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無形資產的攤銷統一採取直線法,會計上要求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年限內進行攤回銷;如果預計設用年限超答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收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應按照以下原則攤銷:
一是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但拿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
二是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有效年限;
三是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者;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這樣無形資產原值是不變的,凈額就是原值-累計攤銷。
2. 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的定義
3.本准則使用的下列術語,其定義為:
無形資產,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內勞務、出容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
無形資產可分為可辨認無形資產和不可辨認無形資產。可辨認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不可辨認無形資產是指商譽。
3. 新會計法如何規定無形資產包括什麼
您好,我來回答你吧。
新會計制度下,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說到具體內容:
無形資產包括社會無形資產和自然無形資產
其中社會無形資產通常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自然無形資產包括不具實體物質形態的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等。
(1)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授予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在法定期限內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
(2)非專利技術:也稱專有技術,是指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採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各種技術和訣竅。
(3)商標權:是指專門在某類指定的商品或產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稱或圖案的權利。
(4)著作權:製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
(5)特許權:又稱經營特許權,專營權,指企業在某一地區經營或銷售某種特定商品的權利或是一家企業接受另一家企業使用其商標,商號,技術秘密等的權利。
(6)土地使用權:指國家准許某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對國有土地享有開發,利用,經營的權利。
(7)商業秘訣
希望能幫到你~
望採納~
4. 試述新會計准則下無形資產的核算
新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主要差異
1、與國際會計准則相比,首先體例上不一致。
新准則分為引言、定義、確認計量、攤銷、處置和報廢、披露、銜接辦法、附則。國際會計准則分為目標、范圍、定義、確認和計量、報廢和處置、披露、過渡性規定和生效日期。
2、范圍上不一致。新准則包含了礦山開采權,國際會計准則不包括。
3、在計量方面有不一致的地方。
(1)如企業以賒購方式取得無形資產,我國准則不考慮利息因素,以總額入帳,國際准則考慮利息因素,對超過正常信用期購入的無形資產,其成本應等於現金價格,差額作為利息費用
(2)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我國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國際准則統一按公允價值計量
(3)對於資產交換產生的無形資產,我國根據是否具有商業實質分為成本模式和公允價值模式,國際准則統一按公允價值計量。
4、部分攤銷的歸屬不一致。我國新會計准則規定,攤銷必須確認為損益。而國際會計准則規定,攤銷通常應確認為損益,但是,有時包含在資產中的未來經濟利益,在生產其他資產時被吸收。在這種情況下,攤銷費構成其他資產成本的一部分,並包括在其帳面金額中。例如,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無形資產的攤銷費應包括在存貨的帳面金額中。
5、披露的要求不一致。我國只要求披露四項,國際會計准則要求的項目很多。
6、合並中資產的確認不一致。我國新會計准則在企業合並中不確認新的無形資產,國際會計准則在企業合並中,如果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應按公允價值確認被購買方研製中的研究與開發項目。
5. 新會計准則下 無形資產減值 處理方法 有那些
案例
http://www.wx68.cn/html/03/n-703-2.html
商譽的減值核算
http://www.51kj.com.cn/news/20070803/n125599.shtml
《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規定:「因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同時,《<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應用指南》明確,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在合並財務報表中反映的商譽,不包括子公司歸屬於少數股東的商譽。但對相關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時,應當調整資產組的賬面價值,將歸屬於少數股東權益的商譽包括在內,然後根據調整後的資產組賬面價值與其可收回金額(可收回金額的預計包括了少數股東在商譽中的權益價值部分)進行比較,以確定資產組(包括商譽)是否發生了減值。如果資產組已發生減值,應當按照資產減值准則規定計提減值准備。但由於根據上述步驟計算的商譽減值損失包括了應由少數股東權益承擔的部分,應當將該損失在可歸屬於母公司和少數股東權益之間按比例進行分攤,以確認歸屬於母公司的商譽減值損失。下面舉例予以說明。
例3:承例1。A企業於2007年12月31日對並購B公司所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因B公司單獨生產W新產品,能獨立產生現金流量予以計量,故將其作為一個「資產組」看待。2007年12月31日,A企業確認的B公司可辨認資產賬面價值 3900萬元(其中,存貨賬面價值1600萬元、固定資產賬面價值1900萬元),可辨認負債賬面價值1650萬元,測定的可收回金額2240萬元。A企業2007年12月31日進行如下計算和處理:
(1)2007年12月31日A企業確認的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賬面價值=3900-1650=2250(萬元)
(2)A企業購買日(2007年1月1日)確認的全部股東的商譽:歸屬A公司股東權益的商譽45+歸屬於少數股東權益的商譽7.94=51.94(萬元)
(3)2007年12月31日B公司作為一個「資產組」歸屬A公司確認的可收回金額=2240(萬元)
(4)2007年12月31日A企業確認的B公司資產減值=2250+52.94-2240=62.94(萬元)
(5)2007年12月31日A企業計提資產減值准備=62.94-52.94=10(萬元)
其中:存貨跌價准備=10÷(1600+1900)×1600=4.57(萬元)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10÷(1600+1900)×1900=5.43(萬元)
(6)2007年12月31目A企業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的會計分錄如下(單位: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55
貸:商譽 45
存貨跌價准備 4.57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5.43
為了充分反映例3中「主權股東」和「少數股東」在商譽減值測試致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的關系,同時進一步驗證確認資產減值損失的正確性,現將例3計算列表如下(見表格)。
從表中計算可見,A公司2007年12月31日資產發生減值10萬元,2007年1月1日收購時產生的商譽為45萬元,由此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55萬元。與此相應,少數股東2007年12月31日資產發生減值1.77萬元,2007年1月1日收購時產生的商譽為7.94萬元,由此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9.71萬元。
6. 新舊會計准則下,無形資產的差異
我只能幫你想個大綱、框架,完整的論文沒有。
你的論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專行論述屬。
一、新企業會計准則中無形資產的有關規定
1.無形資產的概述
2.無形資產的范圍
……(你可以自己補充)
二、新舊無形資產准則的比較分析(你可以部分參考前面一個回答)
1.定義不同
2.范圍不同
3.會計處理不同
……
三、修訂後的無形資產准則對企業的影響
(影響可以從多方面考慮,我只是從報表角度給你建議,你也可以換其他角度,只要說清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就行了)
1.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2.對利潤表的影響
四、對現行無形資產准則的一些思考
(第四點可寫可不寫,如果你認為新准則有待改善的地方很多,你可以一一列出來,然後總結一句會計事業的道路還很漫長等。如果你不寫這點,你可以在第三點結尾對新無形資產准則進行肯定的總結)
你雖然在實習,不過我把論文總體思路都給你了,你花一點時間搜集資料就行了,如同第一個回答,可能TA韓度了幾分鍾就找給你了差異,至於論文的標題、摘要、最後的結論、參考文獻,你自己解決吧。
7. 新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劃分標准
新會計准則
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徵的有形資產:
(1)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專、出租(非房產屬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不以銷售為目的!!)
(2)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等。
(註:
商譽的存在無法與企業自身分離,不具有可辨認性,不屬於無形資產。
土地使用權通常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但屬於投資性房地產性質的土地使用權,要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
軟體可以算在固定資產里
8. 新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無形資產比較
新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主要差異
1、與國際會計准則相比,首先體例上不一致。 新准則分為引言、定義、確認計量、攤銷、處置和報廢、披露、銜接辦法、附則。國際會計准則分為目標、范圍、定義、確認和計量、報廢和處置、披露、過渡性規定和生效日期。
2、范圍上不一致。新准則包含了礦山開采權,國際會計准則不包括。
3、在計量方面有不一致的地方。
(1)如企業以賒購方式取得無形資產,我國准則不考慮利息因素,以總額入帳,國際准則考慮利息因素,對超過正常信用期購入的無形資產,其成本應等於現金價格,差額作為利息費用
(2)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我國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國際准則統一按公允價值計量
(3)對於資產交換產生的無形資產,我國根據是否具有商業實質分為成本模式和公允價值模式,國際准則統一按公允價值計量。
4、部分攤銷的歸屬不一致。我國新會計准則規定,攤銷必須確認為損益。而國際會計准則規定,攤銷通常應確認為損益,但是,有時包含在資產中的未來經濟利益,在生產其他資產時被吸收。在這種情況下,攤銷費構成其他資產成本的一部分,並包括在其帳面金額中。例如,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無形資產的攤銷費應包括在存貨的帳面金額中。
5、披露的要求不一致。我國只要求披露四項,國際會計准則要求的項目很多。
6、合並中資產的確認不一致。我國新會計准則在企業合並中不確認新的無形資產,國際會計准則在企業合並中,如果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應按公允價值確認被購買方研製中的研究與開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