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銷售產品收取品牌使用費要怎麼算增值稅
銷售產品收取品牌使用費要算增值稅,與銷售產品一起計算增值稅。
B. 關聯公司品牌授權使用費的財稅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的規定內,企業容之間支付的管理費、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租金和特許權使用費,以及非銀行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另外,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母子公司間提供服務支付費用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8]86號)的規定,母公司向其子公司提供各項服務,雙方應簽訂服務合同或協議,明確規定提供服務的內容、收費標准及金額等,凡按上述合同或協議規定所發生的服務費,母公司應作為營業收入申報納稅;子公司作為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因此,企業發生的費用支出是否予以稅前扣除應由主管稅務機關依法判定。因為企業的實際情況錯綜復雜,為慎重起見,建議你咨詢當地的主管稅務機關。
C. 「品牌使用費」如何納稅
屬於特許權使用費,繳納營業稅,稅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七)項所稱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第四十九條企業之間支付的管理費、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租金和特許權使用費,以及非銀行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3)品牌使用費需要價稅分離嗎擴展閱讀:
國家稅務總局以通知的形式(國稅函[2009]507號),明確了下列四類使用費,不屬於特許權使用費:
一、是單純貨物貿易項下作為售後服務的報酬;
二、是產品保證期內賣方為買方提供服務所取得的報酬;
三、是專門從事工程、管理、咨詢等專業服務的機構或個人提供的相關服務所取得的款項;
四、是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類似報酬。
由此可見,特許權使用費在定義上,目前仍然基本局限於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各種許可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計入進口貨物完稅價格的條件:
1、與被估貨物有關:
確定一項特許費是否與被估貨物有關,主要取決於具體的支付對象,這是一件比較復雜的事情。我們在分析被估貨物(有形貨物)和權利、信息或服務等(無形貨物)的支付關系時,一般應把握一項基本的原則,進口商是否可以無需購買無形貨物就可得到有形貨物。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則可認定特許費與被估貨物無關,此時應盡可能將它們分開計價;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則可認定特許費與被估貨物有關。進口貨物的復制權與被估貨物無關。
2、作為被估貨物銷售的一項條件
3、買方支付且尚未包含在實付應付價格之中
作為被估貨物銷售的一項條件:
特許費的支付必須是被估貨物的一項銷售條件,這是判斷該費用是否成為被估貨物完稅價格一部分的重要標准。這里所說的銷售是指輸入進口國的出口銷售,因此有關貨物進口後,進口商在進口國內轉售該貨物時所引起的特許費,即使成為轉售的一項條件,也不能成為完稅價格的一部分。
D. 商標使用費可不可以稅前扣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回令第512號)的規定,企答業之間支付的管理費、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租金和特許權使用費,以及非銀行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另外,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母子公司間提供服務支付費用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8]86號)的規定,母公司向其子公司提供各項服務,雙方應簽訂服務合同或協議,明確規定提供服務的內容、收費標准及金額等,凡按上述合同或協議規定所發生的服務費,母公司應作為營業收入申報納稅;子公司作為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因此,企業發生的費用支出是否予以稅前扣除應由主管稅務機關依法判定。
E. 提問:一般納稅人,品牌使用費增值稅適用哪個稅率
應該繳納增值稅,品牌費屬於價外費用,應合並繳納增值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六條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銷項稅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二條 條例第六條第一款所稱價外費用,包括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
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以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
(5)品牌使用費需要價稅分離嗎擴展閱讀:
開具:銷售商品、提供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對外發生經營業務收取款項,收款方應當向付款方開具發票;特殊情況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開具發票。
所有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在購買商品、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支付款項,應當向收款方取得發票。取得發票時,不得要求變更品名和金額。
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財務報銷憑證,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拒收。
安裝稅控裝置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規定使用稅控裝置開具發票,並按期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開具發票的數據。
使用非稅控電子器具開具發票的,應當將非稅控電子器具使用的軟體程序說明資料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並按照規定保存、報送開具發票的數據。
國家推廣使用網路發票管理系統開具發票,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F. 白酒的品牌使用費是否交增值稅
白酒的品牌使用費應並入銷售額一並計征消費稅和增值稅,並入銷售額之前記得做增值稅價稅分離。
G. 白酒的品牌使用費含稅嗎
以。原因是,銷售企業向購貨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及費用為企業的全部銷售收入,全額徵收消費稅和增值稅(但不包括增值稅銷項稅額),品牌使用費就視同白酒銷售企業收取的價外費用,所以要並入銷售收入總額中。
H. 稅法問題。為什麼這個費用不用價稅分離
報價服務費20萬是不包含增值稅的價格,計算的1.2萬是增值稅,二者相加才是價稅合計。如果是支付境內單位的,由境內單位交納增值稅,我們支付給境內單位的價款里就包含了增值稅,所以計算時需要做價稅分離,但是支付給境外的,本身支付的費用就不是含稅價格。
I. 我公司收取其他公司的企業名稱品牌使用費(冠名費),開發票時開具什麼項目,稅率多少
按無形資產稅率 6% 依據是 財稅【2016】36號稅目注釋 其他權益性無形資產,包括基礎設施資產經營專權、公共屬事業特許權、配額、經營權(包括特許經營權、連鎖經營權、其他經營權)、經銷權、分銷權、代理權、會員權、席位權、網路游戲虛擬道具、域名、名稱權、肖像權、冠名權、轉會費等。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J. 什麼情況下運費需要「價稅分離」
一、運費稅價分離情況
專用發票上的運費,不含稅,不用價稅分離。
普通發票上的運費,含稅,要價稅分離。
作為價外費用的運費,默認含稅,要價稅分離。
二、稅價分離定義
價稅分離是指在商品流通過程中,將商品或勞務的價款及其應征流轉稅款在發票中分別註明。實行價稅分離的目的是將隱含的稅款從商品或勞務的價格中分離出來,給購買商品或勞務的廠商和消費者一個明白。
三、稅價分離成因
價稅分離導源於稅負轉嫁。稅負轉嫁是商品生產經營者利用種種方式將所納稅款轉移給他人負擔的經濟現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稅負轉嫁是商品。
生產經營者的主動行為。商品生產經營者為了獲取較多的利潤,通過提高或壓低商品的價格將所納稅款部分或全部轉嫁給他人承擔。一般有兩種轉嫁方式,一是順著經濟運行的方向轉嫁,即通過提高商品的售價將稅負轉嫁給購買原材料、燃料、動力的廠商,再轉嫁給購買初級產品的廠商,...,如此轉嫁下去,最終轉嫁給消費者,這時,消費者成為負稅人。這種轉嫁方式稱為順轉或前轉。二是逆著經濟運行的方向轉嫁,即通過壓低商品的進價轉嫁給供應者,這種轉嫁方式稱為逆轉或後轉。上述轉嫁方式是稅負轉嫁的兩種基本方式,比較而言,前轉比後轉更隱蔽、更容易、更普遍。因為後轉是將稅負轉嫁給生產要素或課稅商品的提供者。其轉嫁要受到條件和范圍的限制。
將稅負轉嫁給生產要素的提供者,即轉嫁給生產資料供應廠商和勞動者,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其一,納稅廠商是這些生產資料的壟斷性質的購買者,購銷雙方的市場地位不平等,購物者稅負增加只不過為其壓低購價提供了一種借口;
其二,廠商在不影響職工的勞動積極性、不影響企業凝聚力的前提下,可利用其對工資的決定權,通過降低相對工資來轉嫁稅負。將稅負轉嫁給課稅商品的提供者,一般只在總承銷商與生產廠家之間發生,范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