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本年補記上年土地攤銷費用的會計分錄
補記攤銷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累計攤銷
借:利潤分內配-容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是指企業對以前年度多計或少計的重大盈虧數額所進行的調整,以使其不至於影響到本年度利潤總額。以前年度多、少計費用或多、少計收益時,應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來代替原相關損益科目,對方科目不變,然後把「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結轉到「利潤分配」科目下,進行相應的盈餘公積的調整。最終不能影響當期的「本年利潤」科目。
公司09年2月取得土地使用權50年共140萬左右——如果有50年的合同證明,那就按版50年平均攤銷了權,每年140/50=2。8萬,每月再除12就是了。
有關稅法規定,以前年度應提未提、應攤未攤的成本費用,以後年度不得補提或攤銷;也就是說,它相當於稅法規定的固定資產最低折舊年限一樣,不得擅自改變
C. 我公司已經開辦十年了,土地一直未攤銷,應該怎麼處理
這個應該是作為重大會計差錯更正,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處理。
1、將土地調整至無形資產:
借:無形資產
貸:存貨
2、計算一下,以前應該計提的累計攤銷(每年的攤銷額=土地原值/土地使用年限):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累計攤銷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以後每月攤銷:
借:管理費用
貸: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原值-累計攤銷
以這個賬面價值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
D. 我單位土地屬劃撥性質,土地證上未標注年限,如何攤銷另外,土地在增值,為什麼還要進行攤銷
單位土地屬劃撥性質,一般50年,攤銷和增值或負增值不搭界,在財務上必須版做此處理,換句話說在依法避稅權,若不做此帳企業多交所得稅你肯嗎?(況且沒有人同情)。
補充:劃撥性質僅僅是說明貴單位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沒有交足足夠的土地轉國有性質的土地轉讓金而言。現在要轉,還是要補交剩餘那部分,無非就是現在和從前補交的費率不同了。
E. 未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攤銷
至2007年9月份已經來攤銷的自價值,不用再做調整。
重新計算每年(月)應攤銷的金額:
1、尚未攤銷的金額
=土地原值-已攤銷金額+契稅+建議費
2、尚應攤銷的年(月)限=50年-已攤銷年限(或按月數計算)
3、以後每年(月)應攤銷的金額
=尚未攤銷的金額÷尚應攤銷的年(月)限
補充:
如果是從辦下土地證開始算起使用50年,那就應該如你所說,攤銷期再往後數50年。
F. 新稅法規定土地使用權的攤銷年限是多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規定:
第六十七條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約定的年限大於10年的,必須土地使用權40年,就按照40年攤銷。
土地使用權(Land Use Rights)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民集體和公民個人,以及三資企業,凡具備法定條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農民集體土地所享有的佔有、利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
土地使用權是外延比較大的概念,這里的土地包括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的使用權。土地使用權與土地所有權是土地法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土地使用權是中國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體現,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劃撥、出讓、出租、入股等。而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
G. 土地使用權一直沒有攤銷怎麼辦
土地使用權一直沒有封,他應該找當地政府幫忙。
H. 老師你好,公司2012年購入的土地一直沒入賬和攤銷,今年入賬計入無形資產,那攤銷是按土地證上的年限嗎
攤銷要把2012年的攤銷額累計在一起嗎?
不用。
按入賬時間(2013年)開始攤銷,計入相關費回用或成本賬戶;2012年購入土地答時沒有攤銷的費用,用無形資產減值准備處理。
借:管理費用 等
貸:累計攤銷 (2013年入賬後攤銷金額)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入賬前沒有攤銷的金額)
攤銷年限=終止月份-發證月份
I. 土地使用權可以補提以前年度的嗎我公司2008年購置的土地 一直沒提累計攤銷,現在應該怎麼做
1、差錯更正處理,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逐年計算攤銷費用。相當麻煩,而且這部分費用無法稅前扣除。
2、從今年開始計提,將土地原值在剩餘年限中攤銷。
J. 土地使用權因為不動產證未辦下來,所以未攤銷,說得過去嗎
一、不動產證包括房屋所有權證和土地使用權證,其中房屋所有權是永久的,土地內使用權是有償、有期限的。容
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十二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按照法律規定,包含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其中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房屋所有權是沒有期限的,「使用期限」指的是土地使用權而不是房屋所有權。註明以後,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不動產權,也使交易更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