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稿酬的稅收如何計算
我國的稅法規定,對於稿費或版稅收入的個人所得稅,其稅率規定為:稿酬所得適20的比例稅率,並按應納稅額減征30%。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發表取得的收入為一次,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具體的計算方法如下:
每次應繳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20%×(1-30%)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4000)-800
每次收入額(>4000)×(1-20%)
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對扣繳義務人按照所扣繳的稅款,付給2%的手續費。扣繳義務人可將其用於代扣代繳費用開支和獎勵代扣代繳工作做得較好的辦稅人員。但由稅務機關查出,扣繳義務人補扣的個人所得稅稅款,不向扣繳義務人支付手續費。
此外,本稅徵收適用殘疾人、烈屬、孤老、傷殘軍人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具體規定如下:
對持區、縣以上民政部門、殘聯有效證件的烈屬、傷殘軍人、孤老人員和殘疾人取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可減征30%的個人所得稅。
每次取得的收入按如下規定確定:
(1)個人每次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表同一作品(文字作品、書畫作品、攝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不論出版單位是預付還是分筆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該作品後再付稿酬,均應合並其稿酬所得按一次計征個人所得稅。在兩處或兩處以上出版,發表或再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稿酬所得,則可分別各處取得的所得或再版所得按分次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2)個人的同一作品在報刊上連載,應合並其因連載而取得的所有稿酬所得為一次,按稅法規定計征個人所得稅。在其連載之後又出書取得稿酬所得,或先出書後連載取得稿酬所得,應視同再版稿酬分次計征個人所得稅。
(3)作者去世後,對取得其遺作稿酬的個人,按稿酬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此外,如果讀者朋友還是不太明白的話,不妨參照如下更為白話的公式來進行計算:
稿酬所得以個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額或定率減除規定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定額減除費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減除20%的費用。
適用20%的比例稅率,並按規定對應納稅額減征30%,計算公式為:
(1)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1-20%)×20%×(1-30%)
例:某人因一篇小說出版,獲稿費20000元,後又取得加印又得稿費10000元。
第一次繳納個人所得稅:20000×(1-20%)×20%×(1-30%)=2240(元)
第二次繳納個人所得稅:(20000+10000)×(1-20%)×20%×(1-30%)-2240=1120
㈡ 納稅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什麼計算個人所得稅
全年工資30萬,稿費10萬,特許權使用費10萬,勞務報酬5萬,繳納三險一金6萬, 本年綜合所得收入為多少?
㈢ 有誰知道的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4
000元以內)=(特許權使用費所得-800)×20%
應納稅額(4
000元以上)=特許權使用費所得×(1-20%)×20%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一項特許權的一次許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作者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競價)取得的所得,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㈣ 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2019年1月1日起,抄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㈤ 新個稅法下,年度匯算時,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如何計算收入額
(一)收入額的確定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
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與修訂前一樣,繼續保持對稿酬所得的優惠政策)。
說明:此處的「收入額」已經是《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的「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
(二)減除費用標准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毎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按800元計算;毎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20%計算。
(三)預扣率和預扣預繳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適用20%至40%的超額累進預扣率,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20%的比例預扣率。
勞務報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
說明:此處的「勞務報酬所得」預扣率及預扣預繳稅額計算公式不適用於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的傭金收入計稅。
㈥ 2019年新個稅實施後,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費用減除標準是什麼
新個稅法對於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納稅內申報分兩步,首先容每次發放的時候預扣申報,可以減除相應的費用後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在按適用稅率計算申報預交
三項綜合所得以每次收入減除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減除費用: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預扣稅率,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是20%,勞務報酬:
所以你說的扣除費用只是預交的時候使用,匯算清繳的時候又要綜合重新計算了
㈦ 勞務報酬、稿酬與特許權使用費如何處理
根據2018年新《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專得以收入減除20%的費用後屬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按70%計算。對工資薪金所得以外的綜合所得,在減除必要的費用後計算收入額,以體現量能課稅、以凈所得征稅的原則。
㈧ 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著作權區別
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中,包括兩個所得,其中稿酬所得不按照特許權的使用費所的征稅,而是按照稿酬所得征稅。
稿酬所得:
(一)范圍:
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包括作者去世後,財產繼承人取得的遺作稿酬。
(二)性質:稿酬所得具有特許權使用費、勞務報酬等的性質。
(三)對報刊、雜志、出版等單位的職員在本單位的刊物上發表作品、出版圖書取得所得征稅問題
1.任職、受雇於報刊、雜志等單位的記者、編輯等專業人員,因在本單位的報刊、雜志上發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屬於因任職、受雇而取得的所得,應與其當月工資收入合並,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除上述專業人員以外,其他人員在本單位的報刊、雜志上發表作品取得的所得,應按「稿酬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2.出版社的專業作者撰寫、編寫或翻譯的作品,由本社以圖書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費收入,應按「稿酬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一)范圍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
(二)根據稅法規定,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的所得,對於作者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競價)取得的所得,屬於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所得,故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個人取得特許權的經濟賠償收入,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支付賠款的單位或個人代扣代繳。
(三)2002年5月1日起,編劇從電視劇的製作單位取得的劇本使用費,不再區分劇本的使用方是否為其任職單位,統一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如其他有關法規與本規定不符的,應按本規定執行。
㈨ 編劇取得的劇本使用費,按稿酬所得征稅還是按特許權使用費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答:對於劇本作者從電影、電視劇的製作單位取得的劇本使用費,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並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匯算。
個稅師(1+x個稅計算)證書可以提升專業知識和就業率。身邊很多人都在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