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無形資產賬面原值增加,需要追溯調整以前的折舊嗎
如果執行小企業會計准則,則適用未來適用法,不必調整。如果執行企業會計准則,此屬於會計差錯更正事項,應當進行追溯調整處理。
㈡ 關於無形資產糾正後入賬問題
無形資產攤銷是從購買並入賬的當月起到處理或出售的前個月為攤銷期
問題中,你是按無形資產的原價來攤,還是余值來攤。答案是按原值來攤但要注意攤銷期是有頭無尾的
㈢ 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怎麼確定
1、外購的無形資產,應以實際支付的買價、手續費及其他資本性內支出作為入賬價值。
2、自容創並經法律程序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應按開發過程中發生的實際成本計價,包括試驗費用、模型製作費用、研製費、制圖費、律師費、設計費、工資、申請登記費以及其他費用等全部支出。
3、股東投入的無形資產,應按合同、協議約定的金額或評估確認的價值入賬。
4、接受捐贈取得的無形資產,應按所附單據的金額入賬,如果無法取得單據,參照同類無形資產的市價即重置成本入賬。
5、非專利技術的計價應當經法定評估機構確認。除企業合並外商譽不得作價入賬。
㈣ 無形資產的後續支出,會不會引起賬面價值的變動為什麼
對於無形資產的後續支出需要計入管理費用,不能計入無形資產。也就不會引起賬面價值的變動。
㈤ 無形資產變更原值,其計稅基礎是否變更
絕對會改變了啦
㈥ 匯算清繳時無形資產原值如何算
匯算清繳里的無形資產填寫最初入賬的原值,也就是未扣減攤銷數的原值。所謂所得稅「匯算內清容繳」,是指所得稅的納稅人以會計數據為基礎,將財務會計處理與稅收法律法規規定不一致的地方按照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納稅調整,將會計所得調整為應納稅所得,套用適用稅率計算得出年度應納稅額,與年度內已預繳稅額相比較後的差額,確定應補或應退稅款,並在在稅法規定的申報期內向稅務機關提交會計決算報表和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資料,經稅務機關審核後,辦理結清稅款手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應以企業會計核算為基礎,以稅收法規為依據。
備考初級會計,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初級會計考試的相關信息,請關注環球快問會計在線。
關注環球網校快問匯算清繳時無形資產原值如何算
㈦ 無形資產攤銷後其賬面價值是減少,還是不變求助
當然是減少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無形資產原值-攤銷-無形資產減值
㈧ 累計攤銷攤銷完後無形資產原值如何處理
暫時不處理,等到該項無形資產報廢時做會計分錄即可:
借:累計攤回銷答
貸:無形資產
累計攤銷的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按月計提無形資產攤銷,借記「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2、處置無形資產時,還應同時結轉累計攤銷,借記本科目,貸記相關科目。
3、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無形資產累計攤銷額。
無形資產攤銷核算
1、攤銷范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應進行攤銷,通常將其殘值視為零。
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但要計提減值准備。
2、攤銷時間企業應當按月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對於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應當自可供使用(即其達到預定用途)當月起開始攤銷,處置當月不再攤銷。
3、去向企業自用的無形資產,其攤銷金額計入管理費用;
出租的無形資產,其攤銷金額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某項無形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通過所生產的產品或其他資產實現的,其攤銷金額應當計入相關資產成本。
㈨ 為什麼無形資產的後續支出不引起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增減變動
按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企業取得的已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正在進行中的研究專開發項目,在取得後發屬生的支出應當再次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按照研究與開發費用的處理方法進行確認。在開發階段,可將有關支出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的成本,但必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開發階段的支出不能全部資本化,必須符合相關的條件):
1.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3.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夠的技術、財務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
5.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
無法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支出,應當在發生時作為管理費用,全部計入當期損益。
即然後續支出計入當期損益。那麼當然不引起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發生增減變化
㈩ 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
支付的40萬稅費應該入無形資產的初始確認成本。
無形資產通常是按實際成專本計量,即以取得無形屬資產並使之達到預定用途而發生的全部支出,作為無形資產的成本。對於不同來源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初始成本構成也不盡相同。
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其成本包括自滿足無形資產確認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支出總額,但是對於以前期間已經費用化的支出不再調整。
(10)無形資產暫估入賬後原值有變擴展閱讀:
確定無形資產使用壽命應考慮的因素:
(1)運用該資產生產的產品通常的壽命周期、可獲得的類似資產使用壽命的信息;
(2)技術、工藝等方面的現階段情況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估計;
(3)以該資產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的市場需求情況;
(4)現在或潛在的競爭者預期將採取的行動;
(5)為維持該資產帶來經濟利益能力的預期維護支出,以及企業預計支付有關支出的能力;
(6)對該資產控制期限的相關法律規定或類似限制,如特許使用期、租賃期等;
(7)與企業持有的其他資產使用壽命的關聯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