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合同履約成本,合同取得成本在某一時點的會計分錄有可能出現嗎
合同履約成本、合同取得成本在某一時點的會計分錄有可能出現,出現版在合同可以即時獲權得取得即刻履約
合同履約成本是當交易雙方的交易合同達成後,由於交易的達成與交易的執行往往存在著時空上的分離,因此,如何保證交易雙方忠實地履行已達成的交易合同是保證交易達成的又一重要因素。為了做好這一點,同樣又需要社會付出一定的資源。除了交易雙方為了這一目的而花費的費用以外,從社會整體上來看,需要抽調大量的人力、物力服務於該方面。
合同取得成本是核算企業取得合同發生的、預計能夠收回的增量成本的科目。簡單地說就是取得了合同後的所花的錢,例如取得某一個合同後,公司因為取得這一個合同給予的獎勵,傭金等。
② 對於合同取得成本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應設置什麼科目
合同的取得成本,在企業會計核算時,就應該設置好合同,資產合同負債,還有合同取得成本。是合同取得成本,就是指企業如果不發生該筆合同,就不會發生的費用。
③ 合同取得成本可否稅前一次性扣除
合同確認成本一般來說是可以進行一次性扣除的,可以幫助你恢復相應的情況。
④ 企業取得合同發生的增值成本當年攤銷時應計入什麼費用
合同取得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
⑤ 合同取得成本攤銷到銷售費用影不影響當年的營業利潤
影響
銷售費用是利潤表中的減項,只要有變動都影響當年利潤。
⑥ 合同取得成本計入什麼科目
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因簽訂合同產生的費用,如咨詢費、中費介、公證費、訴訟費、印花稅都登入管理費用明細賬中,在管理費用科目核算。
⑦ 合同取得成本什麼意思最好是通俗易懂的解釋一下
大白話就是為了得到合同而發生的成本,啥都算,亂七八糟的、沒法在別的科目下賬的都可以歸於此類。差旅費啦,補助啦,用品啦等等都行。但要注意,合同沒簽訂就不發生的費用不在此列,傭金啦什麼的不行。
⑧ 合同履約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最後要轉入主營業成本嗎
根據財會(2017)22號的規定(財政部關於修訂印發《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的通知),企業為履行合同發生的成本,不屬於其他企業會計准則規范范圍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作為合同履約成本確認為一項資產:
(一)該成本與一份當前或預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關,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或類似費用)、明確由客戶承擔的成本以及僅因該合同而發生的其他成本;
(二)該成本增加了企業未來用於履行履約義務的資源;
(三)該成本預期能夠收回。
企業為取得合同發生的增量成本預期能夠收回的,應當作為合同取得成本確認為一項資產;但是該資產攤銷期限不超過一年的,可以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增量成本,是指企業不取得合同就不會發生的成本(如銷售傭金等)。
企業為取得合同發生的、除預期能夠收回的增量成本之外的其他支出(如無論是否取得合同均會發生的差旅費等),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但是,明確由客戶承擔的除外。
特別說明:
根據上述規定,合同履約成本即產品的生產成本或勞務的投入成本,在成本發生時應通過「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勞務成本」、「開發成本」、「工程施工」等科目進行核算,完工時轉入「庫存商品」、「開發產品」等資產,銷售時再轉入「主營業務成本」等;合同取得成本是指簽合同的差旅費、銷售傭金等,簽合同的差旅費應記入「銷售費用」核算,銷售傭金應先記入「生產成本」等科目核算,再轉入「庫存商品」等資產,如果該資產攤銷期限不超過一年的,可以在發生時記入「銷售費用」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