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些固定資產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3號)第三十二條規定:「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九十八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所稱可以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的固定資產,包括:
(一)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
(二)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
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本條例第六十條規定折舊年限的60%;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
三、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所得稅處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9〕81號)規定:「一、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及《實施條例》第九十八條的相關規定,企業擁有並用於生產經營的主要或關鍵的固定資產,由於以下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一)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
(二)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
四、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75號)規定:「一、對生物葯品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6個行業的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對上述6個行業的小型微利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二、對所有行業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專門用於研發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
四、企業按本通知第一條、第二條規定縮短折舊年限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折舊年限的60%;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本通知第一至三條規定之外的企業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所得稅處理問題,繼續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現行稅收政策規定執行。」
五、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27號)規定:「七、企業外購的軟體,凡符合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2年(含)。八、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的生產設備,其折舊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3年(含)。」
六、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06號)規定:「一、對輕工、紡織、機械、汽車等四個領域重點行業(具體范圍見附件)的企業2015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可由企業選擇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三、企業按本通知第一條、第二條規定縮短折舊年限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折舊年限的60%;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
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企業根據自身生產經營需要,也可選擇不實行加速折舊政策。」
B. 加速折舊法應用的前提條件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下放管理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審批項目後續管理工作的通知》(國稅發〔2003〕113號)規定,允許實行加速折舊的企業或固定資產的五項條件為:(一)對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技術進步快的電子生產企業、船舶工業企業、生產「母機」的機械企業、飛機製造企業、化工生產企業、醫葯生產企業的機器設備;(二)對促進科技進步、環境保護和國家鼓勵投資項目的關鍵設備,以及常年處於震動、超強度使用或受酸、鹼等強烈腐蝕的機器設備;(三)證券公司電子類設備;(四)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的生產性設備;(五)外購的達到固定資產標准或構成無形資產的軟體。
按照規定,採用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方法有三條:(一)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方法不允許採用縮短折舊年限法,對符合上述加速折舊條件的固定資產,應採用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二)下列資產折舊或攤銷年限最短為2年。 1、證券公司電子類設備;2、外購的達到固定資產標准或構成無形資產的軟體。 (三)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的生產性設備最短折舊年限為3年。
最後,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審核管理,國家也有專門規定:(一)省一級稅務機關可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等情況,對本通知第一條第(一)和第(二)款進一步細化標准並適時調整。
(二)企業對符合上述條件的固定資產可在申報納稅時自主選擇採用加速折舊的辦法,同時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三)主管稅務機關應加強檢查,發現不符合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條件的,應進行納稅調整。
C. 固定資產或購入軟體等可以加速折舊或攤銷如何辦理
(1)政策規定:
①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可以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的固定資產,包括: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
②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的生產性設備,經主管地稅機關核准,其折舊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3年;
③企業事業單位購進軟體,凡符合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經主管地稅機關核准,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2年。
(2)政策依據: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二條;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八條;
③《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所得稅處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9]81號);
④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號);
⑤發展改革委、信息產業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關於印發<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發改高技[2005]2136號)。
(3)主要報送資料:
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加速折舊或攤銷備案表》;
②企業申請加速折舊或攤銷情況說明。內容包括:A:需要實行加速折舊的固定資產在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功能、工藝流程圖;B:實行加速折舊的原因及情況說明;對企業購置的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還應提供該項固定資產已使用年限、新舊程度、技術部門出具理論上尚可使用年限說明等;C: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加速折舊或攤銷擬採用的方法和折舊攤銷額的說明;
③該項資產購置的發票復印件及相關的明細賬復印件;
④被替代的舊固定資產的功能、使用及處置等情況的說明;
⑤主管地稅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資料。
(4)辦理:
納稅人到主管地方稅務機關辦理備案手續後享受稅收優惠。
D. 企業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會使用加速折舊法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下放管理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審批項目後續管回理工作的通知》(國稅發〔答2003〕113號)規定,允許實行加速折舊的企業或固定資產的五項條件為:(一)對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技術進步快的電子生產企業、船舶工業企業、生產「母機」的機械企業、飛機製造企業、化工生產企業、醫葯生產企業的機器設備;(二)對促進科技進步、環境保護和國家鼓勵投資項目的關鍵設備,以及常年處於震動、超強度使用或受酸、鹼等強烈腐蝕的機器設備;(三)證券公司電子類設備;(四)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的生產性設備;(五)外購的達到固定資產標准或構成無形資產的軟體。
按照規定,採用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方法有三條:(一)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方法不允許採用縮短折舊年限法,對符合上述加速折舊條件的固定資產,應採用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二)下列資產折舊或攤銷年限最短為2年。1.證券公司電子類設備;2.外購的達到固定資產標准或構成無形資產的軟體。(三)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的生產性設備最短折舊年限為3年。
E. 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無形資產加速攤銷怎麼理解能不能舉例說明,謝謝
這個意思就是說採用年數總和法以及雙倍折舊余額法來計提折舊。因為採用年限平均折舊法,每年的折舊額是一致的。但是用年數總和法以及雙倍余額折舊法就是前面折舊的多,後面折舊的少。這個就稱之為加速折舊。例如一個150萬的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為5年,無殘值,這樣採用平均年限折舊的話每年就是折舊30萬元,但是採用年數總和法來折舊的話就是第一年要計提50萬的折舊。這比平均年限折舊法的第一年要多出20,這就相當於加速折舊啦!雙倍余額折舊法也是要比平均年限折舊法計提的折舊要多。類推一下啊!
F. 關於無形資產攤銷年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
第六十七條 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按10年攤銷,攤銷時:
借:相關科目--無形資產攤銷費
貸:無形資產
(6)無形資產加速折舊法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攤銷是對無形資產原價在其有效期限內攤銷的方法。無形資產攤銷一般採用直線法,攤銷時直接計入「無形資產」科目的借方,無需另設攤銷科目。無形資產原價減去無形資產的余額即為無形資產的累計攤銷數 額。為了提供企業無形資產計提攤銷額的有關數據,企業更換舊帳時,要註明每項無形資產的原價。
按照使用年限,將無形資產分為期限型無形資產和無期限型無形資產兩大類。所謂期限型無形資產,即隨該項無形資產的使用,其使用壽命會越來越短,最終在一定的使用年限之後,它將不再屬於該企業的一項資產。
這個使用期限正如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如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所謂無期限型的無形資產,主要是指那些沒有法律規定、合同規定、或公認的使用年限的無形資產。而這里的無期限是一個相對概念,而非絕對的。
它是指企業在良好的運行期間的無期限,如果企業面臨倒閉,該項相對意義上的無期限型無形資產也隨之消失了。如企業的商譽。對於期限型無形資產,隨著使用,它會像固定資產等有形資產一樣,價值越來越低,因此也能稱為價值遞耗類無形資產;而對於無期限型無形資產,隨著使用,它會發揮越來越大的效用,而不是價值遞耗,因此該類無形資產也能稱為價值遞增類無形資產。
之所以這樣分類是因為時間期限是一個客觀的標准,只要有時間限制,它就是期限型無形資產,否則,為無期限型,一目瞭然。相比先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將無形資產分為可辨認與不可辨認兩大類的分類標准而言更客觀。
資產是指由企業過去經營交易或各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資產指任何公司、機構和個人擁有的任何具有商業或交換價值的東西。
資產的分類很多,如流動資產、固定資產、有形資產、無形資產、不動產等。
G. 無形資產折舊
2006年的新會計准來則規定:無形源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對於不同性質的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做出了不同的規定:
第一,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應攤銷金額應當在使用壽命內系統合理攤銷。
第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
企業應當在每個會計期間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進行復核。如果有證據表明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應當估計其使用壽命,並按本准則規定處理。
H. 無形資產如何計提折舊
無形資產不計提折舊。
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進行攤銷,使用壽命不確定回的無答形資產不進行攤銷,只在每個會計期間進行減值測試。
攤銷時的會計處理:
借:製造費用(或管理費用)
貸:
累計攤銷
減值的會計處理: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I. 加速折舊法能較快收回企業的投資,減少固定資產的無形損耗 如何理解
加速折舊法在計提前期折舊額大,後面小。計提折舊時直接計入了費用,由當期收入進行補償,根據財務管理的現值概念,實實在在的費用扣除可以減少固定資產的無形損耗
J. 最終形成無形資產的固定資產折舊,能否加速折舊
1、網站屬於無形資產,這個已經有明確規定;2、是否能夠加速折舊,這方面可能各地的實踐操作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