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累計攤銷的借方和貸方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借方表示轉銷累計攤銷額,適用於無形資產的處置、轉讓、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對外投資、債務重組等情況。
貸方是在計提攤銷時,會記入到「累計攤銷」貸方的,表示無形資產的價值的減少額。
累計攤銷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計提的累計攤銷。
二、本科目可按無形資產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按期(月)計提無形資產的攤銷,借記「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本科目。處置無形資產還應同時結轉累計攤銷。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無形資產的累計攤銷額。
Ⅱ 累計攤銷賬戶的本期增加發生額及余額在貸方,所以是負債類賬戶 這句話是對的嗎
累計攤銷賬戶的本期增加發生額及余額在貸方,所以是負債類賬戶——錯
累計攤銷賬戶,是資產類賬戶。
累計攤銷賬戶,是資產類備抵賬戶,所以累計攤銷賬戶的本期增加發生額及余額在貸方。
Ⅲ 累計攤銷期末余額記在借貸哪一方,它屬於資產類科目的呀那它的增加又該怎麼記呢
你好!累計攤銷和累計折舊一樣,分別是無形資產金額固定資產的備抵賬戶。貸方表示本期累計攤銷或折舊的。借方用於核算固定資產清理時候的准銷,借減貸增。
Ⅳ 會計科目資產類中哪些科目屬於貸方增加
一、一般企業在資產類科目中貸方反映增加的有: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長期投資減值准備、累計折舊、累計攤銷、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等。
二、解釋
賬戶的結構取決於賬戶的性質和用途。
1、以上所列賬戶都是反映各項資產(應收款項、存貨、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按其反映會計要素的內容劃分屬於「資產類」賬戶。
2、但從這些賬戶設置的目的(用途)來看,它們是為了調整相應賬戶的賬面余額得出某項資產的實有價值,調整方式是抵減,會計上稱之為「備抵調整賬戶」。其結構與被調整賬戶結構是相反的。
比如:壞賬准備和應收賬款都是反映企業在銷售過程中的一項債權。「應收賬款」反映的是企業應收取的貨款,而壞賬准備反映的是估計會發生的壞賬損失,即收不回來的應收賬款。「壞賬准備「是調整賬戶,應收賬款是它的被調整賬戶,調整方式是抵減。備抵調整賬戶的結構與其所調整的賬戶結構相反,計提壞賬准備時壞賬准備增加記入貸方,確認壞賬損失時沖減壞賬准備記入借方,余額在貸方表示已計提尚未轉銷的壞賬准備。
通過兩個賬戶的余額可以計算出:企業實際可收回的應收賬款=「應收賬款」賬戶借方余額-「壞賬准備」貸方余額。
同樣道理,存貨跌價准備是相對應的存貨類科目的備抵調整賬戶,長期投資減值准備是長期投資賬戶的備抵賬戶,累計折舊和固定資產減值准備是固定資產賬戶的備抵賬戶,累計攤銷和無形資產減值准備是無形資產賬戶的備抵賬戶。它們的賬戶結構都與其被調整賬戶的結構相反,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余額在貸方。
3、會計准則規定,在資產負債表中,資產應以其實有的賬面價值反映。比如」固定資產「項目,要用」固定資產「賬戶借方余額(原值)-」累計折舊「賬戶貸方余額(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准備「貸方余額(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來填列。
Ⅳ 資產類科目,貸方表增加的都有哪些。累計折舊和待攤費用就不用說了。周日考試望解答
資產類在貸方的科目基本上是資產的抵減項目.
如壞賬准備,累計折舊,累計攤銷,減值,股權投資准備等這些吧.
Ⅵ 累計折舊和累計攤銷屬於資產類,為什麼用貸方記錄增加,而不是借方
用在借方一般為計提折舊及攤銷無形資產時:
借:管理費用等
貸:累計內折舊
累計攤容銷
用在貸方一般為報廢或處置時:
借: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清理
貸:固定資產
借:累計攤銷
營業外支出(損失時)
貸:無形資產
營業外收入(收益時)
Ⅶ 累計攤銷是不是借方代表增加貸方表示減少
一、累計攤銷是借方代表減少,貸方表示增加。其餘額一般在貸方,貸方回登記已計提的累答計攤銷。累計攤銷科目為資產類科目,用來核算無形資產的攤銷。列在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項內,作為無形資產的減項。累計攤銷只屬於無形資產的調整科目,登記方向與無形資產登記方向相反。
二、累計攤銷是反映了企業在使用無形資產過程中,對其價值的分期收回行為及收回額,其計提攤銷的方法,一般情況下採用在使用或受益期間內直線平均法。具體會計分錄是:
1、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其他業務支出等
貸:累計攤銷
2、處置無形資產時,還應同時結轉累計攤銷:
借:累計攤銷
貸:營業外支出等
三、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無形資產累計攤銷額。
Ⅷ 累計攤銷的借貸方怎麼看 都什麼意思
累計攤銷是無形資產的備抵賬戶,借方反映是已經攤銷的,在處理資產時,貸方一次結轉
Ⅸ 哪些科目增加就記借方,哪些是增加記貸方
1、資產類一般借增貸減,備抵賬戶除外(比如累計折舊、累計攤銷、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等准備這種科目都屬於備抵類科目),余額一般在借方,備抵除外,在貸方。余額兩個特殊要記牢,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余額可借可貸,在借方性質為資產,如為貸則由資產變為負債。
2、成本類借增貸減,一般有餘額在借方,製造費用可能沒余額。
3、費用類借增貸減,期末無余額,轉入本年利潤,參與利潤的計算。(屬於損益大類)
4、負債類貸增借減,余額一般在貸方,兩個特殊要記牢,應付賬款和預收賬款,余額方向可借可貸,在貸方性質為負債,如在借方則由負債表為資產。
5、所有者權益類貸增借減,余額一般在貸方,兩個特殊要記牢,本年利潤和利潤分配——為分配利潤,余額方向可借可貸,在貸方表示盈利(利潤大於零),如在借方則虧損(利潤小於零)。本年利潤年末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無余額。
6、收入類貸增借減,期末無余額,轉入本年利潤,參與利潤的計算。(屬於損益大類)。
(9)累計攤銷貸方表增加擴展閱讀
1、資產類科目
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並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這類科目的有:「現金」、「銀行存款」、「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原材料」、「待攤費用」、「長期股權投資」、「長期債權投資」、「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無形資產」、「待處理財產損溢」等。
2、負債類科目
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這類科目的有:「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交稅金」、「其他應付款」、「預提費用」、「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
3、所有者權益類科目
所有者權益是指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
這類科目的有:「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本年利潤」、「利潤分配」等。
4、成本類科目
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
屬於這類科目的有:「製造費用」、「生產成本」、「勞務成本」等。
5、損益類科目
損益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
屬於這類科目的有:「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所得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