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投資性房地產從成本模式轉換公允模式盈餘公積怎麼算的
轉換日,當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部分,按照公司的提取盈餘公積比例提取。內
利潤某項投資性房容地產A在2017年6月30日轉換日。賬面價值為190萬元(賬面余額250萬元,計提折舊60萬元,無減值准備),公允價值200萬元。
會計分錄:借:投資性房地產-A-成本 200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60
貸:投資性房地產250
其他綜合收益10
這個10萬就需要提取盈餘公積了,如果按照10%來提起的。就可以細分為:
貸:投資性房地產250
盈餘公積1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9
㈡ 無形資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
投資性房地產轉換有兩種模式:成本模式、公允價值模式。
成本模式:按「賬面余額」各科相對結轉
借 投資性房地產—土地使用權
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貸 無形資產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攤銷
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
公允價值模式:按「賬面余額」,公允價值小於賬面價值的,借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差額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計入資本公積是對利潤表盈餘監管的要求,控制操控虛增利潤。
借 投資性房地產—成本(公允價值)
貸 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
㈢ 成本模式轉換為公允價值模式的題
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的,應當作為會計政策變更處理,將計量模式變更時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調整期初留存收益(差額90%為未分配利潤,10%為盈餘公積 )
以下金額單位為萬元
借:投資性房地產—寫字樓—成本(計量模式變更日的公允價值)2012年1月1日: 13000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或攤銷)(成本模式下計提的折舊或攤銷): 2100
盈餘公積和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差額)500X90%=450
盈餘公積 按凈利潤的10%提取盈餘公積 500X10%=50
貸:投資性房地產--寫字樓(原價):15600
土地使用權的分錄原理同上:
㈣ 成本模式轉換為公允價值模式的題
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的,應當作為會計政策變更處理,將計量模式變更時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調整期初留存收益(差額90%為未分配利潤,10%為盈餘公積
)
以下金額單位為萬元
借:投資性房地產—寫字樓—成本(計量模式變更日的公允價值)2012年1月1日:
13000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或攤銷)(成本模式下計提的折舊或攤銷):
2100
盈餘公積和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差額)500X90%=450
盈餘公積
按凈利潤的10%提取盈餘公積
500X10%=50
貸:投資性房地產--寫字樓(原價):15600
土地使用權的分錄原理同上:
㈤ 投資性房地產計量模式由成本模式轉為公允模式,公允價值和賬面價值的差額若在借方如何處理
轉為自用時,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借: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
貸: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或借)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或借)
㈥ 會計類投資性房地產由成本模式轉為公允模式計量
錯誤:
轉換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2400-2400/30*2.5=2200,公允價值=2000*1.5=3000
借:投資收益房產—成本 3000
累計折舊 200
貸:固定資產 2400
資本公積 800
看準則講解:
2.自用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
企業將自用房地產轉換為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應當按該項土地使用權或建築物在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借記「投資性房地產(成本)」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或累計折舊,借記「累計攤銷」或「累計折舊」科目;原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科目。同時,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小於賬面價值的,按其差額,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待該項投資性房地產處置時,因轉換計入資本公積的部分應轉入當期損益。
㈦ 在投資性房地產核算中成本模式和公允價值模式的定義是什麼
(一)成本模式
該模式要求企業對會計要素的記錄應以經濟業務發生時取得的成本為標准進行計量、計價。按照這一標准,資產的取得、耗費和轉換都應按照取得資產時的實際支出進行計量計價和記錄。採用此模式一方面是基於企業傳統的習慣性操作;另一方面,成本模式的初衷是:認為企業對外公布的資產負債表的目的不在於以市場價格表示企業資產的現狀,而在於通過資本投入與資產形成的對比來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這種對比需以成本計量為基礎。
(二)公允價值模式
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對公允價值的定義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當事人自願據以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我國《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中對公允價值的定義與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對公允價值的定義大體一致,准則規定,「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由此可見,公允價值最大的特點是來自於公平交易的市場,參與市場交易的理性雙方充分考慮了市場信息後達成共識的市場交易價格即為公允價值。
㈧ 投資性房地產從成本模式轉換公允模式盈餘公積怎麼算
非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公允價值模式投資性房地產
若是公允價值大於回賬面價值:
借:投資性房地產答——成本(公允價值);
累計折舊(累計攤銷);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存貨跌價准備)。
貸: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開發產品);
其他綜合收益。
若是公允價值小於賬面價值: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公允價值);
累計折舊(累計攤銷);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存貨跌價准備);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開發產品)。
注意:這里是由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開發產品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公允模式計量。
若是投資性房地產由成本模式轉換為公允模式,屬於會計政策變更,需要追溯調整,會計分錄如下: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貸:投資性房地產;
遞延所得稅負債;
盈餘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㈨ 投資性房地產由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的分錄是怎樣的
樓上講的是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即房地產持有性質的轉變,有固定資產(為生內產,管理等持有)轉容變為投資性房地產(賺租金)。
而對企業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可以有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進行計量,對計量模式轉換,應按照會計政策變更進行會計處理。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轉換日的公允價值計量)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或攤銷)
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
貸:投資性房地產(轉換日原賬面余額)
盈餘公積(也可能在借方)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也可能在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