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怎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根據《中華來人民共和國自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3號)第十九條規定:「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一)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B. 所得稅按收入核定徵收
《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包括:
(一)銷售貨物收入:
(二)提供勞務收入;
(三)轉讓財產收入;
(四)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八)接受捐贈收入;
(九)其他收入。
跟據上述規定,你所說的是爭取的。
C. 做生意利潤是按什麼來計算的
利潤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利潤率=(收入-成本)/收入
收入
收入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收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銷售貨物收入;
2)提供勞務收入;
3)轉讓財產收入;
4)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5)利息收入;
6)租金收入;
7)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8)接受捐贈收入;
9)其他收入。
成本
成本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生產成本(製造成本):主要是指為生產產品所使用的原輔物料、煤水電、機器折舊、工人工資、生產期間產生的廢品損失;
2)企業費用:指在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D. 納稅答疑:收取加盟費收入如何繳納增值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1《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一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下稱境內)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以下稱應稅行為)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納稅人,應當按照本辦法繳納增值稅,不繳納營業稅。」
第九條規定:「應稅行為的具體范圍,按照本辦法所附的《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執行。」
《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明確:銷售無形資產,是指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業務活動。無形資產,是指不具實物形態,但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產,包括技術、商標、著作權、商譽、自然資源使用權和其他權益性無形資產。
其他權益性無形資產,包括基礎設施資產經營權、公共事業特許權、配額、經營權(包括特許經營權、連鎖經營權、其他經營權)、經銷權、分銷權、代理權、會員權、席位權、網路游戲虛擬道具、域名、名稱權、肖像權、冠名權、轉會費等。
由此可見,收取加盟費是屬於銷售無形資產范疇,屬於增值稅征稅范圍。在適用稅率上,《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十五條規定:
「(一)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除本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規定外,稅率為6%。
(二)提供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築、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稅率為11%。
(三)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稅率為17%。
(四)境內單位和個人發生的跨境應稅行為,稅率為零。具體范圍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另行規定。」
因此,加盟費的增值稅適用稅率為6%。
E. 收入按照性質分為
收入按照性質分為: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轉讓財產收入,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接受捐贈收入,其他收入。財政撥款,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國債利息收入,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收入,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收入,符合條件的非營利公益組織的收入。
(5)特許權使用費收入要按收益期分攤擴展閱讀:
收入計算公式為:
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收入
F. 企業所得稅中,扣除廣告和業務宣傳費時,按銷售(營業)收入的15%的比例扣除。問銷售(營業)收入包括什麼
銷售(營業)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會計上的主營業務收入,二是會計上的其他業務收入,三是所得稅中的視同銷售收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於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等用途的,應當視同銷售貨物、轉讓財產或者提供勞務,但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6)特許權使用費收入要按收益期分攤擴展閱讀:
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收入:
(依據:營業收入)
第十二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所稱企業取得收入的貨幣形式,包括現金、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准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以及債務的豁免等。
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所稱企業取得收入的非貨幣形式,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股權投資、存貨、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勞務以及有關權益等。
第十三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所稱企業以非貨幣形式取得的收入,應當按照公允價值確定收入額。
前款所稱公允價值,是指按照市場價格確定的價值。
第十四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項所稱銷售貨物收入,是指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貨取得的收入。
第十五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二)項所稱提供勞務收入,是指企業從事建築安裝、修理修配、交通運輸、倉儲租賃、金融保險、郵電通信、咨詢經紀、文化體育、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教育培訓。
餐飲住宿、中介代理、衛生保健、社區服務、旅遊、娛樂、加工以及其他勞務服務活動取得的收入。
第十六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三)項所稱轉讓財產收入,是指企業轉讓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股權、債權等財產取得的收入。
第十七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四)項所稱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企業因權益性投資從被投資方取得的收入。
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按照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第十八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五)項所稱利息收入,是指企業將資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構成權益性投資,或者因他人佔用本企業資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貸款利息、債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
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債務人應付利息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第十九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六)項所稱租金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固定資產、包裝物或者其他有形資產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
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承租人應付租金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第二十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七)項所稱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G.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下列收入的確認正確的有( ).
正確的有: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版日權期確認收入的實現。接受捐贈收入,按照實際收到的捐贈資產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其他的是錯誤的。
企業權益性投資取得股息、紅利等收入,應以被投資企業股東會或股東大會作出利潤分配或轉股決定的日期,確定收入的實現,不是取得投資收益的日期。
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債務人應付利息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不是按收付利息的日期確認。
租金收入,按照應收取租金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不是實際收取日期。
H. 根據應稅所得分類,特許權使用費收益屬於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應納稅所得為:
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版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權收入總額。包括:
(一)銷售貨物收入;
(二)提供勞務收入;
(三)轉讓財產收入;
(四)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八)接受捐贈收入;
(九)其他收入。
特許權使用費是其中的一種,不明白你問你屬於什麼事什麼意思
特許權使用費一般計入其他業務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