也應計提折舊,計提的折舊計入當期管理費用(不含更新改造和因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資產);因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根據受益原則計入相關成本費用。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十四條規定,企業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但是,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除外。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應用指南規定:
一、固定資產的折舊
(一)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一條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准予扣除。
下列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扣除:
(一)房屋、建築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但是,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除外。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房屋、建築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稅前扣除。
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應通過「累計折舊」科目核算,依據用途計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當期損益科目。
1、企業生產製造車間使用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費用計入製造費用;
2、企業管理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費用計入管理費用;
3、企業銷售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費用計入銷售費用;
4、企業自行建造固定資產過程中使用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費用計入企業在建工程的初始成本;
5、企業經營性租出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費用計入企業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6、企業未使用的固定資產,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管理費用;
7、不需用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費用。
8、融資租賃固定資產,參照上述七項計提折舊費用。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製造費用/管理費用/在建工程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等
貸:累計折舊
當月應結轉損益及成本。
❻ 停產期間固定資產折舊還攤銷嗎
你買了設備,固定資產就一直提折舊,直到提完為止
❼ 未使用和不需要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嗎
企業應當對未使用的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但是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除外;且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
不需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有:
(1)房屋、建築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
(2)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3)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4)已足額提取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5)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
(6)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7)其他不得計算折舊的固定資產。
(7)公司停止運營之前沒有計提攤銷完的費用和折舊是否還需要計提和攤銷擴展閱讀:
企業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後,由於工程款項尚未結清未取得全額發票的,可暫按合同規定的金額計入固定資產計稅基礎計提折舊,待發票取得後進行調整。
但該項調整應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後12個月內進行。
在暫估價與實際取得的發票金額有出入時,會計上按照「重要性原則」不再進行追溯調整折舊額,只調整資產的入賬價值,而稅法上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要求調整已計提的折舊,並調整相關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並計算補繳或退還企業所得稅。
❽ 企業停業可不可以暫停計提折舊和攤銷長期待攤費用
不可以。固定資產折舊正常情況下都要按月計提,除非季節性停用、已提足折舊繼續使用的等回等特殊情況答不允許計提折舊的要停止提取。企業停業並不是破產解散,相關費用支出還在發生,所以折舊和待攤費用應該照常提取並記賬
❾ 不需要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不需要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不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1.土地;
2.房屋、建築物以外未使用、不需要以及封存的固定資產;
3.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和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4.已提足折舊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5.按照規定提取維簡費的固定資產;
6.已在成本中一次性列支而形成的固定資產;
7.破產、關停企業的固定資產;
8.財政部規定的其他不得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的固定財產,不得計提折舊。
我國准則規定,除下列情況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①已提足折舊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②單獨計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③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④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⑤處於更新改造過程中的固定資產。
⑥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
除上述情況外,均須計提折舊。
應計折舊的7種特殊情況(下列情況均需計提折舊):
①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②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③不需用固定資產
④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結算的固定資產(竣工決算後調整資產價值,但不調原計折舊)
⑤因經營任務變更而停用的固定資產
⑥因季節性經營而停用的生產設備
⑦因修理而停用的設備(屬於資本化除外)
(9)公司停止運營之前沒有計提攤銷完的費用和折舊是否還需要計提和攤銷擴展閱讀:
當月新增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下月開始計提折舊;當月減少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下月開始不計提。
無形資產與固定資產恰恰相反:
當月增加的無形資產,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的無形資產,當月不再攤銷。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注意問題:
1.注意計提折舊的范圍,按現行企業會計准則規定,除以下情況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a.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b.按照規定單獨計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c.處於更新改造過程中的固定資產。
2.未使用的機器設備、儀器儀表、運輸工具、工具器具、季節性停用也要計提折舊。
3.注意再計提固定資產這就是應考慮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4.注意折舊期間跨年度時年折舊額的確定。
固定資產提取的折舊額大小受計提折舊基數、凈殘值、折舊年限、折舊方法等因素的影響,《企業會計准則》(簡稱准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簡稱稅法)分別對固定資產折舊的提取作了相應規定。
只有把握固定資產計提舊的因素,才能保證計提的折舊額正確,納稅不受影響。現就影響固定資產折舊額的各因素分別從准則、稅法作以比較。
全面把握影響固定資產折舊的因素,能保證計提的折舊額正確,但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中,還會遇到一些例外情況,現從以下幾種情況來說明如何計提折舊。
❿ 公司計提折舊和攤銷無形資產
《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
第十八條 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並根據用途回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答當期損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十一條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准予扣除。
第五十九條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本條例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根據上述文件規定,折舊應當按月計提,但只要不跨年,靈活計提也無大礙。
攤銷無形資產的情況同累計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