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R&D的成本是計入什麼賬戶的 是怎麼攤銷的
對於研發成本,新舊會計准則有較大不同,簡述如下
舊會計准則中:
對研發費用的會計處理採用與美國相同的方法,即將其全部計入當期損益。研發費用在發生當期直接予以費用化,等到研發成功後按法律程序申請取得無形資產,再依法將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聘請律師費等中介費用資本化,並在一定期限內進行攤銷。我國2001年出台的《會計准則-無形資產》規定:自行開發並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按依法取得的注冊費、聘請律師費等費用,作為無形資產的成本,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材料費用,直接參與開發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租金、借款費用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新會計准則中:
新准則對研究開發費用的費用化進行了修訂: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應當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分別按本准則規定處理。研究費用依然是費用化處理;進入開發程序後,對開發過程中的費用如果符合相關條件,就可以資本化。對於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定義,新會計准則有以下具體規定:
首先,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研究階段,是指為獲取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並理解它們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劃調查。而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開發階段,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應用於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證明下列各項時,應當確認為無形資產:
此外,關於研發支出被確認為無形資產以後的後續計量問題, 研發支出被確認為無形資產後,應當按照對無形資產的後續處理方法進行相關的攤銷和計提減值准備和相關披露。
詳細描述請參考鏈接:
㈡ 請問企業研發費用如何分攤到各個產品中去啊
可以分清用途的,比如發票上的內容對應某一項目的,歸集到明確項目
已經產生收益的,可以按照產生收益的比重進行分攤
還不行的盡量以合理支出為目的進行分攤
㈢ 產品開發的費用要不要計入產品的成本中
開發時,應該是沒有成品的才對。
新產品開發,可以加計50%扣除,減少交所得稅。
你要是沒有作為開發費用就要以後攤銷,要計入產品成本中去,你就不要作開發費用。
㈣ 研發費用應該怎麼處理
《中華人民共來和國企自業所得稅法》對研發費用要求分別兩種情況進行處理,「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㈤ 如何理解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加計攤銷規定
依據財稅[2013]70號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第一條的規定,以及國稅發[2008]116號文《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第四條的規定,研究開發的項目要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公布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07年度)》的規定,可以納入稅前加計扣除的研究開發費用范圍包括: 1)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以及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技術圖書資料翻譯費, 2)從事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 3)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補貼。 4)門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或租賃費 5)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軟體、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 6)專門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製造費 7)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 8)研發成果的論證、評審、驗收費用 9)企業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為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10)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維修等費用。 11)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 12)新葯研製的臨床實驗費 13)研發成果的鑒定費用 上述研發費用范圍的調整是從2013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不是僅針對中關村高新,而是全國高新適用。
㈥ 研發支出 如果形成無形資產的 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是什麼意思是加計扣除嗎
企業會計准則規定,有關研究開發支出區分為兩個階段,研究階段的回支出應當費用化計入當期答損益,而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以後發生的支出應當資本化作為無形資產的成本;稅法規定,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未形成無形資產的,是指研發支出全部都沒有形成無形資產那塊研發支出。它包括研究階段支出和費用化的開發階段支出。
未形成無形資產的,是按照50%加計扣除,所以未形成無形資產的,是按照150%加計扣除不對.
㈦ 如何將企業研發費用計入產品成本
研發費用是計不到產品成本的。
研發費用不形成資產的直接計入管理費用。
研發費用形成資產的計入無形資產。
只有攤銷的無形資產才有可能計入到產品的成本里。
㈧ 研發費用怎樣進行賬務處理
摘要:企業研究費用的會計核算直接關繫到財務報告的質量。企業對研究與開發費用處理的會計核算沿襲傳統模式,使用研發費用的數據來反映企業價值時產生了很大的偏差。巨大的研發費用也成為部分企業操縱利潤的重要方式,造成會計信息失真,正確的會計處理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關鍵詞: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研發費用;公司企業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技術創新上,如何才能在市場中獲得生存機會,研究與開發投入對於企業發展核心競爭力發揮關鍵作用。本文對企業研發費用會計核算及管理問題進行探討。
一、公司研發費用核算及管理的現狀與問題
(一)資本化及費用化界定
合理的界定研發支出費用化還是資本化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直接關聯企業研發費用的歸屬,同時,直接影響企業的年度經營業績,避免企業人為的操縱利潤。如果將資本化的研發費用計人企業的當期損益,大量的研發支出沒有形成資產卻抵減公司的當期利潤,研製結束形成無形資產後取得收入無相應的成本費用進行匹配,不能公允的反映企業各個會計期間的經營業績,使公司資產的價值沒有體現,企業管理層可能會為了保持較高的利潤水平而大幅削減研究開發費用,導致企業的短期行為,嚴重影響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最終損害股東權益。
㈨ 研發公共費用如何確定分攤標准
在中小企業的會計實務工作中,時常會遇到一些公共費用的分攤問題。比如:同一項費用需要在二個或二個以上的企業之間分攤,或者同一項費用需要在同一企業的不同分支機構之間分攤等。由於這些公共費用取得時只能有一個企業或機構能取得合法的原始憑證,而且這個企業或單位應當負擔的費用金額又與原始憑證的票面金額不符,然而同時需要在幾個企業或單位中進行會計處理,顯得有些依據不足,尤其是對那些會計新手來說甚至感到束手無策。筆者認為,公共費用的分攤可以通過如下方法來進行會計處理:
1、利用費用分割單進行分割的會計處理方法。這種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由一個企業或單位墊付資金,從提供資產、勞務的單位或個人手中獲得原始憑證後,編制費用分割單一式多份(每個費用承受單位一份),按既定的標准(如:協議約定的比例、工作量分配標准等)分配各承受單位應分擔的金額,再由各承受單位簽名並蓋章確認;墊付資金的企業或單位留存從提供資產、勞務的單位或個人手中獲得的原始憑證,並以其和費用分割單一並作為依據編制會計憑證,進行會計處理;其他費用承受企業或單位以從提供資產、勞務的單位或個人手中獲得的原始憑證的復印件和費用分割單作為依據編制會計憑證,進行會計處理。
會計處理是:費用承受企業以上述依據編制會計憑證:借:管理費用等相關科目,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這種方法的特點是:費用來源及原始金額明確,費用劃分標准公開,便於承受單位理解和接受。但對於費用承受單位不在同一個地區或者分攤的費用以及涉及增值稅的抵扣時這種方法不完全適用。
2、分別收入與支出的會計處理方法。雖然會計制度與稅收制度已經分離,但在具體操作時也有必要作相應的衡接。由於費用承受單位不在同一地區,有關監督部門不便按費用分割單對其費用的查證確認,故用費用分割單的形式進行費用分攤就不適合;由於我國增值稅採用按票扣稅的辦法扣抵進項稅,而且採用電子稅控系統驗證扣稅,對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來說,按費用分割單的辦法分攤費用無法進行正確的進項稅額抵扣。基於這些原因,費用分攤可以採取分別收入與支出的會計處理方法。這種方法的基本思路是:費用主承受單位將應分攤給其他單位的費用作為本單位的一種兼營業務來處理,即:由一個費用主承受企業或單位墊付資金,從提供資產、勞務的單位或個人手中獲得原始憑證後,將其全額作為支出處理,再按其他承受單位應分攤的金額分別承受單位開出發票作為收入,其他費用承受單位按主承受單位所開發票作為支出會計處理的依據進行會計處理。
用這種方法分攤費用時,費用主承受單位的會計處理是:以提供資產、勞務的單位或個人提供的原始憑證為依據,按本企業或單位應負提的金額借記相關費用,按應分攤給其他費用承受單位的費用金額借記「其他業務支出」,按票面註明的增值稅借記「應交稅金-進項稅」,按原始憑證價稅總金額貸記銀行存款或現金;按開給其他費用承受單位發票上的價稅合計借記銀行存款或現金,按適用稅率應計的稅額貸記「應交稅金-銷項稅」,按應分攤給其他費用承受單位的費用金額貸記「其他業務收出」。其他費用承受單位按主承受單位開具的發票上的費用額借記相關費用,按票面註明的增值稅借記「應交稅金-進項稅」,按價稅合計貸記銀行存款或現金。
3、分別費用承受單位開票的會計處理方法。提供資產、勞務的單位或個人,能夠分別按費用承受單位開票時,由提供資產、勞務的單位或個人分別費用承受單位開予票據,費用承受單位據以作為會計處理的依據,借相關費用,貸銀行存款或現金。這一方法適用於提供資產、勞務的單位或個人所提供的資產、勞務能可靠地計量,同時易於在不同費用承受單位中劃分,而且提供資產、勞務的單位或個人願意配合開票的情形。
例如:甲、乙兩個企業同時參加一個商品展示會,合租了一個攤位,攤位費為10萬元,甲、乙協商各負擔50%,展覽館同意分別開出發票時,適應本辦法分攤費用。即:由展覽館分別甲、乙兩企業開出發票,甲、乙兩企業據以進行會計處理。
這種方法的特點是:簡便、直接,不存在墊付資金和費用承受單位之間的支付業務,各自持應分擔份額的票證作為會計處理依據。
4、直按由費用承受單位支付各自應分擔費用的會計處理方法。有些費用看起來是一種公共費用,但其實是可以分別受益單位支付的,在這種情況下採用直接支付的方法較為直觀。這種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按照費用承受單位的約定,各自承擔應負擔的費用金額或項目,並支付相應的費用金額,分別從提供資產、勞務的單位或個人手中取得憑據,各自進行會計處理,借相關費用,貸銀行存款或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