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事業單位的商譽計入無形資產呢
不只是事業單位,就是工業製造業和商貿企業對商譽的處理都是計如無形資產啊。
商譽指的是產品的品版牌。商權譽屬於無形資產,是不可確指的無形資產。商譽和品牌是不能獨立於企業之外而存在的,必須依附於企業。他倆跟商標、專利這樣的無形資產不一樣,商標和專利是可以脫離企業而獨自存在。所以企業可以轉讓商標、專利,但是誰也沒聽說過商譽和品牌可以轉讓。
其次是合並商譽的確認。合並商譽產生於企業合並,國外一些成功的企業合並表明,合並商譽占收購價格比重越來越大,因此應正確地確認合並商譽,否則將有悖於被並購方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
B. 商譽屬不屬於無形資產為什麼
舊准則上是抄屬於無形資產襲;
新准則上已經不屬於無形資產了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由於商譽屬於不可辨認資產,因此不屬於無形資產,只能算作「無形項目」。但是,商譽仍然滿足資產確認條件,應當確認為企業一項資產,並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列示。
另外,企業合並中形成的商譽,不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應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和《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
C. 行政事業單位的無形資產包括什麼
無形資產是抄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襲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賬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
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佩頓在1922年的《會計理論》一書中,認為廣義無形資產的定義:「歸屬於某一企業但不具實物形態、存續期較長的任何有價值的補償物、因素或要素」。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D. 事業單位無形資產進事業支出什麼科目
無形資產是指不具有實物形態而能為使用者提供某種權利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內權、著作權、土地使用容權、非專利技術、商譽以及其他財產權利。
事業單位購入的無形資產,應當以實際成本作為人賬價值。事業單位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應當以開發過程中實際發生的支出作為人賬價值。
事業單位轉讓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取得的收入除國家另有規定的外應計入事業收入。事業單位取得無形資產發生的支出,應當計入事業支出。
事業單位的無形資產應當予以合理攤銷。不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事業單位,應當在取得無形資產時,將其成本予以一次性攤銷,減少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並計入當期支出;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事業單位,應當在無形資產的受益期內分期平均攤銷,按照攤銷額減少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並計人當期支出。
E. 商譽是否屬於無形資產
商譽不屬於抄無形資產襲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由於商譽屬於不可辨認資產,因此不屬於無形資產。但是,商譽仍然滿足資產確認條件,應當確認為企業一項資產,並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列示。
另外,企業合並中形成的商譽,不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應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和《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
F. 無形資產中有商譽嗎
新准則規定:無形資產是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據此,商譽由於它的不可辨認性,新准則將其從無形資產中分離而獨立確認為一項資產 從理論上講,只要企業有獲得超額收益的能力,即可確認商譽的存在,並且可將其創立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支出作為成本入賬。然而這種確定商譽存在的方法及對它作出的會計計量實施起來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商譽是由各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沒有任何一筆支出能夠確認是專為創造商譽而支出的。因此,也難決定該筆支出創造了多少商譽,這些支出的受益期是多少,因而在會計實務中,一般只對企業外購商譽即合並商譽加以確認入賬,自行創造的商譽不予入賬。按照我國新頒布的企業會計准則,涉及企業合並的會計處理首先應區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對於在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新准則規定採用權益集合法,相關資產和負債按照在被合並方的原賬面價值入賬,合並溢價只能調整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並不確認商譽。在新准則體系下,只有對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採用購買法,才涉及商譽的會計處理,確認商譽,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在控股合並和吸收合並時確認商譽又稍有不同。控股合並中產生的商譽體現在購買日編制的合並資產負債表中,吸收合並中產生的商譽則作為購買方賬簿和個別報表中的資產列示。 二、商譽的初始計量和賬務處理 (一)商譽的初始計量根據第20號准則,合並商譽=企業合並成本-合並中取得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若合並成本大於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則應當將其差額確認為商譽;而若前者小於後者,則將其差額計入合並當期營業外收入,並在報表附註中說明)。其中,合並成本應包括以下四項內容:1.一次交換交易實現的企業合並,合並成本為購買方在購買日為取得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2.通過多次交換交易分步實現的企業合並,合並成本為每一單項交易成本之和;3.為進行企業合並而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也應當計入企業合並成本;4.在合並合同或協議中對可能影響企業合並成本的未來事項作出約定的,購買日如果估計未來事項很可能發生並且對合並成本的影響金額能夠可靠計量的,購買方應當將其計入合並成本。 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是指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資產公允價值減去負債及或有負債公允價值後的余額。 (二)賬務處理1.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並該合並方式下,購買方一般應於購買日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應以其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計量,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大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體現為合並財務報表中的商譽;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小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合並當期損益,因購買日不需要編制合並利潤表,該差額體現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上,應調整合並資產負債表的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2.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並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並,購買方在購買日應當將合並中取得的符合確認條件的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按其公允價值確認為本企業的資產和負債;作為合並對價的有關非貨幣性資產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應作為資產處置損益計入合並當期的利潤表;確定的企業合並成本與所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視情況分別確認為商譽或是計入企業合並當期的損益。 值得說明的是,(1)企業合並中取得的有關資產、負債由於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不同產生所得稅的暫時性差異,要調整商譽的價值。(2)商譽確認後,由於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所形成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不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負債。 三、商譽的後續確認和計量 新准則規定商譽確認後,持有期間不再攤銷。根據《企業會計准則——資產減值》的要求,企業如果擁有因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的,至少應當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由於商譽不能獨立產生現金流量,因此其減值測試應當結合與其相關的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這些相關的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應當是能夠從企業合並的協同效應中受益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但不應當大於按照分部報告准則所確定的報告分部。為此,新准則要求企業應當自合並日起將合並產生的商譽按合理的方法分攤至相關的資產組;難以分攤至相關資產組的,應當將其分攤至相關的資產組組合。 在實際的減值測試過程中,當與商譽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存在減值跡象時,對於商譽減值的確定應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先對不包含商譽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計算可收回金額,並與相關賬面價值相比較,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第二步,對包含商譽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比較這些相關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的賬面價值(包括所分攤的商譽的賬面價值部分)與其可收回金額,如相關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應當就其差額確認減值損失。在做賬務處理時,減值損失的金額首先應抵減分攤至資產組或組合中的商譽賬面價值;不足抵減時,再根據資產組或組合中除商譽外的其他各項資產的賬面價值比重,按比例抵減其他各項資產的賬面價值。和資產減值測試的處理一樣,以上資產賬面價值的抵減,也都應當作為各單項資產(包括商譽)的減值損失處理,計入當期損益。抵減後的各資產的賬面價值不得低於以下三者之中最高者:該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該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和零。因此而導致的未能分攤的減值損失金額,應當按照相關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中其他各項資產的賬面價值所佔比重進行分攤。如果因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是母公司根據其在子公司所擁有的權益確認的商譽,在這種情況下,子公司中歸屬於少數股東權益的商譽並沒有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確認。因此,在對與商譽相關的資產組和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時,由於其可收回金額的預計包括歸屬於少數股東的商譽價值部分,因此為了使減值測試建立在一致的基礎上,企業應當將歸屬於少數股東權益的商譽調整增加資產組的賬面價值,然後根據調整後的資產組的賬面價值與其可收回金額進行比較,以確定資產組(包括商譽)是否發生了減值。 四、商譽的列報 資產負債表中非流動資產項目下商譽以凈額列示,即商譽的賬面余額減商譽減值准備。報表附註中應披露商譽的金額及其確定方法、分攤到某資產組的商譽的賬面價值等。
G. 「商譽」不屬於無形資產嗎商譽是什麼性質的資產
不屬於。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內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容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由此可見,由於商譽屬於不可辨認資產,因此不屬於無形資產,只能算作「無形項目」。
但是,商譽仍然滿足資產確認條件,應當確認為企業一項資產,並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列示。
另外,企業合並中形成的商譽,不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應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和《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
H. 為什麼企業的商譽不屬於無形資產,而事業單位的商譽屬於無形資產
其次是合並商譽的確認。合並商譽產生於企業合並,國外一些成功的企業合並表明,合並商譽占收購價格比重越來越大,因此應正確地確認合並商譽,否則將有悖於被並購方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
I. 事業單位核算無形資產會涉及到哪些科目
無形資產是指不具有實物形態而能為使用者提供某種權利的資產,包括專利權版、商標權、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以及其他財產權利。
事業單位購入的無形資產,應當以實際成本作為人賬價值。事業單位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應當以開發過程中實際發生的支出作為人賬價值。
事業單位轉讓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取得的收入除國家另有規定的外應計入事業收入。事業單位取得無形資產發生的支出,應當計入事業支出。
事業單位的無形資產應當予以合理攤銷。不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事業單位,應當在取得無形資產時,將其成本予以一次性攤銷,減少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並計入當期支出;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事業單位,應當在無形資產的受益期內分期平均攤銷,按照攤銷額減少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並計人當期支出。
J. 商譽不屬於無形資產嗎那商譽是什麼性質的資產謝謝!
不屬於。抄
根據《企業會襲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由此可見,由於商譽屬於不可辨認資產,因此不屬於無形資產,只能算作「無形項目」。
但是,商譽仍然滿足資產確認條件,應當確認為企業一項資產,並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列示。
另外,企業合並中形成的商譽,不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應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和《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