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債務重組中債務人的會計分錄
a公司(債權人)
借:應收帳款
117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170
債務重組損失=(1170-46.8)*30%=336.96
借:庫存商品
4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6.8
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
336.96
貸:應收帳款
383.76
其餘債務的償還期延至2011年6月30日。
b公司(債務人)
借:原材料
1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170
貸:應付帳款
1170
債務重組利得=(1170-46.8)*30%=336.96
借:應付帳款
383.76
貸:主營業務收入
4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
6.8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
336.96
其餘債務的償還期延至2011年6月30日。
B. 無形資產 債務重組
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的差額應該是50,000還是70,000?
應是70,000,賬面價值指凈值。
賬面價值=資產入賬時原值-折舊專或攤銷
應該計屬入 營業外收入------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 還是。。。?
以無形資產抵償債務:
借:應付賬款(賬面余額)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銀行存款
累計攤銷
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
貸:無形資產(賬面余額)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等
銀行存款(支付的費用)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應付債務賬面價值大於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之間的差額)
C. 債務重組雙方會計分錄
債權人:
借:無形資產 510000
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 281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7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91000【791000/1.13*0.13】
債務人:
借:庫存商品 7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 稅(進項稅額)91000【791000/1.13*0.13】
累計攤銷 40000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62000
貸:無形資產 600000
資產處置損溢 12000
營業處收入-債務重組 2810000
D. 營改增後債務重組會計分錄
所收款額大於債權的賬面價值但小於賬面余額時
借:銀行存款(實收款額)
借:壞賬准備回(已提准備)
貸:應收答賬款(賬面余額)
貸:資產減值損失
所收款額小於債權的賬面價值時:
借:銀行存款
壞賬准備
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
貸:應收賬款
債務人在債務重組中常涉及增值稅等流轉稅納稅事項。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規定,當債務人以實物資產抵償債務時,不僅應做債務重組的財務處理,而且應作計繳增值稅的財務處理。
增值稅納稅事項主要發生在以專利權等無形資產抵債的債務重組中,因為此種方式的債務重組,實質上也是債務人向債權人轉讓無形資產,應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規定,計繳增值稅。
此外,若債務重組涉及到消費稅的應稅項目時,還應依據消費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計繳消費稅。
E. 以無形資產清償債務,怎麼做會計分錄
以無形資產清償債務涉及某項專利權原以有計提減值准備作分錄
借:應付賬款—某單位
借: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
貸:無形資產—某項專利權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F. 無形資產的債務重組
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的差額應該是50,000還是70,000?
應是70,000,賬面價值指凈值。
賬面價值=資產入賬時內原值-折舊或攤銷容
應該計入 營業外收入------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 還是。。。?
以無形資產抵償債務:
借:應付賬款(賬面余額)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銀行存款
累計攤銷
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
貸:無形資產(賬面余額)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等
銀行存款(支付的費用)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應付債務賬面價值大於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之間的差額)
G. 無形資產的債務重組債務人的會計分錄為什麼貸方不是其他業務收入而是無形資產好奇怪
債務人以無形資產清償債務並不是讓售記入其他業務收入
借:應付賬款版 —債權人
借:應交權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借: 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
貸:無形資產 —某項專利權
(債務重組利得記營業外收入)
H. 無形資產怎樣做會計分錄
首先需明復確的是無形資產攤制銷方法包括直線法、生產總量法等。
企業選擇的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採用直線法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