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稅法規定,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以開發過程中該資產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你的理解是對的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對於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以開發過內程中該資產符合資本化條容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符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的研發支出,未形成無形資產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貳』 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開發支出與研發支出 分別計入什麼科目
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都計入:
研發支出——資本化
最後轉入無形資產專
這屬於企業自行研屬發無形資產時使用的科目
發生支出時: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或資本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
每月把費用化支出轉到管理費用,
借:管理費用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資本化支出在無形資產研發成功達到預定使用
狀態時,全額轉到無形資產
借:無形資產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2)開發無形資產時發生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通常是按實際成本計量,即以取得無形資產並使之達到預定用途而發生的全部支出,作為無形資產的成本。對於不同來源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初始成本構成也不盡相同。
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其成本包括自滿足無形資產確認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支出總額,但是對於以前期間已經費用化的支出不再調整。
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叄』 資本化條件的開發支出
1、資本化。將研究與開發費用在發生時予以資本化,等到開發成功取得收益時再進行攤銷。這種方法假定企業同時或在連續的幾個年度內存在若干研究與開發項目。不論風險有多大,有些項目總能成功,形成某些無形資產並取得收益。
這樣,將所有研究與開發項目看成一個整體,然後將研究與開發的全部收益與全部費用進行配比。這種方法主要著眼於權責發生制原則。
2、有條件的資本化。將研究與開發費用分開,所有研究費用在發生時作為費用處理,對於開發費用,只要滿足某些條件,具有開發成功的可能性,就應作為資本化處理。這種方法將研究與開發費用區別對待,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判斷開發成功的條件帶有很大的主觀性,不易把握。
(3)開發無形資產時發生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擴展閱讀:
研發支出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本科目(費用化支出),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本科目(資本化支出),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二)企業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進行中研究開發項目,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資本化支出),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以後發生的研發支出,應當比照上述(一)規定進行處理。
(三)研究開發項目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的,應按本科目(資本化支出)的余額,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資本化支出)。
期末,企業應將本科目歸集的費用化支出金額轉入「研發費用」科目,借記「研發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費用化支出)。
『肆』 企業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中的「滿足資本化
這是中級會計實務中無形資產部份.符合資本化條件」指的就是開始進入到研發階段(研究階段是費用話階段),如果還沒有進入研發階段或只是設想或構思階段.就不符合資本化條件了.
『伍』 「無形資產研發符合資本化條件後」是什麼意思
在開發階段,可將有關支出資本化記入無形資產的成本,但必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專
1、完成該無形屬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3、無形資產產生利益的方式,包括其生產的產品或自身存在市場,在內部使用的應證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夠的技術、財務和其他資源,以完成其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蓋無形資產;
5、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可靠計量。
『陸』 無形資產研發支出予以資本化需要滿足哪些條件<br/>
新准則中研發支出資本化的條件是比較嚴格的。新准則規定,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資本化:
(一)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判斷無形資產的開發在技術上是否具有可行性,應當以目前階段的成果為基礎,並提供相關證據和材料,證明企業進行開發所需的技術條件等已經具備,不存在技術上的障礙或其他不確定性。比如,企業已經完成了全部計劃、設計和測試活動,這些活動是使資產能夠達到設計規劃書中的功能、特徵和技術所必需的活動,或經過專家鑒定等。
(二)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企業應該能夠說明其開發無形資產的目的。
(三)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無形資產是否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應當對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產品的市場情況進行可靠預計,以證明所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並能夠帶來經濟利益,或能夠證明市場上存在對該無形資產的需求。
(四)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企業應能夠證明可以取得無形資產開發所需的技術、財務和其他資源,以及獲得這些資源的相關計劃。企業自有資金不足以提供支持的,應能夠證明存在外部其他方面的資金支持,如銀行等金融機構聲明願意為該無形資產的開發提供所需資金等。
(五)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這要求企業對研究開發的支出應當單獨核算,比如,直接發生的研發人員工資、材料費,以及相關設備折舊費等。同時從事多項研究開發活動的,所發生的支出應當按照合理的標准在各項研究開發活動之間進行分配;無法合理分配的,則需計入當期損益。
滿足資本化條件的研發支出達到可使用狀態時需要轉入無形資產。
『柒』 企業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此處的資本化如何理解
企業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無論是否滿足資本化條件,均應先在專「研發支出」科目中屬歸集,期末,對於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研發支出,轉入當期管理費用;符合資本化條件但尚未完成的開發費用,繼續保留在「研發支出」科目中,待開發項目完成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時,再將其發生的實際成本轉入無形資產。
發生研發支出: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資本化支出
貸:原材料
應付職工薪酬
銀行存款
借:管理費用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借:無形資產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研究階段:管理費用;
『捌』 無形資產進入開發階段的支出如何判斷是否符合資本化條件
開發無形資產時發生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是增加無形資產價值,還沒有進入成本和費用,所以不影響營業利潤,當無形資產開發完成後轉入使用,那麼就要進入攤銷,這時將影響營業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